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平菇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栽培户管理不善,防病观念不强等原因,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有的菇棚出一潮菇后.迟迟不出菇:有的出来的小菇未长大就发黄.继而萎缩死亡,导致平菇品质下降.产量难于提高,为此,笔者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春冬栽培的平菇,多属中、低温型平菇。在出菇后期,往往会因遇气温高而影响出菇,有的菇农把这些未出完菇的培养料当燃料白白地抛弃掉,有的菇农因越夏管理不善,白白腐烂掉,实在太可惜了。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温黑平菇是个极耐高温的可兼作平菇、秀珍菇二用的商品菇品种。抗杂力强、韧性好、灰褐色,幼菇期形态、颜色及品尝的口感同秀珍菇相似,但出菇温度要比秀珍菇高,最高可到38℃,在秀珍菇高温季节不能出菇时,高温黑平仍然能够正常出菇。是个难得的高温二用商品菇品种。采小菇时作秀珍菇物出售、采大菇可作一般平菇出售。现就它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平菇新品种蒙平菇1号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肉厚、耐储藏,2015年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为灰平菇,属广温型品种,栽培原料广泛,锯木屑、柠条粉、豆秸、玉米芯等农业副产物都可用来栽培。出菇子实体原基形成集中,出菇面呈现黑褐色菇蕾,随后菇盖颜色逐渐变成灰褐色。成熟菇覆瓦  相似文献   

7.
平菇覆土立体栽培夺高产的新方法胡著春姜学光宋士清平菇覆土立体栽培是对平菇塑料袋栽培的较大改进,它可使平菇的生育期延长2个月左右,连续采收6茬菇~8茬菇。而且保温性好、管理方便、污染率低、生育期长、出菇快而集中,可较好地解决平菇出菇阶段温湿度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8.
平菇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条件下平菇难于贮藏,货架期短,采摘2 d后的平菇,因失水鲜度大降,菇面转黄,出现异味.每逢出菇盛期,大量鲜菇集中上市,致使菇价大落;另一方面,在出菇淡季和远离菇区的城市,又因菇源少,无货可售.为此,我们开展对平菇贮藏保鲜的研究,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似野生菇一样鲜美,而且能真正实现生态优质高产。按常规法生产平菇,制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出过头茬菇后,损耗的水分、养分补充困难、菌丝易老化,难以出好二、三茬菇。采用该技术,每采一茬菇可灌一次营养水,使菌丝体相对保持养分、水分充足,可延长菌丝生命和出菇期,出二、三茬时仍然菇体肥大、鲜嫩,后劲较足。  相似文献   

10.
平菇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方华  曹小龙  王亮  唐玉琴 《吉林农业》2011,(4):92+94-92,94
文章以平菇栽培工艺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控制平菇生产中栽培料配方、栽培料pH值、出菇开袋时间、出菇环境等几因素,优化吉林地区平菇高产栽培工艺流程,拟为吉林地区平菇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平菇筒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平菇筒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平菇生长条件、菌种制备、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出菇与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春栽平菇在采收 2~ 3潮后,往往因气温高难再出菇。如何使平菇安全越夏到秋季气温适宜时再出菇呢 ?现介绍四种平菇越夏方法:   一、阳畦覆土挖 0.8米宽、 0.7米深、长度不限的阳畦,把装培养料的塑料袋口用绳扎紧,分 3行、 2层排放在畦内,上覆以堆制灭菌或经太阳曝晒 12小时的土层,土要高出地面。 9月下旬挖出,打开袋口,搬入房内喷重水 1次,进行出菇管理。   二、封闭扎紧培养料袋口,把料袋排放在背阴通风或原菇房内,以 2行、 10层高 (长度根据场地而定 )为一垛,垛距 20厘米。如在菇房内排列,垛的纵向要对着通风口。 9月下…  相似文献   

13.
平菇四季栽培量以夏季最少,加强发菌,出菇管理,防虫控虫,实现平菇的高温反季节栽培,才能获得高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春播平菇和晚冬播平菇,往往只能采收1~2茬菇,遇到高温便不能继续出菇。为使平菇安全越夏,保存养分,秋季继续出菇,可按下法进行越夏管理。  相似文献   

16.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丝生长旺盛,完全吃料后子实体却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降低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18.
方芳 《农家致富》2001,(9):19-20
根据平菇子实体形成所需要的温度,大致将平菇划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中低温型和低温型四种。在自然温度下,不同类型的品种出菇的月份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平菇品种栽培,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20.
陈建辉 《北京农业》2004,(12):20-20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