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猪生产企业中 ,生长肥育猪一般采用不限量饲喂 ,所以猪的随意采食量是决定其生产成绩的关键因素。可以说 ,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瘦肉生长速度的结合决定肉猪的营养方案 ,瘦肉生长速度决定猪的营养需要量 ,采食量潜力与满足营养需要量的日粮养分浓度密切有关。广泛认为 ,采食量和瘦肉生长速度受遗传控制 ,是影响生产效益的两个重要经济性状 ,本文目的是综述采食量的遗传变异、采食量与瘦肉生长的关系 ,检查现在和将来猪选择的规划和实际对采食量的可能影响。1 采食量的遗传变异和生长速度一样 ,采食量的遗传差异普遍存在于品种间、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猪的采食量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了解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助于对采食量进行调控,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本文对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养殖户参考。1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动物自身的因素、饲料、饲喂技术、环境因素等。1.1动物自身的因素1.1.1遗传因素采食量的遗传性很低,但是和生长速度、瘦肉率的相关性比较大,经常选择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模拟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动物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在我国,有关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专门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体重和采食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验规模小很难准确揭示其变化规律。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生长猪往往表现为早期生长缓慢,采食量低,难以完全应用国外有关预测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方程。  相似文献   

4.
猪采食量变化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影响猪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摄食是猪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作者在阐明猪采食量调控机制、分析采食量变化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从日粮配方设计、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了应对采食量变化的措施,以期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川  张石蕊 《猪业科学》2019,36(1):92-93
为了观察日粮中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育肥猪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的影响,设计了2个试验。结果表明在65~95 kg育肥猪日粮中额外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可以降低猪群造肉成本,并对其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理想采食量低得多。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就是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以此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建议对每栋猪舍经常性拍照记录以便有效地调控料槽设置量,同时确保猪群的大小与其采食空间合适。 表1列出了猪只从断奶到育肥结束期间日采食量的建议值。猪场猪只的日采食量可能由于达不到这样的量而缺乏其完全发挥生长潜力所需要的营养素。通常认为采食量达不到标准饲喂量是限制生长育肥猪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食量是保证动物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生产实践中,动物采食量的重要性与作用常被过低估计,不同养殖场猪采食量的变异至少达到25%。这将不可避免地对猪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猪的采食量低下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哺乳母猪、小猪和仔猪上,本文现就仔猪的采食量话题作一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环境温度是温热因素的主要指标,温度高低对家畜健康及生产性能都不利,高温可降低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呼吸频率及减弱免疫功能作用,而低温导致猪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减缓。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不同温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养猪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饲料适口性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猪的生产性能经过不断选育而发生了很大改进,日增重、瘦肉生长、饲料利用率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猪的维持需要量提高.而猪的主动采食量降低。也就是说,现代猪的瘦肉生长很快,即使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日粮也会成为一种限制因素,猪的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它的生长与生产。  相似文献   

11.
高温对猪采食量的影响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食量是保证猪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温度对猪的采食量影响较大。温热恒定机制是调节猪采食量的主要方式,环境温度通过改变猪与环境的热交换而影响其采食量,且影响最为明显。作者阐述了温度对猪采食量的调节机制、温度对采食量的影响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环境下乐华康肽对生长肥育猪采食量、生长速度、料肉比及肉质的影响。选择大小相近、公母各半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头,以饲喂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饲喂添加乐华康肽组为试验组,饲喂60天,测定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背膘厚指标及对口感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试验组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背膘高于对照组(p0.01),乐华康肽可提夏季高温季节猪的采食量,提高饲料消化率,促进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采食量、胎次和性别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9头鲁育大约克和82头鲁育杜洛克饲养于种猪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实时测定试验猪的采食信息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量正向调控猪的生长性能,极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日增重、试验天数,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鲁育大约克的料重比。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公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相应品种的母猪,料重比、总采食量显著低于相应的母猪。  相似文献   

14.
生长猪对环境气温的反应猪是温血动物 ,它们能适应其所处的气候环境而维持自身的体温。幼猪 (<3 0千克 )的最适气温为 2 2~2 4℃ ,其后大部分生长育肥阶段中的最适气温为 2 0~2 2℃ (Noblet等 ,2 0 0 0 )。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 ,生长猪会在气温低于最适温度时增加采食量 ,而在气温高于最适温度时降低其采食量。低温下的高采食量能使猪保持体重增长 ,而在高温下则猪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 (见表 6和表 7)。饲料报酬在低温下会降低 ,而在高温下并不明显下降。 表 6 环境温度对体重 1 3~ 3 0千克自由采食猪采食量、生长、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生产中,喂料器种类被认为是影响猪采食量和养猪效益的关键因素。在农业及乡村发展部和养猪生产发展委员会的资助下,北爱尔兰农业研究所研究了喂料器种类和饲喂方式对生长和肥育猪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现将该领域内的两个主要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仔猪采食量和后期生长的关系断奶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猪生长的多事之秋。在这个时期,猪的营养来源从优质的母乳转换到质量相对较差的固体的植物源性饲料。由于消化系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转换,猪时常会发生消化不良,直接导致采食、生长和健康受到影响。仔猪的婴幼期采食量总体上说是低的并且不固定,变化范围在3~77g/头·d(Pluske等,1995)。在母乳减少的某些情况下,比如周围环境高热时,采食量会增加。Quiniou等(2000)、Renaudeau和Noblet(2001)都报道了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采食量会增加。当环境温度从20°C升高到26°C时,仔猪采食量增加6g/…  相似文献   

17.
赵克斌 《猪业科学》2012,29(9):106-108
采食量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规模化养猪场的足够重视。随着中国养猪业发展以规模化养猪为主的模式,今天我们饲养的生长猪普遍具有非常高的瘦肉生长潜力。其生长潜力的发挥需要更高的营养供应。但现代瘦肉型猪在中国商品猪场条件下的采食量往往偏低。根据笔者对北  相似文献   

18.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就猪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肉量和肉品质[1]。但是,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品种决定的理想采食量低得多[2]。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想办法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是直接而有效的办法,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  相似文献   

19.
正自由采食时的采食量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因素之一。采食的饲料量是决定猪生长性能和组织生长率的核心。对商业化猪场猪采食量的测定和持续监测,是配制能够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的日粮所必需的。本文将详细列出会影响猪采食量的主要因素,并重点介绍可以影响产量的管理措施(表1)。  相似文献   

20.
夏季的热应激对猪的生长和健康影响极大。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适宜温度.例如断奶仔猪的临界温度29℃-24℃.而生长肥育猪生长最快与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度分别是20℃和24℃。当猪舍温度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g.若猪舍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