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栎属4个树种秋冬叶色与生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栎类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机制,以栎属4个树种——鲜红栎(Quercus coccinea)、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沈氏栎(Quercus shumardi)、针栎(Quercus palustris)为试材,测定其秋冬转色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3种色素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鲜红栎和沈氏栎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他2个树种呈平缓下降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变化趋势前中期较为平缓,后期迅速下降;鲜红栎的可溶性糖含量为单峰曲线,其他3个树种呈双峰曲线,与花色素苷相关性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曹婷  刘艳艳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0):138-142
为研究夏黑葡萄花色苷的组成成分特点,本试验以夏黑葡萄皮为检测试材,以甲酸水溶液提取花色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液质联用仪(UPLC-Q-TOF-MS)对夏黑葡萄未知花色苷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成熟期果皮中检测到10种不同结构的花色苷,其糖苷主要以葡糖苷为主,但也存在鼠李糖苷、二葡糖苷。10种花色苷中有3种以锦葵色素为糖苷配基,有2种以芍药素为糖苷配基,有2种以飞燕草色素配基。其中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在总的花色苷含量中比例最大,为29%,其次是锦葵色素-3-(6-香豆基)-5-葡萄糖苷,所含比例为26%,芍药素-3-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第3位,为17%,飞燕草色素-3-葡糖苷第4位,为10%,锦葵素-3-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第5位,为9%。可见,夏黑葡萄含有花色苷资源相当丰富,自然界中常见的6种基本花色苷,夏黑葡萄占有3种。  相似文献   

3.
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富含花色苷,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分析了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剑川红”和新选育紫色品种“师大6号”块茎中所含花色苷的主要类型.结果表明:“剑川红”花色苷主要为天竺葵素类衍生物,“师大6号”的花色苷主要为矮牵牛素和芍药素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二月兰花色苷成分组成特点,本试验以3份二月兰为试材,利用特征颜色反应确定二月兰花瓣的色素类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Q-TOF-MS)分析花色苷种类及其含量。研究结果表明,3份二月兰花瓣中均不含类胡萝卜素,除白色花瓣以外,其余均含花色苷。蓝紫色花瓣的花色苷含量最高,粉色次之。在二月兰花瓣中共检测到了7种花色苷成分,通过与已有文献比对,推定其成分为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锦葵素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p-香豆酰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魏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香豆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6′-丙二酰葡糖苷-2′-(6′′-香豆酰-2′′-羟基苯甲酰葡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粉色花瓣中仅含矢车菊素的花色苷衍生物,而蓝紫色花瓣中则含矢车菊素和锦葵素的花色苷衍生物。本研究为二月兰花色苷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二月兰花色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提取物牡荆素鼠李糖苷(vitexin-2"-O-rhamnoside, VOR)是一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本实验旨在考察牡荆素鼠李糖苷对力竭训练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力竭游泳建立了力竭训练大鼠模型,训练当天对大鼠分别灌胃3个剂量(20, 40和80 mg/kg)的牡荆素鼠李糖苷,共给药4周。然后检测了大鼠的力竭时间、心肌损伤指标(LDH, CK和cTnI)、心肌形态、心肌氧化应激(SOD, CAT和MDA)和炎症(IL-1β, IL-6和TNF-α)指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Keap1、HO-1、NQO-1、p38 MAPK、p-p38 MAPK、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牡荆素鼠李糖苷均提高了大鼠的力竭时间,降低了血清LDH、CK和cTnI水平,升高了心肌组织SOD和CAT水平,降低了MDA水平,降低了心肌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了心肌组织细胞核Nrf2、HO-1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半年生翠云草盆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遮荫处理对翠云草叶色变化的影响。试验设置全光照R0(透光率100%NS)、一层遮荫R1(38%NS)、二层遮荫R2(20%NS)、三层遮荫R3(16%NS)和四层遮荫R4(10%NS)共5个处理。处理3个月后,比较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在3层遮荫处理下最高,叶片表现出特殊的蓝绿色;全光照下,叶绿素含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均最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说明叶片受到强光胁迫,是类胡萝卜素而不是花色素苷取代了那部分被破坏的叶绿素,因此叶片表现出红色。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翠云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对花色素苷含量影响显著,而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显著。掌握翠云草叶色在不同遮荫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园林中根据景观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创造别具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7.
以3个红叶山茶品种‘红叶黑魔法’、‘黑魔法’和‘黑蛋石’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叶片不同发育阶段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花青苷含量及叶色参数L~*、a~*、b~*值,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3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同一发育阶段的色素含量相近。‘红叶黑魔法’和‘黑蛋石’叶片总花青苷含量在新叶展开10 d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极显著下降,而‘黑魔法’叶片的花青苷含量则变化不大。其次,从色素比值来看,在新叶展开10 d时,花青苷的所占比值最大,‘红叶黑魔法’和‘黑蛋石’的花青苷比值分别达到87.88%和79.08%,极显著地高于叶绿素所占比值。到50 d时,花青苷比值下降至31.74%和23.68%,且3个品种花青苷含量相近,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比例则显著增加,这一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这3个品种叶片的呈色变化,说明花青苷含量及其各种色素含量的比例变化是导致红叶山茶叶色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3个品种的a*值均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呈负相关,a~*值可作为描述红叶山茶品种叶色变化的代表性参数。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三角梅苞片色素的主要组分,以7个不同颜色的三角梅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石油醚-盐酸-氨水反应、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分析,以开花过程中颜色淡化幅度较大的‘金发女郎’和‘变色龙’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开花过程中苞片甜菜色素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白色地毯’苞片色素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组成外,其他6个品种均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甜菜色素组成。‘金发女郎’花蕾期共检测出甜菜红素9种,盛花期4种,末花期3种,3个阶段含量最多的组分均为5-O-β-槐糖甜菜苷;花蕾期甜菜黄素为3种,盛花期和末花期均4种,其中花蕾期多巴胺-甜菜黄素(I)含量最高。‘变色龙’花蕾期和盛花期甜菜红素为8种,末花期5种,3个阶段含量最多的组分均为5-O-β-槐糖甜菜苷;花蕾期和盛花期甜菜黄素为7种,含量较多的组分均为组氨酸-甜菜黄素和多巴胺-甜菜黄素,末花期8种。综上,三角梅苞片的主要呈色色素为甜菜色素,包括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不同品种在开花进程中作用的甜菜色素种类和组分含量不同。本研究为探究三角梅苞片的呈色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食品、药品行业筛选...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树脂对箬叶黄酮碳苷分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薇  赵淳  韦琴 《保鲜与加工》2018,18(6):100-106
为提高箬叶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等箬叶中主要黄酮碳苷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法,考察了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这4种黄酮碳苷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30~6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醇-水初步梯度洗脱后,4种黄酮碳苷在30%和50%乙醇洗脱剂中基本洗脱完全;采用80~10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酸乙酯-乙醇-水的进一步梯度洗脱后,总黄酮的含量为94.69%,纯化倍数为16.3;4种黄酮碳苷纯化倍数超过25倍,回收率达9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箬叶黄酮碳苷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2种不同花色薰衣草间花色苷成分及含量差异性,探索薰衣草花色与花色苷的相关性。以‘新薰二号’(蓝花)和‘YXA-05’(白花)2种薰衣草花器官为研究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测定2种薰衣草花器官中花色苷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新薰二号’和‘YXA-05’2种薰衣草花冠中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42.24μg/g和35.96μg/g,均含有6类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素、芍药花素、飞燕草素、矮牵牛素、锦葵素和天竺葵素。其中‘新薰二号’含有39种花色苷‘,YXA-05’含有37种花色素苷‘,新薰二号’含有6种‘YXA-05’中不存在的花色苷,而‘YXA-05’含有4种‘新薰二号’中不存在的花色苷。可见,2种薰衣草中花色苷的种类丰富,且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薰衣草花冠的颜色与其花色素苷的成分和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茉莉酸甲酯对苹果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茉莉酸甲酯对苹果果实着色的效果,采用喷施和采后浸果2种处理方法,对‘新红星’和‘红富士’苹果的果实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促进苹果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降解,并且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促进苹果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合成,并改变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的成份。  相似文献   

12.
不同茶树品种绿茶干茶色泽及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波绿2号’等8个不同茶树品种制作绿茶茶样,进行了干茶色泽与色素组成的相关性分析,并对香气组分进行分类和主成分提取,构建香气评价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绿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色泽密切相关,其中叶绿素a含量与L*值成正相关,与a*、b*和C*成负相关,即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使干茶叶色明度增加,红、蓝色调减退,绿、黄色调增强,同时,整体彩度降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和C*成正相关,与L*成负相关,即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将使叶片红、蓝色调及整体彩度升高,明度和绿、黄色调降低。通过对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的分析了解到对干茶色泽的影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2)对检测出的44个香气成分进行感官审评和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5.016%,主要代表成分为壬醛、α-荜澄茄油烯、脱氢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2-正戊基呋喃和顺-3-己烯顺-3-己酸酯、己酸己酯、顺-β-罗勒烯和1-乙基-2-甲酰吡咯、β-紫罗酮、香叶醇、辛醇、苯乙醇、甲基香叶酯和茉莉酸甲酯、苯甲醇、α-萜品醇、β-紫罗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柱层析从野玫瑰色素中分离出2个组分,利用纸层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合一定的化学方法和有关文献,进行初步鉴定。其中,组分I为纯度较高的花色苷,分别为:芍药色素-3-葡萄糖苷和飞燕草花色素-3-葡萄糖鼠李糖苷;组分Ⅱ推测为黄酮类物质,结构待定。  相似文献   

14.
秋季不同色泽五叶地锦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秋季不同叶色五叶地锦叶片的生理差异,以秋季同一植株上红色、中间色、绿色三种颜色的五叶地锦叶片为试材,测定了叶片中色素物质含量、酶活性以及叶片可溶性内含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红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PAL、POD酶活性较高,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大,从而使R/G的值增大,叶色显现红色;而在绿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PAL、POD酶活性较小,花青紊苷/叶绿素的比值较低,R/G的值降低,叶片显现绿色.通过可溶性内含物测定可知,在红色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与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这些内含物的积累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一年,安徽农学院提出(中国名茶研究)课题,经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下达后;由陈椽同志组织有关单位和全国一部分茶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协力攻关。研究项目:一、测定四十五种名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如:咖啡碱、儿茶多酚类组成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和茶红素,氨基酸总量及其组成,色素中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糖类总量及其主要  相似文献   

16.
茶中叶绿素能否进入茶汤,目前尚有不同提法。试验证明:绿茶在冲泡过程,茶中叶绿素含量有所减少,减少量的大小由水温和冲泡时间等因素所决定。沸水冲泡5分钟,一般减少20%左右。在一定泡水量等条件下,水温越高,时间越大,叶底的叶绿素减少量越大。(绿茶和叶底叶绿素含量变化情况见表一、二)同时,我们用柱状层析和纸上层析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富士’苹果解袋后着色相关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测定‘富士’苹果解袋后12 d内主要着色生理和表型指标,实验数据使用Excel 2016、SPSS 19等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显示,生理及外观指标综合聚类可将‘富士’苹果解袋后关键着色期分为2个阶段:着色变化剧烈期(前6 d, S1)和着色变化平缓期(后6 d,S2)。‘富士’苹果解袋至完全上色12 d内花青苷迅速积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下降,第6天后色素含量趋于稳定;果皮红色程度加深,颜色种类变少,色彩逐渐鲜明,色彩饱和度升高,于第6天后(S2时期)变化趋势减缓。对条红和片红2种色相‘富士’苹果研究结果显示,前者主要色素、色泽以及着色指标均优于后者。由此得出,‘富士’苹果解袋后至完全着色期可以分为着色变化剧烈期和着色变化平缓期两个时期,花青苷、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是影响富士苹果着色的重要色素指标,条纹‘富士’整体着色水平优于片红‘富士’。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云南文山州辣椒成熟期果色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化学基础,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州辣椒成熟期紫色、红色、金色和杂色果实的叶绿素(chlorophylls,Chls)、类胡萝卜素(Car)和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文山辣椒成熟期不同颜色果实的叶绿素a(Chl a)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b)及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hl(a+b)/Car]特征均为紫色杂色红色金色,叶绿素b(Chl b)含量特征为紫色杂色金色红色,Car含量特征为金色红色杂色紫色,总花色苷含量(TAC)特征为紫色红色金色杂色,此外,4种颜色果实Chl a、Chl b和Chl(a+b)含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Car含量和TAC间的差异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文山辣椒成熟期果实颜色差异主要决定于Chl含量,叶绿素和花色苷共同贡献于果实的紫色,Car含量则决定了果实的金色和红色。本研究可为文山州辣椒果色呈现机理的研究和新奇果色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红掌红色品种‘Arizona’的一个有一半面积发生颜色由深红色突变为橙红色的佛焰苞为材料,将突变部位与正常部位对比,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分光色差计比较了颜色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类黄酮色素的组成和含量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部位相比,突变部位的颜色变浅,彩度提高,偏向橙-红色;花青素苷组成由3个变为2个,以天竺葵素3-芸香糖苷为主(相对含量96.31%),未检测到芍药花素3-芸香糖苷,总花青素苷含量明显降低;黄酮苷和黄酮醇苷的组成未见变化,但总含量有所下降;关键酶基因除CHS略有上调外,F3H、DFR、ANS和F3'H表达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ANS表达下调幅度最大,不到正常部位的1/7。研究结果表明‘Arizona’佛焰苞颜色突变是由于花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下调,使花青素苷组成发生变化,总含量降低,进而引起颜色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红掌佛焰苞颜色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红掌佛焰苞颜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旨为筛选能够显著促进菜豆光合作用及豆荚花色苷合成的芸苔素浓度.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设置有2个紫菜豆品种紫架豆(A1)、紫玉架豆(A2),5个芸苔素浓度B1:CK,B2:0.05 mg/L,B3:0.10 mg/L,B4:0.15 mg/L,B5:0.20 mg/L,共计10个处理,研究不同芸苔素浓度对菜豆光合特性及豆荚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伸蔓期处理A1 B2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在菜豆的开花结荚期A1 B5蒸腾速率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处理A1 B4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总黄酮含量为处理A2 B5最高,且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含量提高了40.24%;原花青素含量为处理A1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含量提高了72.4%;花青素含量为处理A2 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花色苷含量为处理A1 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含量提高了90.07%;综上所述,外源喷施芸苔素对于菜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且芸苔素浓度B2、B5效果最佳,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外源喷施芸苔素对菜豆豆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花色苷有显著影响,且芸苔素浓度B3对各品种均有显著影响,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