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榕母管蓟马为猎物,研究了黑纹透翅花蝽(Montandoniola moraguesi)的历期及捕食量.该蝽发育历经卵、1~5龄若虫、成虫;在15~35℃,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呈逻辑斯蒂递减;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9℃,有效积温为107.4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298.0日度.该蝽未成熟期在15℃及35℃时的死亡率较20~25℃时高.在25℃下,黑纹透翅花蝽各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蓟马卵的日捕食量为1.8~10.4粒/头,对蓟马成虫的日捕食量为1.1~2.6蓟马/头.该蝽雌成虫对蓟马卵、一龄若虫的捕食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每雌捕食10.2~10.4粒(头)/d;对蓟马二龄若虫、"蛹"、成虫之间的捕食量亦相似(2.6~3.7头/d).  相似文献   

2.
益蝽Picromerus lewisi(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本文研究了其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捕食作用,为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及益蝽的生防作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室内(27±1)℃、光周期16L:8D条件下,采用圆盘法测定了益蝽2、3、4和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2和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与搜寻效应,利用HollingⅡ方程对捕食测定数据进行模拟,建立了益蝽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果表明:益蝽2、3、4和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2和3龄幼虫均具有捕食作用,其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II型,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益蝽5龄若虫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的控害效能最强,为252.900,瞬时攻击率为1.012,实际日最大捕食量为26.40头/d;益蝽雌成虫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控害效能最强,为202.900,瞬时攻击率为0.812,实际日最大捕食量为14.60头/d。益蝽雄成虫与益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之间各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综合以上结果,益蝽5龄若虫和成虫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其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能力。选择饥饿24 h的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对不同密度的3龄粘虫进行捕食量测定试验,试验结果为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的日平均捕食量分别为3.33、4.23、8.00和6.50头,每个龄期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攻击率分别为1.036、0.742、1.445和1.422,处理猎物的时间分别为0.313、0.158、0.112和0.135 d;试验中发现益蝽偏食活猎物。结果表明利用益蝽进行生物防治时,选择5龄若虫,控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于室内系统研究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和成虫对茶棍蓟马雌成虫的捕食行为、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干扰反应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效应。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取食单头茶棍蓟马雌成虫的时间随着自身发育阶段的增大而变短,成虫取食时间最短,为7.40 min。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与成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东亚小花蝽3~5龄若虫与雌成虫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对茶棍蓟马雌成虫的瞬时攻击率、捕食能力和日最大捕食量均最高,分别为0.459、124.05和250.00头。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的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呈正相关,但搜寻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且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最高。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的捕食作用同时受自身密度的影响,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其平均捕食率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作用率随着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5.
蠋蝽对荔枝蝽一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在荔枝蝽若虫期对其具有良好防效的天敌昆虫,本试验探究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潜力,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蠋蝽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能力,结合果园的观察总结了蠋蝽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蠋蝽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对荔枝蝽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9.066、8.210、8.354和5.90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56、1.327、1.100和1.244,处理时间分别为0.10、0.162、0.132和0.149 d。不同龄期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室内外观察发现,蠋蝽捕食荔枝蝽若虫时的行为和捕食草地夜蛾等其他猎物时相似,经历搜索、跟随、攻击、取食、转移等行为反应。捕食功能试验证实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具有较高的控害潜能,是实现荔枝蝽绿色防控的一种良好备选天敌产品。  相似文献   

6.
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室内研究了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assell模型,以明确蠋蝽对小菜蛾的捕食潜能以及蠋蝽自身密度对小菜蛾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461(3龄若虫)1.322(4龄若虫)1.086(5龄若虫)0.803(雌成虫)0.734(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83.33头。随着小菜蛾幼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其中蠋蝽3龄若虫的竞争参数最大,为0.862。本研究表明蠋蝽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潜力,尤其是蠋蝽5龄若虫。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夏季高温条件下, 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控害潜能, 本研究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分别设置最高温度为30?33℃和36℃的渐进式变温处理, 测定黑肩绿盲蝽各龄若虫及成虫对褐飞虱卵的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 在提供充足食物的条件下, 不同温度处理间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日均捕食量无显著差异; 不同高温处理下, 黑肩绿盲蝽捕食功能反应均能与Holling Ⅱ模型较好拟合, 不同龄期若虫及成虫的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在不同温度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其中1龄若虫和2龄若虫在36℃处理下日最大理论捕食量最大, 分别为2.924粒和12.195粒; 在不同高温处理下, 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搜寻效应均随着卵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 短时高温未对黑肩绿盲蝽的控害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1.013、30.057、10.25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93、1.441、0.964;处理时间分别为0.384、0.792、2.352 h。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824、24.522、9.302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6、1.365、1.210;处理时间分别为0.408、0.984、3.072 h。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益蝽不同龄期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3、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8.019、5.666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819、1.826、1.50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8、0.125、0.177 d。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0.753、19.924、10.325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3、1.664、0.968;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50、0.097 d。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5.789、23.635、12.33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1、1.307、0.86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5、0.042、0.081 d。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肩绿盲蝽捕食大螟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我们观察,黑肩绿盲蝽Cyrtorrhinus lividipennis Bedt.除捕食稻叶蝉和稻飞虱卵外,尚捕食大螟卵。其成虫或若虫以口针插入大螟卵内吮吸卵液,吮吸后的螟卵只剩下白色卵壳。据饲养观察,在没有飞虱卵供食的情况下,黑肩绿盲蝽高龄若虫平均每头每天吮食大螟卵3.2~5.0粒;成虫平均每头每天捕食2.3~9.2粒。如同时供给飞虱卵  相似文献   

11.
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和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是危害茶园的两近缘种害虫。用小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 NPV)喂饲两近缘种茶尺蠖,10 d后小茶尺蠖的死亡率为100%,而灰茶尺蛾的死亡率仅为35.5%。以感染病毒的两近缘种3龄幼虫的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 3个抗菌肽基因,通过邻位连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显示小茶尺蠖和灰茶尺蛾的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蛋白均分别归为一个分支;进一步采用qPCR检测发现,病毒处理后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 3个基因在两近缘种茶尺蠖体内均表达上调,gloverin基因在12 h达到最大值,moricin基因在48 h达到最大值,且gloverin和moricin基因在灰茶尺蛾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小茶尺蠖,而attacin基因在病毒侵入后的不同时期在两近缘种茶尺蠖体内表达量是变化的,推测gloverin、moricin和attacin基因可能与病毒的侵入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抗菌肽基因在昆虫与病毒互作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蒜精油对灰茶尺蠖进行了室内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精油对灰茶尺蠖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 038.60 mg/L,50%大蒜精油100~250倍液对灰茶尺蠖低龄幼虫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建议生产中可在灰茶尺蠖1~2龄幼虫发生期喷施100~250倍液大蒜精油。这一结果为开发大蒜精油作为茶树主要害虫的新型低毒高效植物源药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灰茶尺蠖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21、23、25和27℃共5个恒温条件下,研究测定了灰茶尺蠖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9~27℃范围内,灰茶尺蠖各虫态和世代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除成虫外,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灰茶尺蠖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8±1.20)、(4.57±1.52)、(7.15±1.21)、(14.91±2.83)和(6.93±0.47)℃,有效积温分别为(88.01±7.81)、(311.26±25.35)、(150.13±11.29)、(34.50±11.54)和(570.03±16.29)日·度。  相似文献   

14.
湘黄卷蛾Archips strojny Razowski是2015年杭州茶园发现的一种茶树新害虫。为了准确识别该虫,明确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对湘黄卷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湘黄卷蛾卵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卵块多为条形或椭圆形;幼虫共有5龄,1~5龄的平均头宽0.25~1.61mm;成虫停息时呈钟形,雌雄蛾的前翅斑纹有明显差别。在4-6月自然温度条件下,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7.7、29.6、8.8d,成虫产卵前期平均为4.3d,产卵可持续2.6d,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8.5d和9.1d;成虫羽化高峰为10:00-13:00,每雌产卵量平均353粒。  相似文献   

15.
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s)是江西茶园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上的重要刺吸性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该虫在南昌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江西黄马茶园1年发生8~10代,主要以成虫和少数若虫越冬。以若虫越冬的个体3月中旬开始羽化;以成虫越冬的个体4月上旬开始产卵。4月中旬茶园始见初孵若虫。11月出现的成虫和少数若虫进入越冬。成若虫喜食嫩芽和幼叶,导致叶片组织坏死。在22~30℃条件下,温度对茶黄蓟马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卵期、若虫期和成虫寿命都逐渐缩短,卵期8~3.83 d,若虫期15~7.4 d,成虫寿命26.92~16.9 d。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北方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2016年—2017年于山东烟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日光温室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均以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1年发生4代, 世代重叠严重?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越冬代成虫羽化较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发生早28 d左右, 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模式下黑刺粉虱发生期差异不显著?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成虫全年均有4次发生高峰期, 第1次高峰期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较日光温室早20 d左右, 日光温室较露地早30 d左右?黑刺粉虱发生量依次为日光温室>露地>日光温室盖保温被, 均于10月上旬陆续以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山茶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中山茶园次之,低山茶园最低,且差异显著;高山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茶园,高山茶园和中山茶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低山茶园,但低山茶园的物种优势性高于其他两个茶园。NMDS排序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差异明显; SIMPER分析显示,高山茶园与中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小(28.90%),高山茶园与低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大(52.13%);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在整体上差异显著(P0.05)。RDA排序与pRDA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其独立贡献率为62.52%;茶树盖度和除草剂是次要环境变量因子, 2个环境变量的独立贡献率分别为9.155%、10.99%,其他环境变量因子对茶园蜘蛛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茶园开发过程中保留外围自然生境有利于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的保护,更好地利用蜘蛛防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茶扁叶蝉Chanohirata theae(Matsumura)近年来在贵州部分茶园中偶有发生甚或暴发成灾,为了解这一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对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茶扁叶蝉在贵州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发生于4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发生于7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若虫共5龄,以5龄若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上越冬;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第一代卵期(23.42d)明显长于第二代(15.73d),相反,第一代若虫历期(56.33d)明显短于第二代(218.28d);成、若虫均喜静伏于叶片正面取食,交配多于白天进行,雌成虫一般由叶片正面将卵产入叶肉组织内;成虫具较强的趋光、趋黄的特性。建议于成虫盛期悬挂黄板或开灯诱杀,于若虫1~2龄盛期施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于2013—2014年对松阳县4种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时空格局和茶丛上层益害生物比及其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间茶园害虫、天敌物种数和总物种数显著大于其它3种茶园;林间茶园天敌个体数最多,丰产茶园害虫个体数和总个体数最多。在垂直分布上,天敌个体数在母穗园、林间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在丰产茶园和两行密植茶园中以中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母穗园和林间茶园以中层最多,在两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60%、56%、42%和51%;4种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皆以上层最多。在水平分布上,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两行密植茶园、林间茶园皆以朝北方向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35.0%、26.0%和26.3%;害虫个体数以茶丛内层较多,天敌个体数以外层较多;地上部分林间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约是丰产茶园的2倍。表明种植模式可改变群落空间格局和益害比。  相似文献   

20.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 Empoasca vitis Göthe (Homoptera: Cicadellidae) has become the key insect pest affecting tea plant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The control of E. vitis with chemical insecticides is not only costly but also has serious undesirable effects. It is therefore imperative that environmentally sound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be develop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non-host plant Catsia tora (Fabaceae) as a cover crop for the control of E. vitis in tea plantations.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C. tora plants were shown to be repellent to leafhoppers. These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headspace absorption, and its 19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E. vitis to 11 of these volatile compounds (those with relative amounts greater than 1), three bioactive compounds (p-cymene, limonene, and 1,8-cineole) were observ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E. vitis popula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at repelling leafhoppers. The intercropping of C. tora in a tea field markedly reduced the E. vitis population levels and promoted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enemies of this pest, such as spiders, coccinellids, and lacewing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achieved using C. tora as a cover crop offers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the control of this important tea p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