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龟甲蚧、白蜡蚧、日本蜡蚧等,俗称“茶虱子”、“茶乌龟”,是皖南和皖西茶区的主要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之一。在霍邱茶区发生比较严重,一般受害的茶树上,每百叶有若虫2300~4000头,部分严重茶园多达6000头左右。龟蜡蚧直接为害茶树,同时又排泄大量含蜜汁的分泄物,诱导煤病病菌(Neocapnodium theae Hare)在茶树枝叶表面寄生和大量  相似文献   

2.
茶籽象(虫甲)(curculio styracis Roclogs)主要为害茶籽,其成虫幼虫均以茶籽为食(尤其是幼虫),被害后,茶籽残缺或成为空壳。据报道,它的成虫还能蛀食一种灌木长叶冻绿(Rhamnus Creneta Sicb et C)的茶萼和刺锥栗(Casfanopis DC),但未见为害茶树嫩梢的报道。1977年5月,在绍兴县上旺大队留养插穗的茶园中,发现茶籽象  相似文献   

3.
Pesalotia theae SAWADA病原引起的茶轮斑病,在一般的茶园极少发生,无须防治。而1970年初静岗县西部地区“薮北”品种的茶园同时发生严重的轮斑病枯枝,随后在全县和邻县的茶园也逐渐发生。采集这些茶园的病叶,通过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证实病原同属Pestalotia longiseta  相似文献   

4.
试验认为限制茶籽越夏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在适宜的湿度下,采用塑袋湿沙包装(湿沙与茶籽按5:1重量比例),放在5℃温度下,茶籽可以越夏,并能较长期地保存茶籽较高的发芽率和旺盛的活力。以5℃塑袋砂荐的茶籽活力指数最高,幼苗整齐强壮。0℃——1℃塑袋砂荐次之,室温砂荐最差。  相似文献   

5.
前言如所周知,茶蛾(Paramctriotes theae Kusn.)是嚴重的茶樹害虫之一,早在1910年我們已初次發現了这种害虫。然而,至今茶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得还很不够;防治它們的完全治本方法也还沒拟出。  相似文献   

6.
茶籽可以在秋季播种,也可以在春季播种。供春播的茶籽,要妥善地贮藏,因为茶籽很容易腐烂、干枯而失去生命力和发芽力。在目前大力发展茶园,而茶籽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茶籽的高度出苗率,已经成为完成新茶园繁殖和旧茶园补殖计划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人在茶区收集到一条茶籽贮藏经验,介绍于后供参考。在较背阴处的略倾斜的地带,选用直径2米左右、高1—1.5米的园坎墩,或宽2米左右,高1—1.5米的土磡,从顶部开口挖1米深,直径0.9米左右的圆筒形坑,坑的大小,视装放茶籽的笼筐之大小而定。抗壁泥土不必敲紧,在坑内放些干草,把坑壁烧热,待冷却后,铺上干燥的羊齿,稻草,藁干,甘诸蔓之类,厚约10厘米,然后把装有茶籽的箩筐置于其中。坑内要烧烤,可能是为了薰杀侵害茶籽的病菌害虫和蒸发一部分水份,以免被病虫害侵害或沾润过多水份,而致腐烂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茶叶》1980年第6期上笔者报道了茶硬胶蚧 Paratachardina theae(Green)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本文主要介绍对茶硬胶蚧防治阈值的研究结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菌的特性比较及致病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Pestalotiopsis属的P.theae和P.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形态特征和病菌生物学特性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初期二病症状差别不大,后期明显区分,轮斑病斑褐色具轮纹,着生明显凸起的黑点;灰斑病斑灰白,散生小黑点。前者菌落具轮纹,分生孢子附属丝2~4条;后者菌落波状隆起,分生孢子附属丝2~5条。2种菌孢子萌发适温25℃,萌发率分别为87.5%和86.1%。茶汁能促进孢子萌发和产孢。强光照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theae菌丝生长适温为26~28℃,P.guepinii菌则为24~25℃;以PDA培养基最适2者菌丝生长,PSA+200g/L茶叶煎汁培养基利于产孢。P.theae菌适宜pH值为6.0,P.guepinii菌则为7.5。用2种菌孢子茶汁悬液结合磨擦对新梢不同叶龄作涂抹接种。结果显示:伤口利于侵染,P.theae菌孢子可直接从芽、嫩叶侵入,也侵染损伤的成叶;P.guepinii菌孢子只能从损伤的芽、嫩叶和成叶侵染。  相似文献   

9.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5,27(4)
茶籽培育及茶氨酸合成酶活力测定条件的研究研究了茶籽在不同培育载体、温度和时间下的生长状况,以及不同的酶反应温度、时间和pH对茶氨酸合成酶活力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籽培育的最佳载体为沙子,温度为20℃,时间为2周。通过测定酶活力可知,茶氨酸合成酶最佳的反应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0min,pH为7.5。[摘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2),158-161]  相似文献   

10.
应用HPLC-PDAD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4~5叶初展的福云6号沙培茶籽苗各部位儿茶素类、嘌呤碱、氨基酸(茶氨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儿茶素类、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主要分布于茶籽苗叶片及嫩茎,子叶下部含量明显降低;EGCG、茶氨酸在茶籽苗嫩叶中含量较高,并随叶片成熟不断减少,但茶氨酸以侧根和主根最为富集,其代谢前体氨基酸(Glu、Ala)在根部亦具较高含量。随着茶籽萌发,茶氨酸在胚根大量合成,初露紫红色嫩茎的茶籽苗根系茶氨酸含量达13.429mg/g鲜重。据此认为培育茶籽及其无性系幼苗,并以幼嫩根系为材料,有望成为茶籽综合利用及天然茶氨酸获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白皮、绿皮、花皮3种黑籽南瓜对枯萎病菌抗病能力差异,本研究测定枯萎病菌胁迫下3种黑籽南瓜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受到枯萎病菌侵染后,3种黑籽南瓜的气体交换参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白皮黑籽南瓜呈现大幅下降;花皮黑籽南瓜的F_v′/F_m′和绿皮黑籽南瓜Φ_(PSⅡ)、q_P上升,而白皮黑籽南瓜均表现下降,同时白皮黑籽南瓜q_N和NPQ显著下降,绿皮黑籽南瓜下降幅度最小;在抗氧化系统中白皮黑籽南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大,花皮黑籽南瓜减小,但花皮黑籽南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大;绿皮和白皮黑籽南瓜MDA含量升高,而花皮黑籽南瓜显著下降。研究发现:正常生长的白皮黑籽南瓜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但其对枯萎病菌的抵抗力较弱,绿皮和花皮黑籽南瓜的抗病性强于白皮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分别用同样剂量率(128r/分)、不同照射剂量的 Co~(60)-r射线照射休眠茶籽(0、3、6、9、12、15kr)、萌发茶籽(0、1.5、3.0、4.5、6.0、7.5kr),经过一年的田间调查观察,发现出苗期随照射剂量的加大而推迟。3kr处理推迟 20~30天;6kr处理推迟50~100天。出苗率随剂量的加大而降低。形态变异率在临界剂量(LD40)的范围内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加。适宜照射剂量(LD50):休眠茶籽3~6kr;萌发茶籽在3kr左右。致死剂量(LD100):休眠茶籽在6~9kr之间;萌发茶籽在4.5kr以上。在照射当年地上部的生长势随剂量的加大而减弱,但与对照相比3kr处理无显著差异,6kr差异极显著(a=0.001)。  相似文献   

13.
从茶籽油、茶皂素、茶籽粕和茶籽壳等方面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论述,提出茶籽资源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茶籽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以228个茶树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室内病菌回接致病试验和田间病害调查,明确各材料抗茶炭疽病的差异,结果分别获得71个和48个在回接病菌发病及田间调查中发病率低的茶树品种(系),筛选发病率均较低的18个茶树品种(系)为抗茶炭疽病的核心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茶文化界,一般认为中国茶种传到日本的记载,始于唐贞元廿一年(805),到中国学佛的日本高僧最澄(762~822)回国时,带去了天台山茶籽,在其住持的京都比睿山延历寺、日吉神社等地播种。2013年4月24日,在宁波举办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上,包括日本、韩国等海内外茶文化专家、学者参与通过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共识》中,认为805年"日僧最澄携天台山、四明山茶叶、茶籽,从明州(宁波)回日本,是为中国茶种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随后,日僧永忠、空海从明州回国又带去茶叶、茶籽。"  相似文献   

16.
一、茶籽处理为了促进茶籽发芽,提高发芽率,缩短育苗时间,培育出健壮的茶苗,在春季播种前,可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就是将选好的茶籽浸泡在温水(水的温度为25℃左右)中,每隔4~5小时换水一次,浸泡4~5天后,取出茶籽放在木箱里,茶籽多的放在屋内地上也可以。木箱底层铺厚约5厘米的细  相似文献   

17.
由于茶皂素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已使茶籽综合利用事业涉及到农林、粮油、食品、轻工、化工、丝绸、纺织等各个领域。鉴于我省茶籽资源(茶籽、油茶籽)的逐年增加和茶籽制油工业的发展,浙江省科委在杭州主持召开了茶籽饼粕综合利用科研座谈会。会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省粮食科学研究所、省轻工业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就茶皂素研究的现状、茶皂素的工业制取、茶皂素的  相似文献   

18.
茶硬胶蚧[Tachardina theae(Green et Menn)]是近年来在部分茶区发生蔓延的一种茶树介壳虫,危害后招致严重煤病,造茶叶减产,甚至茶树枯死。茶硬胶蚧在浙江一年发生一代,以雌成虫在茶树枝杆上越冬,翌年5月下旬盛见若虫。各虫态历期。雌成虫8个月,雄成虫最长一天,若虫60天  相似文献   

19.
茶籽每年在霜降前后采收,大部分地区都贮藏于土坑内过冬。这段时期茶籽表面上无什么大的变化,实际上其内部进行着复杂的生理活动。若有适宜的条件,一些茶籽就会出芽。1979年,江苏省溧阳竹箦茶场,从福建购进一批福鼎种茶籽,贮藏于向阳、避风的高地土坑中。1980年春天开坑取茶籽播种时,发现坑内部分茶籽已经发芽。对这些发芽茶籽播种后是否能出苗把握不大,于是作了一次试验播种。贮藏茶籽共2500kg,分贮于四个土坑中,已经出芽的茶籽共  相似文献   

20.
许多作物常用杀菌剂处理种子,防止土壤中和种子上携带的菌类侵害幼苗、幼株。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西部,稷(Panicum miliaceum L.)发芽或出苗不好,其原因可能是茎腐病菌和萎蔫病菌(Helminthosporium和Fusarium spp.)对发芽种子和幼苗的侵害。其次,稷普遍患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