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孑遗植物沙冬青属的酯酶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沙冬青属的酯酶同工酶表明: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亲缘关系很近,且为独立的种;新疆沙冬青比蒙古沙冬青更易趋于灭绝。本文也为濒危植物沙冬青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沙冬青属植物种子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沙冬青属植物仅两种: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和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近年来对沙冬青属的研究已经从种群分布、生境特点、形态特征等深入到了生长发育、内部解剖构造及生理生化等方面[1-13]。但是对其种子特性的研究做得不多。本文将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做一初步的总结,以供沙冬青属植物的迁地保护及合理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乌恰县不同分布地点的新疆沙冬青群落中随机设置10个样方,对新疆沙冬青群落种子植物的科、属、种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群落由22科39属62种种子植物组成,群落物种较为丰富,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属的区系以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古老而复杂.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水平结构,大部分植物以丛生形式在群落中聚集分布,少数植物散生于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按生长型可分为2层(灌木层、草本层)和6个层片,构成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植物,其中草本和半灌木种类较多,所占的比例较大.群落中草本层片占植被总覆盖度的15%~31%,新疆沙冬青群落属于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4.
大沙冬青组织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冬青(AmmoPiP tanthus C heng f)属豆科,系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常绿灌木,在我国有两种,均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中,矮沙冬青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西南部乌恰县山地;大沙冬青则为阿拉善荒漠特有种,由内蒙西部库布齐沙带至甘肃境内中条山均有分布。沙冬青(A.·mogolicus),又名大沙冬青、蒙古黄花木、蒙古沙冬青,为我国三级渐  相似文献   

5.
两种沙冬青耐盐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Cheng f.)为豆科植物,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常绿阔叶灌木,本属仅两种。新疆沙冬青[A.nanus(M.Pop.)Cheng f.]仅分布在新疆喀什地区,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Maxim.)Cheng f.]分布在我国西北、外蒙古。两个种分布区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已被列为保护植物。沙冬青属第三纪残遗种,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又是荒漠地区有希望的固沙、绿化、观赏和药用植物,对其耐盐的研究,可为推广引种和迁地保护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荒漠灌丛及其伴生种对灌丛下土壤粒径、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以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混生群落、单株沙冬青为研究对象,以周围无植被覆盖的裸沙地为对照(CK),对比分析不同灌丛分布类型下土壤粒度特征、养分积累变化及养分与粒度组成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单株沙冬青土壤黏粒、粉粒、细砂的体积百分含量较沙冬青-霸王分别增加0.8%、0.8%、0.71%。随灌丛种类减少,土壤粒径依次变细,分选性变差,分形维数变小,土壤颗粒分布逐渐不对称,颗粒组成向细粒物质集中。(2)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随灌丛种类的增多分别增加了1.85 g·kg-1、8.18 mg·kg-1。单株沙冬青对有机质、速效磷的富集作用较沙冬青-霸王更强,对碱解氮的积累效果较沙冬青-霸王稍差。(3)沙冬青-霸王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细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沙冬青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与粗砂呈显著正相关(P<0.05)。沙冬青-霸王、沙冬青可有效促进土壤颗粒细粒化、显著改善土壤养分,但伴生种霸...  相似文献   

7.
人工环境下沙冬青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冬青是一种特殊的常绿荒漠植物,具有很强的抗热性,抗寒性以及抗旱性在本文中,我们在人工控制环境下,研究了沙冬青叶片嬗怀蒸腾作用的关系,沙冬青叶片水势与叶片含水量的关系 以及叶片蒸腾作用与叶片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沙冬青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冬青是一种超旱生灌木,其生物量的系统研究尚未见过报导,本文在样本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径苗高及冠幅因子对新颖沙冬青的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全面的模型拟合,其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另外对不同年龄蒙古沙冬青的生物量分布规律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不同种(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9年生的沙冬青比较,展示了各自生物量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Maxim.)Chenf.]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珍稀濒危的沙冬青属2种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生态型组成、群落中物种恒有度、群落结构、多度、盖度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其群落组成均以藜科、菊科、豆科占优势,以温带分布和泛地中海分布为主,且早生的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等比重较大,均表现出草原化荒漠的特点,群落结构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明显,具较强的相似性;二者共有科、属虽较多,但共有种数少,群落中常见种不同,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组成和区系组成比新疆沙冬青丰富,结构也较复杂,群落类型较多,多度和盖度也大,但均一性较差;新疆沙冬青群落早化程度较高。从整体上看,2种沙冬青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多度、盖度不高,很容易受到破坏,新疆沙冬青群落比蒙古沙冬青群落更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幼苗生长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Cheng f.〕是我国蒙新荒漠特有常绿木本孑遗植物,现处渐危状态,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吐鲁番沙漠植物园1979年从内蒙古引进沙冬青,现已开花结实,表现良好。1987年,对1年生播种苗生长发育等指标进行定期观测研究,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沙冬青属植物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沙冬青属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常绿灌木,仅2种,分布区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已被国家列为珍稀保护植物。文章从引种驯化的角度,比较了沙冬青原产区与引种地吐鲁番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多年定位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一年生、多年生蒙古沙冬青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以二年生苗木为例,比较了两种沙冬青生长发育异同。通过多年观测,证明两种沙冬青在吐鲁番的引种是成功的,它们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由于光热条件的影响,生长量和物候期较原产地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土壤微生物膜对沙生植物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沙打旺(Astragalus laxmannii)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菌剂施用方式(喷施、混施)和施用量(0、1、3、5、7 g·kg-1和10g·kg-1)开展盆栽试验,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膜形成后植物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1)当菌剂施用量>3 g·kg-1时,固结层硬度、厚度和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3~7 g·kg-1菌剂处理组沙打旺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均显著高于沙冬青(P<0.05)。(3)当菌剂施用量>5 g·kg-1时沙打旺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3 g·kg-1处理组之外,沙冬青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高于沙打旺。(4)土壤特性、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三者为部分中介模型,土壤特性的改变能直接影响沙冬青和沙打旺叶绿素荧光特性。土壤微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珍稀濒危的沙冬青属2种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生态型组成、群落中物种恒有度、群落结构、多度、盖度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其群落组成均以藜科、菊科、豆科占优势,以温带分布和泛地中海分布为主,且旱生的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等比重较大,均表现出草原化荒漠的特点,群落结构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明显,具较强的相似性;二者共有科、属虽较多,但共有种数少,群落中常见种不同,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组成和区系组成比新疆沙冬青丰富,结构也较复杂,群落类型较多,多度和盖度也大,但均一性较差;新疆沙冬青群落旱化程度较高.从整体上看,2种沙冬青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多度、盖度不高,很容易受到破坏,新疆沙冬青群落比蒙古沙冬青群落更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蒙古沙冬青的园林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国干旱区面积很大,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植物资源贫乏,而园林树种更是单调,到冬季所有荒漠植物纷纷凋落,只有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新疆沙冬青(A.nanus)是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唯一的常绿阔叶树种。由于它的常绿和耐干早的特点,不少人认为这两种植物应属于干旱区有园林价值的树种。近几年来,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研究其特点的基础上,对蒙古沙冬青的园林价值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细辛挥发油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天然产物包括植物中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杀菌剂,是农药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细辛(Asarum)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中药,中医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鼻塞、牙痛、胃炎以及口腔糜烂等。有文献报道,细辛提取物对黄曲霉(Aspergillus sp.)、黑曲霉(Aspergillusr sp.)、人类致病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sp.)、伤寒杆菌(Salmonella sp.)有抑菌作用;对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根疫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有关细辛抗菌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选择9属16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生物测定,探讨细辛挥发油抗菌的广谱性,并以Alternaria humicola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便为开发新型植物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阿拉巴斯山地区为干旱区第三纪残遗植物的避难所,是内蒙古地区植物特有现象最明显的地区。共有维管植物251种。地带性植被为草原化荒漠,主要群落类型为四合木荒漠、半日花荒漠、绵刺荒漠、沙冬青荒漠等荒漠群系。以戈壁种和东阿拉善种为主的荒漠成分构成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主体。古老残遗种及特有种在植物区系和植被组成中均起主导作用。但是这块宝地目前面临严重破坏,应该尽快成立阿拉巴斯第三纪残遗植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环境下沙冬青属植物的蛋白质氨基酸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尹林克  张娟 《干旱区研究》2004,21(3):269-274
对 2种沙冬青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结合氨基酸及种子游离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进行测定 ,其结果显示 :9种主要结合氨基酸含量之和占总氨基酸含量的 73.71%~ 76 .0 7% ,反映了属内种遗传的一致性。不同器官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不同 ,并随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 ,栽培条件下总结合氨基酸及大部分结合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状态 ;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总结合氨基酸及大部分结合氨基酸含量稍高于新疆沙冬青 (A .nanus)。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栽培条件下 ,沙冬青种子中结合氨基酸的含量大于叶中的含量 ;两种沙冬青叶中含有一定量的Cys(半胱氨酸 ) ,而种子中几乎不含Cys。总游离氨基酸的绝对含量范围在 2 .10~ 12 .5 1mg/g·dr.wt;均含有较高的Asp(天门冬氨酸 )、Glu(谷氨酸 )、Ser(丝氨酸 )和Arg(精氨酸 ) ,Met(蛋氨酸 )、Ile (异亮氨酸 )、Leu(亮氨酸 )和Gly(甘氨酸 )含量普遍较低。种间种子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差异明显 ,栽培条件下种子中主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 ,其中Pro(脯氨酸 )和Asp含量分别是野生状态下的 2 .4和 4 .1倍。结合引种栽培区的气候环境因子分析 ,这些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植物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沙冬青等3种沙生植物气体交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乌兰布和沙漠使用LI-6400植物光合测定系统和压力室同步测定了白刺、沙冬青和油蒿气体交换和水势等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白刺、沙冬青和油蒿气体交换日进程变化呈单峰、双峰和多峰。白刺的水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多呈单峰型,一般在11:00达到高峰。油蒿水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多呈单峰型,其峰值分别出现在13:00和17:00,蒸腾速率多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5:00。沙冬青的水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双峰型。白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大于沙冬青和油蒿,研究表明沙冬青和油蒿对于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而白刺对于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忍耐性。被试3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相对都较低,其排序为:油蒿(2.83μmol CO2·mmol-1H2O)沙冬青(2.59μmol CO2·mmol-1H2O)白刺(1.96μmol CO2·mmol-1H2O)。研究进一步说明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沙生植物长期适应干旱高温气候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沙拐枣属的染色体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是蓼科中较进化的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和亚洲北部。是典型的古地中海区系成分。1936年《苏联植物志》记载有71种。以后陆续增加到100多种。近年来,苏联的一些学者又认为把种划分得太细了,进行了大量合并。结果仅保留30多种。我国学者研究认为:该属植物在我国有近30种,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其中的20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我国和苏联学者对该属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染色体的地理分布方面,尚未见有所论述。本文对新疆18种沙拐枣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并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由于染色体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报道,我们亦是初步尝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并为有关学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沙冬青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孙祥  于卓 《干旱区研究》1994,11(1):53-56
沙冬青为轴根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根系分布与土壤基质条件密切相关,基主体部分集中在0-30cm土层内,根瘤位于侧根末端。冠幅平均为0.76m^2的沙冬青,单株平均根系干重231.6g,体积411.1cm^3、表面积13775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