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针对玉米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研究和在育种中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指出要加强我国引进,研究和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工作,讨论了温热杂优模式,光敏感等问题研究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10年中国玉米单产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种质资源狭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引进到温带以后会出现成熟期延迟、营养生长优于生殖生长等现象。针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这些特点,诱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对目前经常应用的几种诱变方法在改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对将来大规模地运用诱变方法改良外来种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玉米生产由于大面积利用来自四平头、旅大红骨、瑞得和兰卡斯特四大系统的种质材料,导致玉米遗传种质基础的相对狭窄与脆弱。外来种质特别是来自玉米多样性中心的热带、亚热带种质,具有我国乃至美国玉米带种质不同的遗传变异:如抗病性强、广适性和特殊适应  相似文献   

5.
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种植玉米2450万公顷,平均产量为每公顷4.96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7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增产率呈下降趋势,玉米生产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种质资源匮乏,缺乏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分析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在我国玉米 种中的作用后,指出利用玉米起源中心的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玉米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产生出超强优势的杂交玉米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拓宽我国玉米遗传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侠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31-731,742
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现象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笔者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改造本土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引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在温带玉米育种项目中引进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原因,分析了这类种质的生物学和配合力特性、引进原则、应用方式及其效果,讨论了几个玉米种质引进和改良应用方面的问题,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简要阐述我国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概况,评述热带、亚热带种质利用方法与途径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我国研究的重要性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与蔬菜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发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现代蔬菜生产对育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新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首先决定于所掌握的各种基因资源。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土壤类型繁多,而且小气候多样,地形错综复杂,海拔差异显著,加之农业历史悠久和多样化的耕作制度,因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本文拟对我国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回顾,主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分布、蔬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蔬菜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以后蔬菜育种的目标、途径等,以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位于桂西南地区的龙州县境内,北纬22°21′,东经106°46′。年平均温度在22·2℃以上,年降雨量在1273·6 mm以上,全年日照在1251小时左右,温度较高,雨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属广西最佳热带亚热带植物适植区域。2005年以来,本单位利用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现有热带亚热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发掘,初步建立地方性果树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对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论述,并说明建立数据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系统自农业科研可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中期国家种质库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建成了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2003年利用信息技术,初步建成了西藏农作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从概述了数据库在种质资源中的利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网站及实地调查,简要概述了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切花资源现状,介绍了部分重要的热带切花品种,并推荐了几种可大力发展的热带切花品种。热带切花以草本为主,乔木灌木藤本为辅,木本切花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热带切花在以切花为主线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切叶也崭露头角,其中以天南星科、百合科和蕨类植物居多,而切枝类当以富贵竹为首。目前,热带切花主要以热带兰和姜目花卉为主,如蝴蝶兰、石斛兰、文心兰和姜花、姜荷花、瓷玫瑰及赫蕉类植物,而以龙船花为代表的木本切花和热带兰花杂交栽培品种莫氏兰有望成为切花新宠,老虎须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奇特珍稀切花品种。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切花产业亦蓬勃发展,为了加强热带切花的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后需加强科研及市场的协作;发展规模化生产,创建产品品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热带切花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为热带鲜切花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热带切花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用等级聚合分类法把福建海岛12个样地的灌丛分为2个地区组合,组合分界线为位于北纬26°33′±01′的霞浦县三沙湾一带,可供福建海岛植被和气候区划以及农林业区划等工作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取分层整群抽取的方法,以项目组为单位抽取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研究的87名科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状况,主要涉及作物种质资源需求状况、发掘创新研究状况等,并对江苏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公路行道树种的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79种公路行道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排名较前的主要树种有印度胶树(F icus elastica)、榕树(F icus m icrocarpa)、罗晃子(Tamarindus indica)、蕈树(Altingia chinensis)、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耳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 is)、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石栗(Aleurites m oluccana)、秋枫(B ischofia polycarp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等。这些树种已较广泛应用于福建行道绿化中。  相似文献   

17.
福建花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已收集到的104份福建省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定方法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观察鉴定,结果表明,福建花生种质资源较为丰富,不仅有经济性状良好的种质也有高抗褐斑病、青枯病的材料,而且还有高蛋白、脂肪、油酸或亚油酸含量,以及高油酸/亚油酸幽会的基因源。这些优异种质可供今后开展花生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产GF-1号卫星影像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以正方形网格作为抽样单元形状,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空间抽样方法、模拟退火算法及空间自相关理论,对福建省闽侯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根据全局自相关指数Moran's I及其显著性指标Z Score,选取1 500 m×1 500 m作为最优单元尺寸;对研究区进行剖分,构建抽样框,对比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及空间分层抽样的抽样结果,空间分层抽样方法的样本容量为37,相对误差为3.86%,抽样效率最高;运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规划野外调查的最优路径,确定空间抽样调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