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易蓝变木材的利用率,利用蓝变菌可可球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蓝变的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橡胶木(Hevea brasiliensis)碎料以及两者混合物制成的基底制备菌丝复合材料,并探讨含水率变化对菌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4 d后,三种基底表面均被菌丝覆盖,颜色显著变黑。增加板坯含水率促进了菌丝复合材料内发生木质素再聚合和美拉德反应,提高了菌丝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蓝变欧洲赤松基底、蓝变橡胶木基底以及混合基底菌丝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4%、221%和74%。与蓝变欧洲赤松基底相比,蓝变橡胶木基底更适合可可球二孢菌丝的生长,因此橡胶木基菌丝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更高,可以达到ANSI A208.1-2016“Particleboard”对轻质刨花板的弯曲强度要求。菌丝表面的疏水蛋白使材料表面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加,而板坯含水率的提高对材料的疏水性和耐水性有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2.
引起橡胶和马尾松木材蓝变的真菌—可可球二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可球二泡(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早在1879年就被Cooke发现,目前,至少拥有48个异名,常见的异名是Diplodia theobromae(Pat.)Nowell,Diplodia natalensis PoleEvans,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 Maubl。Punithalingam和Sutton分别对该菌作过详细的评述。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其寄主植物已知约500种,它不但引起植物病害,而且还引起木材蓝变,是引起热带阔叶树木材蓝变的主要真菌之一。虽然国外对这种真菌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研究尚少,由它引起的木材蓝变,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桉树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桉树枝枯病,对桉树枝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为93.20%;该菌在pH值3.0~12.0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值5.5生长最好;可以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对蔗糖和硝酸钠利用率最高;经过10 min的处理,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是52℃和54℃。  相似文献   

4.
松球壳孢菌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证明 ,国内供试松球壳孢菌 (Sphaeropsissapinea)的致病力明显高于美国的B型菌株 ,与A型相似 ,致病性较强。B型也能无伤侵入 ,只是发病率明显低于A型。伤口并不是病菌侵入的唯一途径 ,自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 ,病菌可直接侵入树木当年嫩梢并使之枯萎 ;此后 ,随着梢部组织的不断成熟与老化 ,伤口对病菌侵入与危害的作用才得以显现出来 ,无伤接种时不发病或只产生部分枯叶。气孔也是病菌侵入的途径之一。病菌不但可侵入当年新稍 ,而且还可于枝梢的 2a和 3a生处有伤侵入 ,使之染病甚至死亡。油松(Pinustabulaeformis)、赤松 (P .densiflora)、彰武松 (P .densifloravar .zhangwuensis)较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抗病 ,且彰武松主要表现为“耐病”。幼龄的樟子松较大龄的抗病。树势削弱的枝梢抗病性能降低 ,发病快而重。潜育期和繁殖期的长短与寄主、树势、组织的成熟程度和气温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马占相思可可球二孢菌溃疡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占相思溃疡病最明显的症状是溃疡,发生于枝条或主干上,病株生长受影响,林相紊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病害问题。为此,作者对该病的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原因和为害情况分别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树木材变色病已影响了我国木材工业从粗放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的发展,已给木材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山东杨树木材变色病主要为褐变和红变。经分离培养、纯化、接种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杨树褐变、红变变色病的病原菌分别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相似文献   

7.
松树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我国南方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等树种的重要病害。文章综述了松树枯梢病的发生规律研究的进展情况,着重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的感病性以及环境等与病害发生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外松枯梢病的松色二孢菌9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来自不同发病程度,不同地点的国外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的9个菌株的生产,产孢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PH值为6-7,相对湿度为90%以上;9245、H21二菌株对湿度在培养其中加入1‰的硼对各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抑制产孢最明显,表现出硼对国外枯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枯斑盘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影响松赤枯病病原菌枯斑盘多毛孢菌生长及产孢的因子.枯斑盘多毛孢菌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自然光照、空气充足有利于产孢;该菌在改良的察氏培养基1号上在25℃恒温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在改良的察氏培养基2号上产孢量最大且培养8天即可获得最大产孢量,7.47×107个孢子/皿.  相似文献   

10.
花椒盘二抱为花椒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作者近年发现的新种。经室内培养试验,明确该病原菌菌落生长及及分生抱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温度10~30℃均可,25℃最适,好气,pH4.5~5.0为宜,碳源以蔗糖为好,氮源以蛋白胖为好。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10~30℃,20℃最适,需在水滴或相对湿度100%下才能发芽,pH4~6为宜,不需营养,光照影响不大。由以上结果可了解该病的有关发病规律,并作为防治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木材变色的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利用拮抗性生物对木材进行保护的方法, 弥补了物理防治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的不足, 具有环保、效能持久、稳定等特点, 受到国内外木材研究人员的青睐。从生防菌株来源、生防菌的作用机制、生防菌的防护性能以及生防制剂应用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木材变色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并对木材变色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木材变色和变色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喙壳属真菌不仅是引起木材变色的主要真菌,而且也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文中对木材变色的原因、木材变色对木材性质的影响、主要变色菌的种类、寄主范围、传播媒介等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苏鲁两省杨树木材变色、变色真菌和造成的损失,于2005—2010年分别对9个县市杨木加工厂进行了调查和定点观察。结果表明,在杨树砍伐后,在露天存放22~80天杨原木和单板存在不同程度边材变色,其变色程度与在露天存放时间有密切关系。春夏之交砍伐的杨木比冬季砍伐的杨木更易变色;3~5年生杨木比8—9年生杨木更易变色;剥皮杨木比带皮杨木更易变色;单板变色比原木更明显,致使单板的经济价值可降低25%~30%。鉴定出引起杨木变色的真菌有23属32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变色菌主要有可可球二孢、交链孢、球孢枝孢。其中不高双孢菌、红紫球二孢、青琐龙孢球二孢在杨木上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2006 ~ 2008年,从苏鲁两省的严重变色杨木上分离筛选得到8株对杨木变色菌可可球二孢和弯孢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拮抗细菌的筛选,分析了该菌株的摇床液体发酵最适条件,建立了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9对可可球二孢和弯孢2种变色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时间为46 h,pH值为6,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200 r/min,装液量为50 mL.在该参数下培养出的枯草芽孢杆菌B19细菌液对可可球二孢和弯孢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经对昆明石林、曲靖陆良等地采集的松小蠹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回接及菌种鉴定,确定了粉拟青霉ynaf 0401菌株。在观测了解了该菌株的寄生特征、菌落形态特征以及菌株显微特征的基础上,对生产、存储、运输及林间应用中影响粉拟青霉孢子萌发的部分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4℃有利于该菌孢子的保存,常温20~26℃不耐孢子的存放,而热风干燥处理孢子的温度不能高于41℃;湿度越大越利于其孢子的自发萌发,以高于95%为佳;菌株孢子萌发率受杀菌剂、抑菌剂的影响较大。菌株可以通过多次回接、分离、生物测定而实现菌种的复壮。  相似文献   

16.
桑树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6~8月,通过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分离、田间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桑膝节霉,并对此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酸碱度、碳源、氮源、光照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理查培养基,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是7.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菌丝的致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5℃和10 min。对该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云南首次报道,对桑树轮纹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落叶松八齿小蠹各虫态体内外、坑道及木材蓝变部位获得3株与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的真菌,该3株菌可导致木材变色,与蠢害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通过菌体的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放线菌酮耐性及rDNA ITS序列测定,将3菌株确认为Ceratocystis fujiensis,为国内新记录种.3个菌株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温度为25℃,光照为全黑暗条件,pH值为5.0;最佳营养条件:培养基为PDA+落叶松韧皮培养基,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3个菌株均具有较强的高温和低温耐受性,能够适应北方较大的温差,树体内的黑暗和酸性条件也比较适合菌株的生长.3个菌株对寄主落叶松具有明显的营养选择性,可利用的碳源种类较多,有机氮源利于菌株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以水蒸气作为保护气体,在170,185,200和215℃的条件下分别热处理橡胶木3h,对热改性橡胶木的生物耐久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温热改性可提高橡胶木的耐腐性,其改善效果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当处理温度为185℃或更低温度时,改善效果不明显.215℃处理3h后,褐腐(密黏褶菌)质量损失率由51.6%降至21.6%,白腐(采绒革盖菌)质量损失率由27.6%降至6.8%.选用烟曲霉、哈茨木霉、产紫青霉和可可球二孢进行防霉试验,结果显示热改性橡胶木的防霉性能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改善;经涂饰后,热改性试材的防霉性能优于未处理材.野外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温热改性不能提高橡胶木的防白蚁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小蜂是竹要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内越科: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支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下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组织为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