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粮仓远程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监控系统以单片机STC 12LE5410AD为核心,利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粮仓温湿度数据,经A/D转换,再由单片机STC 12LE5410AD进行处理,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测量的数值传输给PC机,在PC机上实现数据与预设阈值数据的对比,并决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以及对系统的控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收发模块完成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控制方式,实现了粮仓温度和湿度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2.
蜜蜂昼夜巢温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反映蜜蜂巢温调节能力.蜜蜂作为社会性的模式昆虫,通过蜂群的社会行为保持了巢温相对稳定.为了研究中华蜜蜂昼夜巢温分布和变化规律,在春季增长阶段,以每分钟一次连续测定了中华蜜蜂蜂巢均匀分布的180个位置的蜂巢温度.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0℃条件下,巢温昼夜的分布模式具有明显差异,白天高温的区域大于夜间,白天巢温变化幅度小于夜间.白天巢温比夜间高0.5-1.0℃.根据巢温以及巢温昼夜变化的幅度,将蜂巢划分为6个温区.蜂巢中仅中蜂路温区1的子脾中心区的巢温昼夜变化不显著,保持在34.5-35.0℃,其他区域巢温昼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蜂巢内温度变化以及蜂巢恒温调控机理,设计了一种蜂巢温度采集系统。该系统由温度采集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Zigbee无线模块及上位机监测终端组成,其中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安放于2巢础间,微处理器及传输电路置于蜂箱外。采集电路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多路切换开关、AD转换器,采用阵列式结构对巢脾各蜂房温度进行全覆盖检测、采集,采用Zigbee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利用C语言基于Visual Studio软件平台开发监测终端软件。试验表明:该系统在自然环境下运行稳定,105 s内可获取蜂巢单张巢脾2 880个蜂房温度数据,覆盖巢脾90%区域,获取温度数据与实际温度值误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ATmega16的猪舍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多个温湿度监测点和中心控制点组成。温湿度监测点采用SHT15完成猪舍不同位置的温湿度采集和处理,通过RS485总线将数据输送给中心控制点的ATmega16处理器。根据温湿度的预警值,ATmega16控制风机和调温设备的工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测温度范围为-40~123.8℃,测温精度为0.2℃,测湿度精度为1.8%,完全满足猪舍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董辉  王学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23-6124,6129
采用C8051F120单片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SHT75温湿度传感器实现育苗室中温湿度的检测,满足温湿度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在SHT75温湿度传感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CRC数据校验,从而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并实现了相对湿度、温度与露点的实时数显功能。该系统控制温度范围广泛、可靠性强、使用灵活,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东涛  鞠凤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46-20447
为了提高农业大棚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设计了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系统。该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性价比较高的温湿度传感器,实现了对农业大棚温湿度的测量与控制。针对不同的作物,可以通过键盘设定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上、下限值。当检测到温湿度参数越限时,系统启动声音报警,并通过输出继电器控制执行机构对温湿度进行调节。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进行设计,并且实现了模块化设计。该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运行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农村蔬菜大棚种植分散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GSM的大棚环境参数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有采集监测终端、GSM网络和手机监控终端组成。采集监控终端采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1以定时方式和随机方式实现蔬菜大棚中温湿度的检测,通过TC35I模块以短消息的方式与手机监控终端完成数据的交换。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温度监测范围为-10~40℃,误差为±0.4℃,湿度误差为±3%,满足温湿度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德宁  赵海志  袁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98-14399
针对传统环境监测系统实时性差的特点,设计开发一种基于GSM模块和单片机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以单片机STC12C5401为微控制器,采用SHT71温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温湿度进行采集,同时通过TC35模块以短信的形式将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系统采用无线传输传送数据,解决了由于环境监测点分布分散,分布范围广而导致监测困难的问题,尤其可以克服环境恶劣引起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不便。采集系统具有电路简单、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安装操作方便、测量精度及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粮仓无线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对粮食温度、湿度参数的采集、存储和向监控中心传送数据以及执行监控中心指令等功能。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无线传输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和辅助电路等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赵扬帆  郑永春  苏红梅 《吉林农业》2011,(3):253-254,256
在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对猪的生长、生产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因温湿度过量或不足造成的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2051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湿度传感器选用HM1500,配以定时电路及数据存储器件,实现温湿度信号的采集、转换和存储。通过上位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使锅炉、风机等设备投入或退出运行,实现猪舍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使之保持在猪群生长所需的最佳小气候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国产气候舱内部条件控制水平的提高,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为核心,设计了用于家具VOC检测气候舱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基于该PLC提供的PID运算功能,采取PID控制法与模糊控制法相结合的分段温度控制策略,利用露点调湿原理将控制舱内相对湿度转化为控制调湿水箱温度,实现舱内温湿度的解耦稳定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系统应用于1m3气候舱时,舱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精度分别达到±0.4℃和±3%,满足国内外标准要求,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可推广应用到其他规格的气候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灰树花菇房温湿度监测系统并对其进行多点监测.【方法】首先,根据灰树花菇房的结构,进行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的多点布置,以采集温湿度实时数据.而后,借助于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温湿度实时监测下位机系统.最后,开发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对每个节点温湿度数据的实时存储、显示和查询.【结果】通过将传感器、无线传输、上位机等硬、软件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计,采集灰树花菇房多点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实时传输和存储,实现对灰树花菇房温湿度进行有效地监测.【结论】根据该监测系统所测温湿度值与仿真计算的温湿度分布值对比分析,两者差异很小,验证所设计检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相对湿度的计算。通过对湿度查算表湿度、干球温度、干湿球温差数据间关系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根据湿度基准值进行二次线性插值求得湿度测量值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方法的C语言程序。本方法简便、准确,如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则与湿度查算表数值完全吻合。实验表明:应用此方法的实时测湿系统,其湿度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温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蜂箱内多点温度检测仪,直接准确地检测蜂箱内的实际温度,研究蜂群中边脾、中间脾和同一张脾上不同点温度在一天中的变化以及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子脾上的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不明显,空脾明显;子脾的中部、下部受环境温度影响不明显,而前部、后部、上部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随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简易型温室温湿度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温室种植现状,介绍了一种简易型温湿度控制器.它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对温室环境进行多点实时动态采集,经过AD转换,送入单片机处理,驱动排风扇、水泵,从而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调节;数据采集精度高,控制简易、方便,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6.
大型牛舍冬季温湿度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牛舍内空气环境是影响奶牛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温湿度范围是减少疾病、保证奶牛正常生产的必备条件。文章以香坊农场奶牛场为试验基地,绘制出室外温度为-20℃时牛舍内不同温度所需通风量随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得出牛舍温度在1-10℃,湿度RH为70%-90%时其通风范围为2.64-5.5m3·s-1,对冬季牛舍温度、湿度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温度、相对湿度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饱和盐溶液法研究不同温、湿度梯度下,新疆南北疆2个代表性玉米螟地理种群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的响应。【结果】越冬代玉米螟幼虫随着环境温(相对湿度)的增高(增大)化蛹、羽化进度随之缩短且差异显著(P<0.05)。较其他环境,28℃和75%RH,南疆种群、北疆种群玉米螟化蛹历期最短依次为(15.24%±3.02%)、(14.11%±2.64%)和(21.45%±2.54%)、(18.27%±1.96%),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最高分别为(90.12%、96.33%)和(76.22%±5.45%)、(74.12%±6.01%),(68.13%±3.77%)、(64.39%±4.72%)。【结论】温度、相对湿度是影响玉米螟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新疆南疆种群、北疆种群越冬代老熟幼虫随着温度、相对湿度的升高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发生期呈“前移”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小型蜜蜂交尾箱可以有效减少种用蜂群用蜂量,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缓解交尾场地限制,增加单位面积场地种蜂王繁育数量。目前小型蜜蜂交尾箱在我国使用率较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适应性问题。巢脾类型及饲料类型在小型蜜蜂交尾箱适应性应用中尤为关键,空置巢脾在蜂群分蜂性及种蜂王繁育时间上显著优于其他类型。流蜜期期间的蜂群群势增长及种蜂王繁育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类型。因此,小型蜜蜂交尾箱的应用采用空置巢脾并在大流蜜期为最佳。而非流蜜期可以饲喂混合糖水及少量花粉,有利于交尾蜂王的产卵及幼虫孵化。明确了小型蜜蜂交尾箱的使用方法,可以加快小型蜜蜂交尾箱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