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药后3 d,50%烯啶虫胺WSG 22.5~52.5g/hm2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4.70%~90.81%;药后14~21 d,50%烯啶虫胺WSG 37.5~52.5 g/hm2对褐飞虱仍有89.84%~96.06%的防治效果。因此,从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的角度考虑,50%烯啶虫胺WSG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适宜用量为37.5~52.5 g/hm2,防治适期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相似文献   

2.
选用10%烯啶虫胺水剂与40%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田稻飞虱,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防治效果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高剂量处理药后3、7、14、21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24%、91.37%、84.89%、70.48%,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40%毒死蜱乳油防效一般,持效性差,但速效性好,可与其他药剂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3.
烯啶虫胺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目测法和生长抑制法研究了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同时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对褐飞虱的室内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水稻安全。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褐飞虱毒力较高,LC50值为1.7816 mg/L,显著高于吡虫啉。田间试验表明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在84.73%~96.48%之间,持效期15 d。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是防治秧田一代灰飞虱的理想药剂,可与常用药剂吡蚜酮轮换使用。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持效性优于吡蚜酮,大面积生产上适用剂量为30mL/667m2;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8g/667m2的速效性、持效性均优于吡蚜酮,但成本偏高,可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作用,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效果。【结果】烯啶虫胺、醚菊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4922和9.1847 mg a·i·L-1,两单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共毒系数分别为249.89和138.15。【结论】烯啶虫胺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作用,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效果。【结果】烯啶虫胺、醚菊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4922和9.1847mga·i·L^-1,两单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共毒系数分别为249.89和138.15。【结论】烯啶虫胺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地前期一、二、三代灰飞虱主要传播以条纹叶枯病为主的病毒病,后期五、六代灰飞虱导致植株尤其是穗部煤污发黑.烯啶虫胺单用防治一代成虫、三代若虫效果较好.有效剂量相同的烯啶虫胺粒剂防效略优于液剂.烯啶虫胺在干旱无水的麦田使用,药效不能完全发挥,对灰飞虱的杀伤力不强.  相似文献   

8.
烯啶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为明确烯啶虫胺对麦田灰飞虱和稻田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今年5月份.江苏省植保站委托本省的常熟市、姜堰市植保站和广西区的合浦县植保站.分别开展了麦田灰飞虱和稻田褐飞虱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效果与氟虫腈、醚菊酯相当,比吡蚜酮差,对稻田褐飞虱防治效果较好、控制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灰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灰飞虱具有速效好、防效高、持效期长的特点,其防效优于25%吡蚜酮,与吡蚜酮+毒死蜱相近,是目前防治灰飞虱的理想药剂,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90~135 g/hm2,对水750 kg喷雾,使用时间为水稻灰飞虱低龄若虫期。  相似文献   

10.
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复配防治灰飞虱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复配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复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2016年扬州地区灰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扬州地区灰飞虱对噻嗪酮处于高水平抗性,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水平。烯啶虫胺与噻嗪酮的3个配比(1∶9,2∶8,3∶7)都有增效作用,烯啶虫胺与噻嗪酮的复配比为3∶7时共毒系数最大,达210.20。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复配剂30%烯啶虫胺·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药后1~14 d对灰飞虱的防效都高于对照单剂30%烯啶虫胺和3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且在药后7、14 d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单剂。[结论]该复配剂可作为推荐药剂用于田间防治灰飞虱。  相似文献   

11.
抗褐飞虱转基因水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基因枪法将植物雪花莲凝集素基因 (gna基因 )导入到粳稻品种鄂宜 10 5和鄂晚 5号中 ,在R3 代得到 gna基因位点纯合的株系 15份 ,从中选择 5份株系 (分别来自不同的独立转基因单株 )进行后续研究。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株系对褐飞虱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转基因材料与对照品种相比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一致 ,但结实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纯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的稳定性,筛选出抗性稳定的野生稻种质,为水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从46个原生地采集获得的1591份野生稻植株进行褐飞虱抗性分析,并选择具有抗性的野生稻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分析其后代抗性遗传纯合表现.[结果]收集的野生稻材料主要为杂合体,其自交一代的生长习性和芒性等发生明显分离.在1591份普通野生稻中,仅有30份材料对褐飞虱具有抗性,其抗性等级为3~5级,大部分为5级.在11份抗性材料的自交后代中,Z1~Z3均存在褐飞虱抗性分离,部分材料在Z4抗性表现稳定;有5份材料抗性从3级提高到1~3级,有4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1~3级,有两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3级.普通野生稻材料2174花药培养结果表明,6000枚花药经离体培养、诱导,可获得125块独立起源的愈伤组织,分化出8丛双倍体绿苗和两丛单倍体绿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仅为2.0%,绿苗分化率为6.4%.8个独立起源的花培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性等级为5级,有两个抗性等级达到抗的水平(3级),未发现具有1级高抗水平的植株.[结论]普通野生稻通过套袋自交和多代抗虫鉴定,可以获得稳定的高抗抗源,可以明显提高普通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水平.花药培养有利于加速野生稻抗性遗传纯合,缩短后代筛选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区灰飞虱群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楚雄,沈阳,东京三地区灰飞虱群体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的灰飞虱都有一定的差别,楚雄群体内灰飞虱个体间的差异最大,东京最小,三个不同地区间的灰飞必也存在差别,其中东京与楚雄两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上述这些差异的出现,可能与灰飞虱的迁移和地理隔离有关,促进三个群体之间的差异与群体个体间的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幼苗群体接虫鉴定和大田鉴定,对湖南推广的主要杂交水稻品种和部分区试材料共328份进行了抗褐飞虱苗期鉴定。结果表明,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中没有发现抗褐飞虱品种,筛选0~3级的品种5份,占1.5%,5级的19份占5.8%。对部分1~5级的品种(系)进行了褐飞虱田间成株期鉴定,田间结果表明,这些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有较好的抗虫性和耐虫性。为今后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筛选及新品种在湖南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江苏、浙江、广东和湖北4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20、150 g/hm2处理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分别在86%和91%以上,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25%吡蚜酮可湿粉单剂对稻飞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粉单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先正达),且优于30%毒死蜱+10%噻嗪酮(40%天-2009-06)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7.
白背飞虱在早稻具有迁入早、虫量上升快、数量大,在水稻前、中期猖镢危害等持点。白背飞虱暴发时,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4月份成虫迁入量和迁入频次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了发生程度预测式,经验证,1990一2002年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2.7%。同时根据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持点,制定出了“重点监测,治二压三”的防治策略和与之相配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田间稻飞虱图像远程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由图像采集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远程传输系统组成。利用稻飞虱的趋光性,将其引诱至图像采集装置的白色幕布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发出脉冲控制相机拍摄,同时控制交流伺服电机运行,驱动拍摄装置,实现对幕布的自动扫描拍摄稻飞虱图像。远程传输系统选用4G技术和基于TCP协议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传输方法,将所拍摄昆虫图像自动传输至监测中心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接获得768×576像素的田间稻飞虱图像。通过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验证,采集系统所采集到的稻飞虱图像与其他昆虫图像存在明显特征差异,说明该系统可满足稻飞虱图像采集要求。  相似文献   

19.
烯啶虫胺对秧田灰飞虱成虫活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对水稻秧田灰飞虱具有很高的速效性和优良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使用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450~50 ml/hm2防治灰飞虱,药后24 h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明显优于48%乐斯本乳油120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且药效持效期长达30 d,对水稻秧苗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采用NS-16型手动喷雾器可调雾喷头防治晚稻稻飞虱效果理想。以压杆频率12次/min、额定流量564.78ml/min、作业幅宽3.22m、行走速度2.59m/min、喷药液45L/667m^2为佳,是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