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百里杜鹃森林公园杜鹃盛开期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百里杜鹃森林公园杜鹃盛开期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征,选择3月下旬晴朗天,对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普底景区空旷地、林内游憩地、林缘游憩地3类游憩地8个监测点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浓度、气象因子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了园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规律、不同类型游憩地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及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与气候因子、游客游览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园内大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浓度日变化规律均为上午和傍晚高中午低,呈“双峰单谷”的“U”字型、“V”字型;小粒径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呈现出早高,午后傍晚低的“L”字形;2)园内8个监测点4种粒径颗粒物日均浓度皆低于Ⅰ级标准,空气质量优;3)园内大气颗粒物浓度从低到高的游憩地类型依次为空旷地、林内游憩地和林缘游憩地,此现象与游客游览行为密切相关;4)数据显示在大气颗粒物浓度低于Ⅰ级标准时,影响大气颗粒物的环境因子有:最大风速、平均风速、温度、风寒、相对湿度、热力指数、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马鞍山市2017年5个大气气溶胶监测资料和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研究该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马鞍山市PM2.5、PM10浓度年均值分别为55.0和91.3μg/m~3;月变化上,PM2.5、PM10颗粒物浓度,全年变化大体相似,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较高;1—8月逐月下降,8—12月浓度逐渐升高;日变化上,两种颗粒物浓度变化呈明显的双峰特征,9时达到最高,16时达到最低,夜间颗粒物浓度也处于较高水平;气象因子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显著,风和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扩散和稀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气颗粒物浓度与风速和降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选择森林植被盖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信阳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分别设立监测点开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同步定位观测,比较分析了3个监测点TSP、PM10、PM2.5和PM1等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峰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基本同步。上午颗粒物污染比下午严重。3个监测点的颗粒物污染均表现为夏季最轻,秋季次之,冬季污染最严重。森林植被具有强大的削减PM2.5等颗粒物污染的功能,监测点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森林植被盖度呈负相关。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中,森林植被盖度最高的生态站监测点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2个监测点;同样,森林植被盖度较高的浉河景观带监测点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缺林少绿的体彩广场监测点。影响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气温和气压。PM2.5等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日均气温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日均气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化树种对道路空间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州、厦门市以小叶榕、高山榕、羊蹄甲、樟树、凤凰木、芒果等绿化树种为主的主干道路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小气候、车流量等进行同步观测,并分析城市绿化树种对TS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绿化树种对降低大气中TSP浓度有明显效果;道路中央的TSP浓度明显高于树下;TSP浓度与环境湿度表现为负相关。城市绿化树种降低颗粒物的能力有差异,福州市行道树绿化树种净化能力为小叶榕>芒果>樟树>羊蹄甲;厦门市行道树净化能力为高山榕>芒果>凤凰木>羊蹄甲。  相似文献   

5.
王克柱  张红菊  王占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99-17201
介绍了环城游憩地的定义与类型,分析了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的开发原则,并以保定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保定市环城游憩地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昆明市城市园林对大气颗粒物的消减量和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的年内动态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昆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149~0.175 mg·m-3与0.226~0.252 mg·m-3,含量高低顺序均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消减量的高低顺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变化一致。大气颗粒物对有毒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吸附性,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消减量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具有负相关性,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与PM10极显著负相关,通过3次曲线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表明,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作用间接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含量,可为地方和区域环境监测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游憩绿地是市民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游憩绿地节点的位置、内容与规模配置必须以市民的游憩需求与行为特征为依据,游憩廊道则有效地将分散的节点连接为有机的绿地体系。以广州为例,以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游憩绿地体系为目标,从游憩绿地数量、质量、分布以及廊道建设方面探讨了广州游憩绿地体系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1.0、PM2.5、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干旱区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颗粒物(PM10、PM2.5、PM1.0)的日变化较为相似,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浅"V"形变化趋势。(2)3种颗粒物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冬春2季林地内浓度小于林地外,而夏秋2季林地内浓度大于林地外。(3)环境因子与3种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乌山风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率为51.7%;个人年平均支付意愿值为54.62元;2011年乌山风景区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2.03亿元,其中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分别为9419.2万元、5115.6万元、5765.2万元。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导电生理技术,测定了游客在百望山森林公园中游憩前后的8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在使用绿地后手指温度总体均值升高0.82℃,血氧饱和度总体均值升高0.81%,皮肤电导率总体均值降低2.10μS,RR间隔总体均值降低0.08s,平均心率、最小心率、最大心率总体均值分别降低了3.25、5.32、7.23bpm,每分通气量总体均值降低0.81L/min。居民身体状况在使用城市绿地后有所改善,身体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2010年福建省福州和厦门的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出现正、负突变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SO2浓度高于福州;这2个城市PM10和NO2的浓度分布基本相同,但厦门出现PM10轻度污染的次数比福州少;福州和厦门在1-4月份出现轻度污染的几率比其它月份大,且福州高于厦门;福州PM10浓度出现等级突变的事件比厦门多,更易发生轻度污染事件;影响福州和厦门出现PM10浓度等级突变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变性冷高压、低涡切变、暖区辐合和高空槽;日雨量越大,福州和厦门出现PM10浓度等级负突变的机会越多;福州和厦门PM10浓度在等级突变上受风向的影响比较明显,风速强弱决定着浓度等级突变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林分参数提取及与大气颗粒物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紧邻五环道路的人工林作为实验样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林分的点云数据,分别通过体元模拟法和鱼眼图像的方法精确提取样地内树木的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采集获取样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以及气象因子等数据,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角度来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大粒径颗粒物(2.5~100μm),不同季节时期的林分对其浓度影响为:夏季春季冬季.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随季节的变化与大气颗粒物在林分中扩散的浓度变化量存在很大相关性.当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率大时,林分对大气颗粒物的吸滞量相应增大,反之亦成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季不同类型猪舍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为改善规模化猪舍内空气质量提供基础数据。采用TSI粉尘监测仪和ZYK-6型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妊娠舍、分娩舍和保育舍三种类型猪舍内的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4、PM_(2.5)和PM_1)浓度以及微生物气溶胶进行监测和采样。监测和采样高度均设为距离地面0.8 m处,每日监测7次(3:00、7:00、9:00、11:00、15:00、17:00和22:00),连续监测3 d。结果显示:妊娠舍内TSP、PM_(10)、PM_4、PM_(2.5)和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34、0.760、0.313、0.270 mg·m~(-3)和0.249 mg·m~(-3),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6800~25 600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170~870 cfu·m~(-3);分娩舍内TSP、PM_(10)、PM_4、PM_(2.5)和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02、1.385、0.492、0.408 mg·m~(-3)和0.369 mg·m~(-3),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4100~22 100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440~2480 cfu·m~(-3);保育舍内TSP、PM_(10)、PM_4、PM_(2.5)和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84、0.572、0.271、0.245 mg·m~(-3)和0.230 mg·m~(-3),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2120~6850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160~1110 cfu·m~(-3)。三种猪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比较发现,妊娠舍最高,其次是分娩舍,保育舍最低;真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粒径小于3.3μm的范围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气溶胶的相关性关系分析发现,真菌气溶胶和粒径小于1.1μm的细菌气溶胶可能是以孢子或者菌丝的形式独立漂浮于空气中。  相似文献   

14.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评价因子的均值显示校园总体质量一般.不同专业、性别和居住位置的学生对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些主观因素会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对28个评价因子进行旋转分析得到10个主因子,依次为环境意象因子、景观可视因子、环境安全因子、人文环境因子、生活交通因子、环境卫生因子、建筑因子、物理环境因子、交通便利性因子及校门可达性因子,它们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E3级,即"一般",今后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质量在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尤其应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评价因子的均值显示校园总体质量一般.不同专业、性别和居住位置的学生对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些主观因素会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对28个评价因子进行旋转分析得到10个主因子,依次为环境意象因子、景观可视因子、环境安全因子、人文环境因子、生活交通因子、环境卫生因子、建筑因子、物理环境因子、交通便利性因子及校门可达性因子,它们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E3级,即"一般",今后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质量在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尤其应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林院校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涉农科研项目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但文科科研工作长期以来受到一定的制约,科研实力不强且校内竞争较大。从基金申报领域、基金限项要求、基金申请方式演变、基金管理者角色定位等方面对高等农林院校实现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在确保其特色和优势发展的前提下,探索文科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