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麦麸、葛渣为培养基的膳食纤维原料,采用液体培养技术,研究含膳食纤维基质原料的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营养转化效率的影响。与常规过滤液体培养基的试验比较,结果显示:未过滤的麦麸、葛渣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菌丝球形成,提高生物产量,从而促进菌丝对硒营养的代谢转化。其中,3%未过滤的麦麸培养基生物量高达22.4 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71.05%,5%未过滤的葛渣培养基生物量最高达27.5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96.16%,生物量比对照提高1~2倍,硒吸收转化率提高37%~4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亚硒酸钠添加水平为3 μg· mL-l时,秀珍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采用3×i0 L的全自动控制发酵罐液体培养秀珍菇富硒菌丝.选择发酵罐培养的生物生长量,培养环境、发酵液营养水平等动态因素,以菌球直径、菌球密度、液体培养基pH值、溶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为测定指标,确定秀珍菇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富硒组与对照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生物量、菌球直径、菌球密度三者随培养时间呈增长趋势,且变化显著相关.72 h培养结束时,对照组与富硒组生物量分别为1.92、1.81mg·mL-1.菌丝硒含量分别为4.99、45.37 mg·kg-1,富硒培养生物有机硒转化率为53.37%.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对照组与富硒组培养液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对一致,显示随着菌丝体的生长不断被消耗,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富硒秀珍菇菌粉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安全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试验研究富硒秀珍菇菌粉的急性毒性和对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富硒秀珍菇菌粉对雌雄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20.0g·kg-1,初步评价认为,富硒秀珍菇菌粉不存在急性毒性风险。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试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富硒秀珍菇菌粉三组的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的MDA分别降低20.08%、22.19%、39.26%,蛋白质羰基分别降低38.31%、44.16%和25.32%;富硒秀珍菇菌粉3个剂量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与模型对照组比均提高,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提高18.50%左右(P0.05)。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与空白对照比,富硒秀珍菇菌粉3个剂量组的MDA、蛋白质羰基、GSH-Px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富硒秀珍菇菌粉对氧化损伤的修复效果基本达到空白对照小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适应桑枝富硒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对秀珍菇富硒特性与栽培配方进行了研究,【方法】以当地普遍采用的桑枝配方比例为对照,研究各潮次桑枝秀珍菇硒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硒肥浓度对桑枝秀珍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秀珍菇前三潮随着潮次的增加,对照子实体硒含量由0. 23mg/kg增加至0. 71mg/kg。当平板培养基上添加硒浓度达10μg/mL以上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抑制明显;硒肥用量大于10mL/100kg干料时,对栽培种的菌丝生长和鲜菇产量并无影响,但菇体中硒含量出现超标。在本次试验中未检测到重金属镉超标现象。【结论】在栽培种中添加硒元素是获得稳定的富硒秀珍菇有效手段,硒添加的浓度范围应在处理c1~c2范围内,过高过低都易产生硒含量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同时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和锌的新膳食补充剂,在实验室现有大球盖菇菌丝液体培养基(土豆200 g/L,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4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1 g/L,维生素B10.05 g/L)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Na_2SeO_3和ZnSO_4对大球盖菇菌丝进行富硒、富锌及硒锌同富液体培养,测定了富集液体培养的大球盖菇菌丝干重、多糖产量、可溶性蛋白产量和有机硒锌产量,探究了Na_2SeO_3和ZnSO_4对大球盖菇富集液体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硒锌同富液体培养的最佳硒锌浓度为Na_2SeO_320 mg/L、ZnSO_450 mg/L。在此条件下,大球盖菇菌丝干重比对照高96.12%,有机硒产量比对照高237.29倍,有机锌产量比对照高4.22倍,多糖产量比对照高63.64%,可溶性蛋白比对照高78.16%,Na_2SeO_3利用率比Na_2SeO_3浓度为20 mg/L富硒液体培养处理组高30.12%,ZnSO_4利用率比ZnSO_4浓度为50 mg/L富锌液体培养处理组高0.47%。这说明适宜浓度的硒、锌同富液体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大球盖菇菌丝产量、菌丝活性物质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同时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和锌的新膳食补充剂,本论文在实验室现有大球盖菇菌丝液体培养基(200 g/L 土豆,20 g/L 葡萄糖,4 g/L酵母浸粉, 2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镁,0.05 g/L 维生素 B1)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Na2SeO3和ZnSO4对大球盖菇菌丝进行富硒、富锌及硒锌同富液体培养,测定了富集液体培养的大球盖菇菌丝干重、多糖产量、可溶性蛋白产量和有机硒锌产量,探究了Na2SeO3和ZnSO4浓度对大球盖菇富集液体培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硒锌同富液体培养的最佳硒锌浓度配比为Na2SeO3 20 mg/L、ZnSO4 50 mg/L。在此浓度配比下,大球盖菇菌丝干重比对照组高96.12%,有机硒产量比对照组高237.29倍,有机锌产量比对照组高4.22倍,多糖产量比对照组高63.64%,可溶性蛋白比对照组高78.16%,Na2SeO3利用率比Na2SeO3浓度为20 mg/L富硒液体培养处理组高30.12%,ZnSO4利用率比ZnSO4浓度为50 mg/L富锌液体培养处理组高0.47%。说明在适宜的硒锌浓度配比下,硒锌同富液体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大球盖菇菌丝产量、菌丝活性物质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熟料袋栽的方式栽培秀珍菇,以生物学效率、菌丝生长粗壮程度等指标筛选出草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优配方。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菌渣含量82%的处理组设为空白对照,剩下3个处理组分别含甘蔗渣50%、50%、42%,与空白对照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草菇菌渣50%、杂木屑32%、麦麸15%、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1%配方栽培的秀珍菇生物学效率最高,达到20.3%,其菌丝生长速度达到7.3毫米/天,菌丝颜色较白,生长粗壮,是本试验最优配方。用此配方栽培秀珍菇可节省成本,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富硒(Se)小麦秸秆作为袋料培养料成分栽培平菇,对其硒及养分的生物强化效应。[方法]富硒秸秆与棉籽壳以6种比例混合设置平菇袋料的供硒水平。[结果]随着袋料中富硒秸秆占比、硒含量和硒累积量的升高,头潮菇的生物量、硒含量和硒富集量的变化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其中,头潮菇鲜重最大时的袋料富硒秸秆占比、硒含量和硒累积量分别为52.4%、0.27 mg/kg和141.8μg;且富硒秸秆占比、硒含量及硒累积量与头潮菇的铜、磷和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富硒农产品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利用棕榈丝栽培秀珍菇的棕榈丝再利用新技术,本研究配制以棕榈丝为主料(含量分别为72.5%、62.5%、52.5%)的3种培养料和以普通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开展秀珍菇栽培试验,并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第一潮菇子实体产量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以棕榈丝为主料的处理组菌丝生长势比以木屑为主料的处理组弱,生长速率也偏低;且在3个以棕榈丝为主料的处理组中,随棕榈丝含量的降低菌丝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生长势减弱,第一潮菇子实体产量减少。可见棕榈丝含量对于秀珍菇栽培有一定的影响,此试验结果对利用棕榈丝栽培秀珍菇关键性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棉子壳栽培阿魏菇时 ,在培养基中加入 2 0 %的麦麸 ,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加快 ,提前 6天出菇 ,选用2 0 的菌袋 ,可以使一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到 10 5 %以上。  相似文献   

12.
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稻秸秆品质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稻谷产量与推广品种相当、稻草品质优异的谷秆两用稻品种2 0 1。15N示踪表明 ,2 0 1能够把15N尿素有效地转化为稻草蛋白 (稻草15N回收率比CK高 10 4 .3% ) ;该稻草蛋白能有效地转化为菇体蛋白 (菇体15N回收率比CK高 2 1.7% )。 2 0 1优质稻草栽培草生食用菌 ,可提高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 :每公顷土地生产的 75 0 0kg稻草可增草菇 797.2kg、菇蛋白 6 7.9kg ;或增姬松茸6 75 .0kg、菇蛋白 80 .0kg。该优质稻草粉可替代等量麦麸栽培木生食用菌 (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与麦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栽培毛木耳、黑木耳、真姬菇、香菇、猴头菇时 ,稻草粉可替代占培养料总量 2 0 %的麦麸 ,栽培茶薪菇和金针菇时分别为 8%和 7.5 %。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 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到菌丝后期作用不大。对草菇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的是红/蓝光的比例分别为1∶2和1∶1,其分别比CK提高了28.29%和19.97%,呈极显著(P<0.01)差异;同时菌丝分支距离相对较小,分别比CK的菌丝分支距离减少了16.03%和15.13%,整体表现菌丝浓密,且长势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4.
李国锋 《山西农业科学》2014,(6):560-562,572
分别比较了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维生素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玉米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生长情况,从菌落边缘、菌丝密度、颜色以及菌丝的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分别设计了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棉籽壳、麸皮、豆饼为辅料的不同配方培养料,进行了鲍鱼菇和秀珍菇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是培养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最适培养基;添加不同的辅料对鲍鱼菇和秀珍菇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添加棉籽壳和麸皮的培养料能使鲍鱼菇BH,BS菌株和秀珍菇C,D菌株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平菇菌糠加土栽培鸡腿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慧  张坤朋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3):129-130,148
研究了不同菌糠和园土配比对鸡腿菇茵丝生长发育和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P4(棉籽壳15%、麸皮15%、茵糠40%、园土30%)的茵丝生长浓密、长势旺盛,菌落边缘整齐;菇形粗壮,菇盖、菇柄直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1%、84%;肉质紧密,菇质优;子实体产量比对照(棉籽壳85%、麸皮15%)提高175%.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耐硒平菇品种,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菌丝液体富硒条件,为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富硒功能食用菌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比例Na2SeO3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比较固体培养基上13株中高温平菇菌落直径大小、菌丝长势强弱并结合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筛选出高耐硒平菇品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品种的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条件.[结果]供试的13株平菇菌株中以江都302对Na2SeO3的耐受系数最小,仅为0.40.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江都302菌株在160 r/min摇床转速、28℃培养7d条件下最适的Na2SeO3添加量为5~15 mg/L、初始pH为5.0~7.0,接种量5%~15%、装液量80~120 mL.[结论]不同平菇菌株对Na2SeO3的耐受力差异明显,以江都302号菌株的耐硒能力最强.培养基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对平菇菌丝生物富硒能力影响较大,在试验组合中,江都302菌株在Na2SeO3浓度10 mg/L、初始pH 6.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50 mL时菌体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滑子菇新品种液体培养基菌丝生 物量的影响。结果得出滑子菇新品种的最佳液体培养基是玉米粉3.0%、葡萄糖2.5%、麸皮3.5%、黄豆 粉2.7%。  相似文献   

18.
耿小丽  刘宇  王守现  许峰  赵爽  宋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11+1315-1311,1315
[目的]为了减少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损失、降低生产成本、保护栽培环境,对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霉变废料进行了再利用试验研究,探讨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品种为夏丰1号。6种栽培料培养基配方分别为:配方1.废料40%,棉子皮48%,麦麸9%,糖1%,石膏1%,石灰1%;配方2,废料60%,棉子皮30%,麦麸6%,糖1%,石膏1%,石灰2%:配方3,废料80%,棉子皮14%,麦麸1%,糖1%,石膏1%,石灰3%;配方4,废料90%,棉子皮5%,石膏1%,石灰4%;配方5,废料95%,石灰5%;配方6(对照),棉子皮80%,麦麸18%,糖1%,石膏1%。[结果]发菌阶段配方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可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菌时间。在鲜菇的生物学效率(产量)方面,配方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利用霉变废料代替常规棉子皮栽培秀珍菇可行。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替代麸皮栽培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对其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基物失重、呼吸消耗及木质纤维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羽叶决明牧草替代20%麸皮(B2)栽培鸡腿菇的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为235.2g/袋和8.86%。覆土前和采收后的基物失重、呼吸消耗都以B6为最高,分别为13.50%、13.50%和35.03%、30.71%,其纤维素转化率也最高,为33.61%;木质素转化率以B1为最高,达78.25%;半纤维素转化率以B2为最高,为44.10%。回归分析表明,羽叶决明替代麸皮栽培鸡腿菇的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和半纤维素转化率与替代比例呈抛物线相关,而基物失重、呼吸消耗及木质素、纤维素转化率与替代比例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