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酸性染料和无机阻燃剂同步处理对杨木单板性能的影响,用酸性大红3R染料和BL-阻燃剂对杨木进行染色阻燃,采用单因素法,探讨染色阻燃工艺参数对单板上染率、色差、载药率和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渍温度的升高,上染率和色差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载药率和氧指数增大;随浸渍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和色差呈增大趋势,载药率和氧指数先迅速后缓慢增加;随酸性大红3R浓度的增加,上染率和色差先增大后减小,载药率和氧指数呈先缓慢后迅速减小趋势;阻燃剂的添加促进了单板上染率,随阻燃剂浓度的增加上染率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色差逐渐增大,载药率和氧指数都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进行分子筛(4A型与13X型)对木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处理试件的载药量、吸湿性、氧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PP浓度的升高,处理材的载药量、吸湿率与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分子筛在增大木材载药量的同时可降低其吸湿率;20%的APP与2%的4A分子筛复配溶液处理杨木单板的载药量最高,为51.11 kg/m3;2种分子筛使木材的吸湿率降低了14%~18%;浓度为15%的APP处理木材的氧指数为48.7%,加入2%的4A或13X分子筛后,杨木单板的氧指数分别为41.5%与46.7%,均达到难燃B1级材料的氧指数标准。  相似文献   

3.
Na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和酶解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Na 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和酶解得率的影响,为确定纤维原料碱法预处理的适宜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稀Na OH溶液对玉米秸秆分别在60、80、105℃下预处理,测定了预处理前后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和酶解得率,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 OH预处理能够有效脱除玉米秸秆中木质素,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比例,提高纤维素结晶度,产生的润涨作用导致纤维束状结构疏松。Na OH 80℃预处理1 h后,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结晶度达到63.7%,60 h的酶解得率达到71.4%;碱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则会充分暴露纤维表面纹孔,同时使纤维素分子内氢键重新形成,容易进一步损失半纤维素,降低纤维素的润涨程度,从而降低酶解效率。80℃条件下碱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玉米秸秆纤维结构,提高其转化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染色与阻燃处理单板生产单板层积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毛白杨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处理,并进行单板层积材(LVL)的热压胶合试验研究,确定了单板染色、阻燃处理及热压工艺.结果表明:①对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处理是可行的, 提高了单板处理效率,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②阻燃剂浓度与氧指数呈正相关性,与产品的剪切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呈负相关性;其他因素对单板层积材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③最佳工艺条件:染液浓度0.3%,阻燃剂浓度15%,热压单位时间50 s,热压温度150℃,压缩比20%.   相似文献   

5.
考查了染色温度、染液质量分数、促染剂用量、染色时间、固色剂用量、固色时间、V(单板)∶V(染液)7个因素对北美糖槭单板上染率和色差的影响,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单板上染率和色差的显著因素及最佳染色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上染率和色差2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染液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对上染率和色差影响显著;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得出的最优染色工艺参数为染色温度50~55℃、染液质量分数3.0%、促染剂用量40 g/L、染色时间3.0 h、固色剂用量15 g/L、固色时间75 min、V(单板)∶V(染液)=1∶40。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浸法和冷压法对速生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处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及助剂等因素对速生杨木单板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对速生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处理都取得了较好的上染率,而热浸法的染色效果较冷压法要好.  相似文献   

7.
李万兆  于志明  陈凌云  江小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57-12059,12254
采用BL-阻燃剂溶液浸渍处理杨木单板,通过改变浸渍温度、浓度、时间和干燥温度、含水率等工艺因素,分析阻燃材变色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阻燃处理后杨木单板颜色变黄,变深;磷酸与木质素发生缩聚反应是变色的主要原因。单板颜色和氧指数受阻燃处理液浓度影响较大,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影响较小。含水率和干燥温度对阻燃材变色有一定影响,含水率越低单板变色越明显,含水率高于4%时,干燥温度对变色影响较小;含水率低于4%时,干燥温度越高,变色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以采自甘肃张掖和武威2个种源的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 OH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2个种源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 OH溶液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其中,以0.5mol/L最好,0.3 mol/L次之,高于0.5 mol/L则抑制种子萌发甚至致死种子,使其不能萌发;2)相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也不同。0.5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最好,而0.3 mol/L Na OH溶液处理24 h最好,0.7和1.0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可以萌发,但处理时间再长就不能萌发了。综合各项指标发现,0.5 mol/L Na OH溶液处理12 h,2个种源白刺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且发芽时间最短,发芽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选用温度、时间、盐用量和超声波频率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染色率和固色率的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为80 min,NaCl用量为20 g·L-1,超声波频率40 kHz.此时棉织物的上染率达到85.6%,固色率为78.5%.电镜图片显示超声波处理后,棉纤维变得粗壮、饱满,比表面积增加,从而说明超声波处理方法既能提高活性染料的利用率,又能减少染色时间和盐用量.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提高胶结强度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和讨论了椴木单板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其胶合板的胶结强度提高的机理。本试验采用了浸液高度法测定了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或未经预处理的椴木单板表面润湿性;利用研究用万能显微镜观察了预处理前后椴木导管分子和木纤维细胞壁的形态变化;借助于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仪(ESCA)、红外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和FTIR)探查了单板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椴木单板表面的润湿性提高;木材细胞壁厚度明显增大;单板表面的疏水性抽提物迁移,氧碳比率增加。这些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变化,均有利于改善胶合环境和提高界面胶结强度。  相似文献   

11.
载银壳聚糖的固色机理及其处理染色薄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pH值对CTS-Ag与酸性染料反应产物的性能影响,揭示CTS-Ag的固色机理。采用不同抗菌染色工艺制备抗菌染色薄木,分析其颜色、耐水性、耐光性以及防霉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TS-Ag与酸性染料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酸性越强,染料的上染率越高,固色效果越好;抗菌染色薄木与直接染色薄木之间的色差,工艺B>工艺C>工艺A;抗菌染色薄木的水洗色牢度,工艺C>工艺A>工艺B;工艺A制取的抗菌染色薄木的日晒色牢度变差,工艺B、C制取的抗菌染色薄木的日晒色牢度得到改善;抗菌染色薄木的抗菌防霉性能,工艺A>工艺C>工艺B。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后处理染色单板的耐水和耐光颜色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性染料染色后的木材单板耐水性较差,容易褪色。采用单板染色后涂刷壳聚糖的方法,固色效果优异,单板本身变色小,能显著地提高染色单板的耐水和耐光稳定性。探讨了不同壳聚糖质量分数、涂刷量、处理方法对染色单板的固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CTS)和活性艳蓝KN-R染料为原材料,通过两步反应法制备新型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仪分析其结构和化学基团,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水溶性进行检测;采用常压浸渍法制备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染色薄木,用光谱光度仪进行表面颜色及日晒和水洗色差测量;用菌落计数法定量表征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TS分子中大量—OH、少量—NH2基团被—CH2COOH基团取代,染料中的—SO-3和N,O-羧甲基壳聚糖中质子化的—NH+3发生反应;羧甲基化和染料接枝反应使得CTS结晶度下降;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的水溶性得到显著改善;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可明显改善薄木的染色效果,且染色薄木的耐日晒和耐水洗牢度均提高;N,O-羧甲基壳聚糖染料染色薄木的抗菌性能优于活性艳蓝KN-R染色薄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室内自然光、氙光和紫外光辐射下桦木染色单板的变色过程及颜色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各色度指数对色差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光源辐射下,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规律基本一致,a*、b*比L*对辐射光的反应更强烈,Δa*、Δb*对染色单板光变色的影响显著;染色单板在氙光、紫外光辐射下的光变色度与自然光辐射之间存在关系式:ΔE*X=1.095ΔE*N+3.005,ΔE*U=0.651ΔE*N+1.458。通过回归分析推导出方程K加速因子=TN/TX=EX/EN,论证了加速因子的实质是光辐射度的比率,从而可将不同光源辐射下染色单板光老化程度的评价基础由辐射时间转化为辐射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低盐和低碱活性染料应用于单板染色的适用性,可降低染液废液污染水平和生产成本。  方法  选择新型低盐活性大红(SNE)染料和低碱活性红(LA)染料对渗透性较差的柞木Xylosma japonicum单板进行染色,以应用较广的活性红(M-3BE)染料作为对照,测试3种染料染色柞木单板的直接性、反应性、固色率和染色效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官能团、组分和细观结构的变化。  结果  与M-3BE染料相比,SNE染料硫酸钠用量降至1/2和LA染料碳酸钠用量降至1/8时,SNE染料固色率提高了15.33%、色差降低了1.35%,LA染料固色率降低了3.37%、色差提高了2.03%。染色处理后,木材表面羟基含量减少,其中低盐染料染色柞木单板羟基含量最低,除出现较弱的硫酸盐S=O吸收峰外,无新吸收峰产生。3种活性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机理和产生的官能团结构相似,但因染料母体结构差异较大,导致热分解曲线略有不同。染料分子可从木材表面扩散到木材内部,扩散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SNE、M-3BE、LA。  结论  SNE染料具有较高的上染率,LA染料具有优异的颜色提升性,可用来染色木材单板,从而降低电解质盐和碱的排放。图3表3参28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巴里黄檀心材中提取色素制得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染色,在充分利用巴里黄檀加工剩余物的同时提高桉木的附加值。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EXCTIVE-MS)对巴里黄檀心材内含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桉木单板最佳上染工艺,测定染色单板的水洗色牢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巴里黄檀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方式,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桉木单板内的分布特征,从而探究巴里黄檀染料对桉木单板的染色机理。结果采用UPLC-Q-EXCTIVE-MS法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中鉴定出9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锦葵色素、鼠李黄素、紫铆查尔酮、樱花素、茜草素、木犀草素、苏木素、乔松素和花旗松素。桉木单板的最佳上染工艺为:染色温度90 ℃,染色时间12 h,色素质量分数4%,NaCl质量分数2%。染色试验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色素质量分数 > 染色时间 > NaCl质量分数,水洗对染色单板色牢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色素质量分数 > 染色时间 > NaCl质量分数。通过成分分析结合FTIR与FESEM对染色机理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巴里黄檀染料结合桉木单板的机理为物理吸附和分子间氢键结合。结论利用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制成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仿珍染色,为珍贵红木的充分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速生材高附加值利用作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用酸性大红、黑、咖啡、嫩黄、金黄、果绿6种染料做试剂,以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色浓度作为单板染色的3个因数,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时间4h、浓度0.5%~0.9%、温度80℃较佳,得到的单板染透率好,内部染色均匀。  相似文献   

18.
用氨(胺)溶性季铵铜(ACQ)作防腐剂,采用浸渍法对单板进行防腐处理,分别以酚醛树脂(PF)和脲醛树脂(UF)为胶黏剂,压制防腐胶合板,研究ACQ对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F将经防腐处理的单板压制成胶合板,单板ACQ吸药量对胶合性能影响不明显。马尾松和杨木单板的ACQ吸药量分别为7.81和15.54 kg.m-3时,最佳胶合强度分别为1.50和1.69 MPa。用UF将经防腐处理的单板压制成胶合板,单板ACQ吸药量对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影响不明显,吸药量为8.75 kg.m-3时,胶合强度最佳,为1.60 MPa;但ACQ防腐剂对UF胶马尾松胶合板胶合性能有负面影响,使胶合强度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如果将马尾松单板蒸煮处理后再浸渍ACQ或者浸渍ACQ后在低温下干燥,胶合强度明显提高,最大值分别达到1.32和1.03 MPa,这是由于经过处理去除了马尾松单板内的部分抽出物或阻止了ACQ与抽出物的某些成分反应,从而减小了ACQ对UF胶马尾松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木材太阳能干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太阳能的不连续、不稳定性使其难以实现连续化干燥,因此联合干燥成为了发展热点。针对桉木单板探索了联合干燥对单板物理性能的影响,模拟太阳能将单板含水率由50%预干至25%~30%,然后联合热压干燥;设置热压温度为140℃、160℃、180℃、200℃,时间为2、3 min,压力为0.5 MPa。对联合干燥单板的压缩率,导热系数、表面颜色、平衡含水率进行测定,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及XRD衍射光谱对微观层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太阳能预干联合热压干燥相比全程采用太阳能干燥节省时间约为50%;随着热压干燥温度的增加,单板厚度压缩率增大,导热系数增加率最大为14.6%,明度值L*降低范围为0.4%~12.81%,表面颜色朝着暖色调方向发展;与未处理材相比,联合热压干燥后单板的平衡含水率呈降低趋势,最大减小约20%,且由XRD分析可知,联合热压干燥可使单板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板的尺寸稳定性;SEM显示热压处理改善了表面裂隙,有助于提高后期的胶合质量。因此太阳能预干联合热压干燥能够提高单板干燥效率与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单板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配色技术在木材连缸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木材的单拼色染色时,染料是按照染液浓度的比例上染的,而多拼色染色时,各染料并不是按照染液中的比例上染的,反映出不同染料与木材的亲和能力和渗透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