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10月21日至23日,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农业大学组织知名大豆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刘丽君、周新安、年海、陈海涛4位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以及农业部种植业司粮油处分管领导曾令清、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油料处汤松和国家统计局四川省调查总队农业处副处长刘智忠等对四川套作大豆进行了现场观摩考察,专家和领导实地考察了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遂宁市套作大豆生产现场,与农民交流座谈,并进行了万亩套作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2.
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玉米套作大豆模式,选用配套高产良种、规范玉米大豆带宽比、协调播期、群体合理配置、科学施肥、加强病虫防治是实现玉米套作大豆模式玉豆双双高产高效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3.
翟涛  吴玲 《大豆科学》2020,(3):472-478
大豆产业振兴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开放格局下中国大豆产业的生产、消费、贸易和加工格局的发展态势,科学把脉其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对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入WTO以来,中国大豆供给态势下降,播种面积、单产及总产量长期徘徊不前。大豆需求态势旺盛,需求量不断攀升,进口持续增加,大豆进口贸易依存度攀升。大豆加工业能力增强,但外资控股居高不下,国内大豆相关企业没有话语权。面对国际市场优质低价大豆的冲击和国内大豆比较效益低下的"双重挤压",囿于大豆国内支持保护政策的刚性约束,建议多措并举稳定和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和壮大大豆跨国粮食企业,进一步完善国内大豆全产业链支持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与玉米套作条件下,对33份大豆材料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平均株高122.98cm,主茎节数较少,单个节间较长;分枝对于套作大豆产量形成极为重要,参试材料平均分枝数为5.05个,分枝粒重占单株粒重81.1%;相关分析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分枝粒重、最高分枝高、有效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生育期(天)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营养生长期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分枝因子、主茎因子、产量因子和结荚因子等四个因子对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7.28%。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套作大豆专用品种筛选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振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居第四位。然而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大豆总产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世界第一位,滑坡到现在的世界第四,同时也由大豆第一出口国变成第一进口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依赖进口的危机。本文在整理1961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数据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危机及如何在危机中发展大豆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关于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中国大豆产业概况进行了简要叙述,从制定法规,发挥优势和增强后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振兴我国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1—2012年连续2年对四川套作大豆的主要病虫草害发生与危害情况进行了调研,基本摸清了四川套作大豆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发生与危害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化学催熟剂对套作大豆收获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荫品种南豆12为材料,在"玉-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研究了在R7前期、后期两个时间点喷施乙烯利、立收谷、克无踪3种化学催熟剂对大豆机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喷施时间,3种催熟剂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衰老、植株叶片脱落和各器官脱水干燥,这为套作大豆的机械化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对照相比,喷施乙烯利能显著促进叶片的脱落,且对产量影响最小,但籽粒脱水缓慢;克无踪次之;而立收谷在加速籽粒脱水方面效果最为明显,至第9天籽粒含水量即降至适宜机收的水平,比对照提前了9 d,但显著降低百粒重和平均单粒重。此外,3种催熟剂对大豆籽粒的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自然脱落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套作大豆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催熟剂,保证大豆的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0.
钼肥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钼肥干拌种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节期(V5)到完熟期(R8)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施钼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以B2(1.0g/kg)处理最高;V5期到盛花期(R2)干物质主要分配在茎秆和叶片中,钼肥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秆中的分配率,而增加了叶片的分配比例;R8期时干物质向荚果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施钼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向茎秆和叶片的分配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施钼肥能够提高茎叶中的干物质向荚果的转移率及其对荚果的贡献率和产量,且均以B2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贸易视角的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大豆出口贸易量极低,而进口贸易量在较高水平的基础上仍不断攀升,且进口贸易被跨国公司控制,这样的贸易现状对大豆产业安全造成了影响。通过设置大豆产业安全状态的警限范围,计算大豆产业安全指标值到安全状态的映射值,最终得出大豆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的方法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大豆产业安全一直处于危机状态,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大豆生产量与消费量、出口量与进口量相差悬殊,并且其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中外早熟大豆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匈牙利、奥地利、德国、法国、波兰等20个国家的336份大豆材料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58份,抗性材料64份,抗虫材料占34.7%,主要来自中国和俄罗斯。大豆品种抗虫性与大豆品种农业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不同地理生态区大豆资源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大豆品种抗虫性与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豆荚茸毛密度、种皮颜色呈显著相关,大豆植株矮小,籽粒小、豆荚荚毛少,种皮黑色的大豆品种抗虫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值法和耦合理论,建立了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并对2008~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间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处于较低水平,在2009~2012年总体上呈现较高水平状态,但在这期间二者的耦合关联度均显著地高于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且其耦合协调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119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鉴定,结果表现抗病的有48份,占40.3%,表现感病的资源有71份,占59.7%.通过对供试材料的部分农艺性状与雌虫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单荚粒数和根瘤数与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反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资源...  相似文献   

15.
克山县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2004年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生产示范,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抗(耐)胞囊线虫病品种及其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环境友好型防治方法,国内外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汇总我国自1978年以来所审定的大豆抗(耐)胞囊线虫病品种,系谱分析了其抗病基因来源,指出了我国抗病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品种抗性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新的抗源或新型抗病基因是拓宽抗病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并就未来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推广黄淮海南部适宜栽培的大豆品种。[方法】对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概述了适宜这一地区的大豆田间栽培技术措施。【结论】为优质高产大豆的推广和栽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及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麦/玉/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达1375.11 kg/hm2,中熟品种(乐豆1号)次之,早熟品种(浙春3号)最低.与早中熟品种比较,晚熟品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较长,与玉米的生殖共生期为零,植株较高,茎粗增加0.13~0.16 cm,分枝多0.38~0.89个,主茎节数多4.47~7.12个,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极显著高于早中熟品种,适合套作.播期间产量也有差异,以播期6月7日的产量最高.品种不同,表现略有差异.中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6月7日,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较高;早熟品种以6月14日的产量较高,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了解德州大豆蛋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麦/玉/豆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玉/豆轮作制度下,通过在不同年份改变施肥量,研究前茬作物的肥料残效和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豆轮作与大豆连作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各处理平均株高较连作处理增加25.6%,单株荚数增加90.2%,单株粒数增加158.2%,茎粗增加10.5%.不同施肥水平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同样在轮作制度下,年际问调整化肥施用量,可以获得较好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