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的身体原来很虚弱,1963年春天经医师诊断,忠的是乙状结肠癌。在上海中山医院先后作了两次切除手术,出院后思想负担很重,也不能安心静养。文革期间,由于我是单位负责人,被扣上“走资派”帽子,下放劳动,批斗游街,身体受到了加倍摧残,妻子和两个孩子也受到株连,生活面临绝路。  相似文献   

2.
我自幼爱好花卉盆景艺术,五十年代由苏州园林管理处派往周家花园工作,并拜周瘦鹃先生为师。在十年动乱的岁月里,我受尽了折磨,终于积郁成疾,两度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一次中风不语,右侧偏瘫;一次被医师误诊为血癌,因之精神萎糜,思想负担很重,体质也衰弱到了极点。为了摆脱病魔缠身之苦,我以养花制景来增加生活乐趣,经常登上钟山,找树桩、采奇石,回家后就埋头于各种山石雕塑和大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粒盆栽石榴种子,种下以后的两年中,一直在一个很小的瓦盆里生长。因为石榴很容易成活,也没有细心地照顾它,就那么随意地种着。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处看到了《中国花卉盆景》,信手翻开,里面多彩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我,朋友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送给了我。回到家我反复地读、看,才知道以前所了解的只是皮毛,才开始懂得什么是盆景,并认识了很多种花,使我大开眼  相似文献   

4.
应该说,除盆景外我最爱兰花。这盆春兰簪蝶我已种了近20年。开始几年交了点学费,后来慢慢摸清了规律,养护起来得心应手,簪蝶自然长势很好。近几年还开出一葶双花。开始我没过多在意,可从去年起它出现了更大的变化,引得我好生观察了一番。我发现它竟有多主萼、多捧瓣、双鼻、双舌、双苞片等多种奇特的花型(图1~5)。我种兰的场地是在城市中心六层民宅的屋顶  相似文献   

5.
高粱红了     
高粱米给经历过20世纪50、60年代困窘生活的东北人留下的不快印记太深了!在那个艰辛的岁月里.这种味道寡淡、口感粗砺的粮食居然还是城市居民定量供应的稀缺品种.有太多平民百姓坚持说:一想到苦涩坚硬的高粱米粒子从食道艰难滑过,然后像沙石一样坠落胃中的感觉,我就开始吐酸水……  相似文献   

6.
我是个电车司机,今年56岁。我不会抽烟喝酒,唯一的爱好是养花。后来又爱上了盆景,这一爱好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对我的疾病也起到了控制和治疗的作用。 79年我患了脑血栓病,半身行动不便。每天和针药打交道,在家里感到无聊、苦闷,看什么都不顺心,经常发脾气。后来在养病期间我经常去中山公园赏花,  相似文献   

7.
我怀揣着一盆进口的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特效药,直奔伯父家去了。见到伯父,我惊奇了,这站在我面前的年近七旬的老人,三年未见,竟然返老还童了。先前雪霜似的白发渐显灰色,额上二道犁沟似的皱纹也显得舒展平坦多了。脸上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上看到一位上海花友拍的地涌金莲照片,见识了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贵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丁明的两件卵石作品。丁明的父亲叫丁大洋,这位老同志身患重病,1965年有权威的医师(大医院里的主治医师)经过诊断便下了结论:他在人世间的时间不长了。一个重病人为什么奇迹般地活到现在?为什么一个年纪轻轻的聋哑人对生活这样热爱?我向您透露一个秘密:是卵石和根艺创作使他们忘了人间忧愁,给了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力量,甚至给了不治之症的患者以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好友许久未晤,乍一相遇,总是惊愕地问:“胜德,你的身体比前强多了。”说得不错,我的感觉也是壮实多了。养花使我摆脱了多种疾病的纠缠,从前面黄肌瘦的我,现在变得气色红润,坚持上班也不觉疲倦了。我幼年家贫如冼,忍饥挨饿,年轻时在战争中度过,负伤致残,身体一直虚弱。1969—1985年,多种疾病缠身,整天跑医院,打针吃药,痛苦难熬。后来朋友们劝我养花.说养花能治病,当时我半信半疑,试了一阵子,果然有效,便坚持下来了。开始,只养些半支莲、鸡冠花……后来又发展到月季、朱顶红、君子兰……越养兴趣越高,越  相似文献   

11.
我县位于山西南部,是个棉麦产区。全县常年种植小麦30多万亩,约占粮田面积的80%。搞好小麦良种的生产和供应,对我县的农业生产影响极大。1978年以前,由于种子管理不善,乱引、乱调,以粮代种,品种多、乱、杂,麦田形成了“三层楼”,亩产一直徘徊在2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12.
熟悉朱兴安的人,无不赞誉他热爱根艺,以敏慧的心灵和坚强的意志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那是1978年。为根艺魅力所吸引的朱兴安,从柴火堆里找来一些弯弯曲曲的树根,经过七拼八凑,然后涂上黑漆便做出了第一件根艺作品。他高兴极了。可是当他把作品拿到工厂征求同事们的着见时,  相似文献   

13.
一、推行技术承包建立新的良种繁育体系为了使种子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商品生产,从1978年以来,我们遵照中央提出的“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以县成立了种子公司。与此同时,从改革良种繁育体系入手,由地区建立起“两杂”种子亲本繁殖基地和常规新品种原种基地,由县建立起“两杂”制种基地和常规新品种扩繁基地,使种子生产纳入了区繁县制的轨道,逐步向“四化一供”方面过渡。经过几年实践,以县制种仍存在“小而全”,“隔离难”和不能发挥各自技术、自然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位于苏北地区的阜宁县,过去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比较贫困,从来没人敢想养花种草,认为“日有三餐,夜有一宿”就满足了。这几年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工农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如皋是全国著名的盆景之乡。在我们这儿,几乎遍地是花木,到处见盆景。身在其中的我,自然也就喜欢上它们了。早在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由乡下购进了一批桧柏小苗,满以为凭着一腔热情,定能把它栽培成材。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折腾,这批小苗几乎九死一伤,所剩无几。正当我为之烦恼时,我从朋友处得知,有一本专门介绍花木盆景栽培的杂志,她就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国务院国发[1978] 97号文件对种子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各地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公司迅速得以恢复和重建。品种审定工作是种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经过40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品种审定机制,审定和引进各类农作物品种2592个,这些品种对促进河南农业生产上台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回顾发展历程以及建章立制过程,思考品种审定的未来,达到改革创新、绿色发展、提升现代种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先说说我是怎样爱上花卉盆景的。人,总要进入衰老期。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我劳累几十年进入花甲时,几乎完全被疾病缠住了,经医师诊断,除患有冠心病、高血脂症外,最使我痛苦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的肺气肿,这个病几乎昼夜使我不得安宁。在病魔的威胁下,整整十二年日日离不开药瓶子、药罐子。久病易躁,脾气也坏了,精神包袱沉重,给全家人也增添了烦恼。  相似文献   

18.
我家五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还有我。我们一家都很爱花,养花给全家带来了无比快乐。一年以前,我家只有我一个人爱养花,爸爸妈妈不但不支持,还以异样的口吻反对:“不专心读书,养这些花花草草有啥用?”我再说  相似文献   

19.
李保 《科学种养》2010,(10):64-64
<正>我是陕西省兴平市西城街道办事处花王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2006年我放弃在外打工,回家乡发展,没想到我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可看到村民经济落后和知识贫乏的现状后,我犯愁了。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决定先创办一个书屋,让村民们学知识、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李庄冲破传统的农业观念,调整改革农业生产结构,以大力发展豆腐加工专业为突破口,建立了以种植业为基础、农牧结合为前提、加工业为支柱、商品生产为方向的开放式大农业体系。实现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基本形成一个高效的动态平衡。呈现出放大型、螺旋式的良性循环。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00万元,人均收入500元以上。人均收入为1978年的9倍,粮食总产46.5万斤,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