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栽培研究团队现有核心成员5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研1人。团队带头人卢峰研究员现任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高粱栽培岗位科学家(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主任)。"十二五"期间,高粱栽培研究团队开展了光合效率与干物质积累关系研究,明确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光照强度等对产量的影响;对高粱抗旱、抗倒、耐盐碱等  相似文献   

2.
<正>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于2015年7月31日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和实验室研究人员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成立大会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副所长、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高粱高产、效种植方式,提高高粱生产种植效益和土地复种指数。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宽窄行与等行距栽培条件下高粱不同栽培密度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宽窄行栽培较等行距栽培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平均增产7%~11%;同一密度下,随着宽行的增大,产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获得同一产量水平下宽窄行栽培较等行距栽培降低10%左右的种植密度,可有效防止倒伏,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卢成达  郭志利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235-1238
通过对山西省作物科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发展建议:突出区域优势,进行针对性、实用性、高效性的作物栽培生理研究;培养栽培生理研究后备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明确研究方向,创新改进研究方法;积极争取栽培生理研究课题;扩展作物栽培生理学科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多方向发展作物生产的边缘学科;建立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打开山西省对外农业科技合作窗口。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1,(12):F0003-F0003
<正>董良利男,1959年出生,山西汾阳人,硕士,研究员。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高粱栽培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6项。其中,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酿酒专用高梁新品种选育及栽培  相似文献   

6.
酒用高粱是贵州省重点优势产业,但其产量远不能满足酿酒企业的需求。间套作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开展高粱间套作对于贵州发展高粱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高粱高产高效栽培及贵州省高粱产业发展提供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高粱常用品种、共生群体作物品种选择、主要间套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等方面概述高粱间套作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粱产量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不同的栽培技术对产量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位高粱栽培提供了重要依据,使种植人员能够在高粱种植时寻求最为适宜的栽培模式。[1]文章通过对高粱产量受不同栽培措施影响综述、不同栽培技术对高粱产量产生的影响、采取新型的杂交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究,一起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柳青山 《山西农业科学》2023,(10):1115-1120
山西省是我国高粱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杂交高粱育种中心。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回顾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历程,从历年山西粒用高粱选育情况、杂交高粱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改良与创制、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高粱品种机械化栽培改良等方面总结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亮点和成就;分析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突破性品种少,育种技术进入瓶颈期,中国高粱饲料、食用产业低迷,高粱育种绿色革命滞后;并展望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加强高粱在盐碱地、山旱地、瘠薄地等低产田和边际农田的利用,加强高粱在饲食用方面的开发利用,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种质创新,加快高粱品种绿色革命进程,推动山西杂交高粱育种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山西省16个高粱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和区域差异,对它们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质量、穗粒质量、淀粉含量等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拟定了山西省高粱杂交种选育的性状指标,旨在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田间植株自遮阴对高粱冠层器官性状及籽粒灌浆的影响,通过排除根系竞争研究了高粱茎叶及果穗籽粒对栽培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升高后,高粱植株的单叶面积、比叶质量(鲜质量)、茎秆节间的直径与干质量、穗柄的直径与干质量等均下降,但茎秆的节间长度与节间数及穗柄长度增加;高粱籽粒干质量随栽培密度的升高而下降,栽培密度对粒质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是高粱生长的第100天前后;随着叶位与节位的升高,高粱的单叶面积与比叶质量以及茎秆的节间性状等在各密度群体内的变化趋势类似。因此,在排除地下根系间的竞争后,增加种植密度同样会抑制田间高粱冠层器官的生长,并进而影响果穗产量。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提高小麦产量上有重要意义,合理利用小麦栽培技 术,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小麦种植质量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山西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深入探讨小麦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保证小麦栽培技术取得较好应 用效果,通过对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能为山西小麦栽培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汾酒粱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矮秆不育系A2SX40A为母本,自选矮秆恢复系R91624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粱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127 d,粗淀粉75.65%,具有植株低、分蘖力强、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在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杂(认)2015004],定名为汾酒粱1号。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繁、制种技术要点,以期推广利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访问、调查取样结合文献考查的方法,调查我国远志现有栽培县市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栽培品种、管理技术、栽培现状、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远志栽培集中在山西运城、临汾地区,其余省份及地区均只是零星种植。全国远志栽培面积缩减严重,无统一优良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各异。过度的集中栽培,过长时间的连作致使主产区病害频发,所产药材品质下降。全国多地均适合远志栽培,故推广远志栽培就区域发展方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远志国内外市场较大,且种植经济效益高,发展远志栽培,是农民增收和增加出口创汇的好选择。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建有全国野生及家种资源最全的远志资源库,并育出晋远1号、晋远2号等一系列优质品种。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总结制定了因地制宜、规范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为远志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远志栽培推广也就有了坚强的技术后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籍中饴糖及蔗糖技术记载颇多,却罕有高粱茎秆制糖相关论述。本文以晚清农书《农学纂要》中高粱的相关记载为依据,分别从选地、选种、播种、施肥、收获和榨汁、熬炼、结晶等方面分别论述了糖用高粱栽培及土法制糖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使山西省乌拉尔甘草获得高产、稳产,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机械直接播种)、施肥、病虫害、收获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其配套栽培技术应用到大田试验中,与当地常规栽培技术(育苗移栽)进行产量和效益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该配套栽培技术产量高、效益好,平均每公顷产量(干质量)达6180kg,较常规栽培技术平均每公顷产量5475 kg增产12.9%;平均每公顷纯收入较常规栽培技术增加7 050元。初步集成一套适宜山西地区种植甘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今后山西省甘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晋荞麦(甜)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晋荞麦(甜)3号是用60Co-γ射线处理甜荞品系83-230,采用集团选择和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2006年3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其在山西省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晋荞麦(甜)1号增产9.8%,适宜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种植。同时对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红高粱产业在浙江省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浙江省红高粱在农业生产与加工利用方面的现状,剖析了红高粱种植规模小,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产业拓展受限,政策扶持力度小以及市场供求矛盾突出等制约红高粱生产和加工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科研院所应加强专用红高粱的引种和培育、多种方式发展红高粱订单种植、因地制宜建立红高粱良种良方示范基地、研究红高粱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红高粱的综合利用价值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山西省苹果优质生产主推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产业体系组织,系统调查了山西省不同产区苹果栽培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山西省各部门近年来在苹果人工授粉、果实套袋、果园生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推荐提出了2012年山西省苹果优质生产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剑秋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769-2773
高粱以其优异的耐逆性,广泛的适应性,在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专用化、机械化,高粱研究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本期《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6篇文章,从高粱的遗传选育理论、育种手段、营养品质特性及栽培生理基础等多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高粱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高粱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通过在安泽县的研究和推广 ,创立和完善了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的新技术模式 ,探讨了在我省乃至黄土高原发展香菇产业的新路子 ,摸索出食用菌技术推广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安泽县建成了我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