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筒石蒜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石蒜的繁殖速率。[方法]采用5种切割方法(C0~C4,C0为对照)处理长筒石蒜,进行扦插繁殖,通过统计子球数量和测量子球重量、鳞茎直径与重量,比较不同切割方法对长筒石蒜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长筒石蒜母球经过C0~C4共5种切割方法处理,鳞茎数量分别增加了40%、331%、510%、737%、747%;切割次数越多,子球个头越小,但子球数量增多,因此,单个母球平均子球重量无显著差异;子球大小与母球重量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在保持基质一段时间低含水量以防止扦插鳞茎腐烂的情况下,长筒石蒜的繁殖效率以C3("*"字形6分法)和C4("米"字形8分法)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2.
秦瑞云  邓传良  杨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0-11760,11763
对石蒜C带的初步研究表明,其染色体2n=33,由T型染色体组成。带纹不丰富,仅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出现带纹。第3号染色体出现的是着丝点带,为线状;第5号染色体出现的是中间带,带纹出现在长臂上,为斑点状。结果表明,石蒜为同源三倍体。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长筒石蒜生长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豆饼肥为主处理、以氮磷钾复合肥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 探讨施肥对长筒石蒜当年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长筒石蒜的叶长、叶数、株数、球数、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部分母球在10月中旬开始出叶,叶长和株数在秋季达到1个小高峰,冬季生长缓慢,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为子球、母球的高速出土期,3月为叶片高速伸长期,最高平均叶数12.5%叶,最高平均叶长42.6 cm,子球植株率54%.叶长、出叶动态呈双峰型,叶数动态呈不对称"S"型.2年的种球增殖率为35%.  相似文献   

4.
长筒石蒜花被片DNA的提取及ISSR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长筒石蒜为例,探讨了花被片DNA的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其ISSR反应程序及体系。反应程序为: 94℃预变性3min,进入38个PCR循环( 94℃变性30s, 58℃复性30s, 72℃延伸90s),最后于72℃延伸7min。扩增反应总体积为20μL: 1×Taq酶扩增缓冲液, 1. 5mmol/LMg2+, 200μmol/LdNTP, 0. 5μmol/L随机引物, 0. 5UTaq聚合酶,DNA模板10~30ng。  相似文献   

5.
从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和生活力等方面对江苏2个种源的长筒石蒜种子进行了品质鉴定。结果表明,长筒石蒜种子为中粒型,种子含水量较高,为不耐贮藏种子或顽拗种子,种子生活力较高,但发芽势和发芽率较低,发芽持续时间较长,剩余新鲜粒较多,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  相似文献   

6.
长筒石蒜切花衰败生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切花衰败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为长筒石蒜切花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花朵的开放和衰老,花瓣中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膜相对透性逐渐上升,但衰老末期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与游离氨基酸总量之间不呈负相关。通过细胞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细胞呈现有序的死亡变化:薄壁细胞质体中的淀粉粒消失,出现大量的嗜锇颗粒,并出现液泡膜包绕线粒体的吞引现象,核凹陷,核膜破裂,质体解体,有大量的环状片层及吞噬体,质壁分离。表现出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并与生理学变化相一致。图3参14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的推广和应用,相关的研究也相继开展,但目前仍未掌握其科学的栽培技术,来满足对长筒石蒜日益增加的产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本文通过不同土壤和光照条件对长筒石蒜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以揭示出适合长筒石蒜栽培的土壤和光照条件,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选取鳞茎大小一致的开花种球为材料(平均湿重为47.9 g/球)。栽培基质河沙的田间持水量为23.1%,泥炭土选用德国HAWITA(维特)泥炭。于2010年8月底种植,栽植株行距为15×20cm。采用土壤和光照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每行(1个重复)种植8个球,3个重复。3种土壤基质分别为沙土,沙土+泥炭土(3:1,上层30cm为沙土,下层10cm为泥炭土)和园土+泥炭土(5:4),分别用A1、A2、A3表示;利用不同层黑色遮荫网进行遮光处理,设置了88%、54%和0%三个遮荫梯度,分别用B1、B2、B3表示。生长量选取了叶数、叶长、鳞茎干重和湿重比4个参数,为了避免移栽对长筒石蒜叶形态的影响,叶片数量和长度于栽种后的二叶期(2011年10月)开始测定,每隔20d左右测定一次(枯叶期除外);鳞茎于2013年6月初统一挖掘称重,称量湿重;将鳞茎放入8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测定其干重。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仪(Li-COR,USA)的透明叶室,分别于2012年4月中旬和2013年3月中旬(二和三叶生长的旺盛期)天气晴朗无云日,进行了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观测时间为9:00am~11:00am,各处理选取基部第2枚成熟叶片的中上部进行测量,3个重复。结果表明:叶片数量、鳞茎干重和湿重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片长度随着光照的增加而减少。适当的土壤养分有利于增加叶片数量和长度、鳞茎干重和湿重比,但过量的土壤养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土壤基质对旺盛生长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而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强,土壤和光照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光照的影响要大于土壤的。此外,考虑到沙土的持水能力较差,对光照、土壤养分和水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光照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为土壤水分,最后为土壤养分。因此,长筒石蒜在叶片旺盛生长期属于阳生植物,为提高其鳞茎产量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8.
为推断陕西石蒜的杂交起源和石蒜属种间及系统进化的关系,本文对野外采集的3个居群陕西石蒜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石蒜的染色体核型为2n=30=3m+5st+22t,其中包含了3个中间着丝点染色体、5个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和22个末端着丝点染色体,这与江苏石蒜和香石蒜的染色体核型类似,表明陕西石蒜也为一个杂交起源种。根据染色体核型和野生群体分布种类的情况,推测陕西石蒜可能是中国石蒜与未减数分裂或四倍体石蒜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C-带技术对葡萄牙野燕麦根尖细胞进行了带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牙野燕麦具有21对染色体,其上共有90条带,包括26条端带(T)、50条中间带(I)、1条随体带(S)、13条着丝点带(C);葡萄牙野燕麦染色体的带型公式为:2n=42=12ITC+2CIT++4ICT++2I+TC+2I+CT+2I+T+C+2IT+S+2IT+4IT++2I T++2I+T++2IC+4I+。葡萄牙野燕麦的C组染色体的带纹最为丰富,而A组、D组染色体的带纹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渥丹百合(Lilium concolor Salis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渥丹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每条染色体上都显示出特征带,带纹的深浅差异明显,其带型公式为:2n=24=2C+4CI+2I+2CI~++2CI_++6I_++4I~++2I~+T~+.染色体D、F、L的着丝点区域显示强带,染色体Ⅰ的长短臂上显示4条强弱不同的中间带.通过Giemsa C-带方法可以将渥丹百合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11.
研究探索以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贵州产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鳞茎中生物碱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GC-MS法从两种植物试样中各检出5种生物碱,其中加兰他敏、石蒜胺和石蒜碱同时存在于两植物中,但相对百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黄花石蒜还含有二氢石蒜碱和小星蒜碱,红花石蒜还含有雨石蒜碱和水仙花碱。该方法可有效鉴别这两种植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水浴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连钱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浴法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液固比20∶1、时间90 min、温度40℃以及乙醇体积分数85%;微波辅助法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液固比10∶1、高微波强度、微波时间4 min以及乙醇体积分数90%。微波辅助法提取连钱草总黄酮的提取率达7.82%±0.14%,比水浴法总黄酮提取率(6.07%±0.12%)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表明微波辅助法不仅能提高连钱草总黄酮的产量,而且具有提取体积小、节能、省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石蒜扦插繁殖的激素配方和浓度,为石蒜冬季扦插生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IBA和NAA的4种不同的激素浓度组合成16种激素配方,对石蒜、换锦花鳞片扦插繁殖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浓度的NAA和IBA溶液对石蒜、换锦花的增殖系数、鳞茎均重和平均生根数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考虑,NAA和IBA混合溶液以浓度25~50 mg/L较为理想;石蒜在扦插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而小鳞茎的均重较低。[结论]石蒜(L.radiata)和换锦花(L.sprengeri)冬季扦插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不同种源乳白石蒜材料的亲缘关系,利用RAPD标记对乳白石蒜的17份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3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扩增出623条DNA带,其中527条为多态带,占84.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18.88条。根据RAPD扩增结果,将乳白石蒜各样品进行聚类,在阈值为0.352时划分为3类。分子聚类结果与原产地和花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石蒜属植物的繁殖与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谢菊英  李向楠  张露  连芳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78-10679
主要介绍了石蒜属球根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为全面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NAA与IBA的不同浓度及组合配制的16种激素配方,处理石蒜、换锦花鳞茎,进行扦插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A、IBA对石蒜、换锦花的增殖系数、鳞茎均重有一定的影响,NAA、IBA以浓度在25~50mg/L较为理想;石蒜扦插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小鳞茎的均重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以盆栽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个铅浓度,测定并分析铅胁迫期间活血丹叶片部分酶活性的变化,以此研究铅胁迫对活血丹的影响,并为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活血丹提供数据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铅胁迫过程中,活血丹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铅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活血丹激活其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等一系列的酶对自身进行保护。研究结果表明,低于Pb800mg·kg^-1的铅污染,活血丹可以维持正常生长状态,高于Pb800mg·kg^-1的铅污染,活血丹生长受到抑制并表现出明显的铅毒害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