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换羽方法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960只65周龄产蛋率为52.3%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采用全饥饿法,B组采用阶段控制体重法,C组的采用高锌日粮法(2%的氧化锌),D组采用低钙低盐法(Ca 0.09%,Na 0.027%)。结果表明:B组和C组的换羽效果好,换羽期死亡率显著(P<0.05)降低;D组换羽不成功,换羽后产蛋率、产蛋量极显著(P<0.01)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破软蛋率极显著(P<0.01)升高,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显著(P<0.05)降低。故建议用阶段控制体重法或高锌日粮法取代全饥饿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对于白壳蛋鸡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 (Fm)的报道较多 ,而褐壳蛋鸡实施强制换羽的报道则较少。有学者认为 ,褐壳蛋鸡强制换羽难度大 ,换羽后产蛋率低、死亡率高 ,基于此 ,作者借鉴日本岩手农场经验 ,在一批海兰褐壳蛋鸡中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 ,旨在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褐壳蛋鸡的作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从 1 997年 3月 9日开始 ,在长治市城区附城鸡场。1 2 材料 供试材料是 50 7日龄的海兰褐商品代蛋鸡 ,共 4 80 0只 ,试验前产蛋率为 69% ,周期平均蛋重60 2g,第一个产蛋周期高峰为 94 % ,90 %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饥饿法和氧化锌法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换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健康、体重相近的96对12月龄美国白羽王鸽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A组限饲8~14 d;试验B组饲喂高锌日粮,7 d后饲喂常规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产蛋量分别提高19.78%(P0.05)和13.85%(P0.05),平均蛋重和日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畸形率和料蛋比均显著减少(P0.05)。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IgA、IgM和IgG含量均增加。换羽中期试验A、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换羽后期试验A、B组BMP4和FGF5 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BMP4、FGF5 m 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蛋鸽第二周期的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取600只健康、产蛋性能基本一致的449日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组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饥饿15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进行强制换羽。结果显示:换羽进程中,试验组蛋鸡免疫球蛋白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停料期间试验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换羽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试验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换羽结束后,试验组免疫性能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极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甲状腺素、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及催产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免疫性能,并通过调节生殖激素的变化改善蛋鸡的生殖机能,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4800余只507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结果:试验鸡群60日龄内死淘率为3.46%,换羽后产蛋高峰87%80%以上产蛋率维持了89d,平均蛋重66.1g/个,高峰期只鸡日产蛋57g,换羽后蛋壳质量有了明显好转。褐壳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的...  相似文献   

6.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采用饥饿法对鸡只进行强制换羽。1强制换羽技术1.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拟换羽的产蛋鸡进行筛选,把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饥饿法阶段控制体重对蛋鸡实行强制换羽,体重管理控制在90%以下维持33d,85%以下维持16d,85%~75%维持6d。换羽期75日龄内死亡率为2%,第二个产蛋期的平均产蛋率为66.68%,平均蛋重60.27g/枚,每只鸡平均产蛋8.56kg,纯收入7.07元。采用饥饿法阶段控制体重组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明显高于体重下降至75%开料组和饲喂2%高锌饲料组.为养鸡利用第二个产蛋周期提供了实践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 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产蛋数、死淘数和蛋品质及停料期间试验鸡体重下降情况,分析强制换羽对产蛋率、减重率、死淘率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25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鸡(P0.05);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天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第1~4天(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第1~4天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讨产蛋鸡的最佳强制换羽方法,提高蛋鸡饲养经济效益。2014年利用我站自养蛋鸡开展了化学法、饥饿法和化学饥饿综合法3种不同强制换羽方法观察,并以鸡的再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再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等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用本站自养一批共4 500只笼养蛋鸡进行强制换羽,该批蛋鸡已产蛋至第78周龄,产蛋率  相似文献   

10.
秋季是当年的新蛋鸡开始产蛋,老蛋鸡开始换羽停产的季节。为确保新蛋鸡高产、稳产,老蛋鸡迅速换羽、早日恢复产蛋,应抓好以下6个要点:1.精心饲喂:老蛋鸡换羽初期饲料的质量要求要好,日粮搭配要保持相对稳定。投喂饲料要给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含量要充足。当鸡群大批换羽时,必须投喂充足的含赖氨酸、蛋氨酸较多的饲料,如鱼粉、玉米、豆饼等。同时日粮中还要加入1%~2%的石膏粉以补充硫和钙。新蛋鸡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达18%,并掺入足够的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生长素。2.强制换羽:强制换羽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饥饿法、化学…  相似文献   

11.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采取强制性措施,以给鸡突然应激,造成机体新陈代谢紊乱,促使鸡迅速换羽后及早恢复产蛋。采用强制换羽,可以延长鸡的经济寿命,改善蛋的品质,大大提高鸡场的经济效益。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用饥饿法先后对十几批蛋鸡实行了强制换羽,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信箱     
《中国家禽》2004,26(2):51-51
请问:鸡饲养了一年后,如果实行强制换羽有没有好的方法;好多的养殖户都失败了,原因在哪里?换羽后鸡的产蛋率会回到以前的多少?答:饲养蛋鸡进行强制换羽是为了提高蛋鸡第二个产蛋周期产蛋量的技术手段。强制换羽有好几种方法:饥饿法、喂锌法等,这要根据市场蛋价、种鸡产蛋水平等来决定,如果市场蛋价特别低,虽然还有70%~80%产蛋率,可用加锌法进行强制换羽,因为此法换羽操作方法简单、时间短、恢复亦快,避开鸡蛋低价位阶段即可达到较高的产蛋率,从而控制产蛋率与市场蛋价的一致。请问:如何准确计算蛋鸡用料量?答:在生产中,许多蛋鸡养殖户在蛋…  相似文献   

14.
蛋鸡饲养到504天,即鸡产蛋12个月后开始自然换羽,休产期约需要120天,而用强制蛋鸡换羽休产期可缩短为60~90天。 1 饥饿法 (1)间断或停水断料法:第1、2、4、6、8天停水断料,第3、5、7、9天供水,每百只鸡供给4.5千克蛋鸡料,第10~60大喂  相似文献   

15.
蛋鸡第二产蛋年的产蛋率和产蛋数量均较第一产蛋年低,但可节省购买雏鸡、育雏、育成的费用,而且第二产蛋年产蛋时蛋鸡抗病力较强,死亡率较低,喂养时料蛋比相差不大,经济效益较可观。现将蛋鸡第二产蛋年的利用技术介绍如下。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提前3~4周产蛋。方法有两种:1.1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停料7d左右,不停水;以后9~10d内每只鸡每1d给料30~40g;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1.2化学法鸡群中有2%~3%的鸡脱毛时,在鸡饮料内加入2%~3%的氧化锌(每只鸡3~4.5…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80周龄海兰褐蛋鸡4 500只,分为A、B、C组,每组1 500只,于试验组Ⅰ区饲养;选取60周龄海兰褐蛋鸡3 000只,分为D、E组,每组1 500只,于试验组Ⅱ区饲养;另选取60周龄海兰褐蛋鸡1 500只(F组),于对照组Ⅲ区饲养。试验组Ⅰ区和试验组Ⅱ区位于同一栋鸡舍,对照组Ⅲ区位于另外一栋鸡舍。采取饲料、饮水、光照控制的方式对A~E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处理;F组不进行强制换羽处理。试验包括7 d的预试期和56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各组鸡群的产蛋率、蛋品质指标、死亡率。结果表明:与换羽前相比,强制换羽后A、B、C组的平均产蛋率的提高幅度为27.1%,强制换羽后D、E组的平均产蛋率的提高幅度为16.1%,换羽后F组的平均产蛋率的降低幅度为5.5%;5个接受强制换羽处理的试验组(A~E组)与对照组(F组)相比,蛋重增加2.5%,蛋壳强度提高11.8%,蛋白高度提高8.8%,蛋形指数提高3.3%,蛋壳尖端的厚度提高14.8%;5个接受强制换羽处理的试验组(A~E组)的平均死亡率为2.5%,对照组(F组)的死亡率为1.5%。综上所述,强制换羽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海兰褐蛋鸡的产蛋率,并提升蛋品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市场竞争意识的提高,以及料价上涨和蛋价趋于平稳,各级养鸡场(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收益,合理利用蛋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这是延长产蛋蛋鸡有效利用期的重要饲养管理技术之一,也是调节市场对蛋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中,普遍采用畜牧学(即断水、断料、断光)换羽法,但这种换羽方法比较残酷,死亡率高(一般为1~2%)。近年来,通过对化学换羽法的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其具体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蛋鸡强制换羽的要点蛋鸡强制换羽的方法有多种,除断料法外还有饲喂含锌饲料法和饲喂低食盐饲料法等。但目前实践中大多采用断料法换羽,本文就此法换羽的要点叙述如下:1换羽周龄选择好鸡群强制换羽的周龄非常重要。在鸡群产蛋12个月后进行换羽由于其后产蛋和蛋品质的...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条件下 ,蛋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后便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要 3~4月 ,鸡群换羽不整齐 ,会严重影响产蛋量。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仅需 1个月左右蛋鸡又恢复产蛋量 ,周期短 ,换羽后产蛋较整齐 ,蛋大质优 ,破蛋率降低 ,延长蛋鸡的生产利用年限 ,显著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一、鸡群的选择 实行强制换羽应是第一年产蛋的鸡群。要求蛋鸡健康无病 ,病弱鸡在断水断料期间会很快死亡 ,应及早淘汰。二、换羽方法1 药物法。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锌或硫酸锌 ,用量为饲料的 2 %~ 2 5 %。连续供鸡自由采食 7天 ,第 8天开始喂正常产蛋鸡饲料 ,第 1 0天…  相似文献   

20.
以两批海赛克斯白(Hisex white)商品蛋鸡为材料,满72周龄后,分别采用饥饿法对其实行强制换羽进入第2产蛋期.结果表明,利用第2产蛋期比仅利用第1产蛋期进行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鉴于第1和第2产蛋期分别约为1年和8个月,每4栋第1产蛋期蛋鸡舍(蛋鸡舍Ⅰ)匹配3栋第2产蛋期蛋鸡舍(蛋鸡舍Ⅱ)(4:3配置),或采用3:2或6:4配置方法,循环使用蛋鸡舍Ⅱ,即可充分发挥第2产蛋期的优势.蛋鸡舍Ⅱ的容鸡数量以蛋鸡舍Ⅰ的容鸡数量×75~8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