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蒋垛是我市的蚕桑大镇,全镇现有桑园533hm~2,2002年共饲养蚕种近6000张,产茧225吨,约占全市蚕茧生产的60%,近年来,该镇把规模蚕桑生产基地作为“惠民工程”,确定全镇桑园建设目标为1333hm~2。蒋垛要真正建成规模蚕桑生产基地这一“惠民”工程,当前必须要解决三个瓶颈、确立三种思路、形成三种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南通市的蚕桑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产茧20770吨,比1980年的8785吨增加1.4倍,平均每年递增2000吨。蚕茧产值8493万元,比1980年增收5631万元,接近翻了二番。蚕茧产量占全省产茧量的四分之一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冠军,全市六个县,都列入省重点蚕桑生产基地。同时,丝绸工业也发展迅速,现有大小丝绸厂87个,其中县属企业10个。有缫丝机3814台,织绸机3054台。蚕桑生产已成为我市多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市发展“三高”蚕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蚕桑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蚕茧产量由1981年28万担发展到40万担。蚕桑生产已成为继粮食、生猪之后居第三位的支柱产业,丝绸工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产业。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以来,蚕茧质量、单产却一滑再滑。 “六五”期间,全市平均单产为26.2公斤,茧丝长为969.2米,解舒率为60.7%;“七五”期间全市平均单产为23.7公斤,茧丝长950.7米,解舒率55.6%;“八五”期间全市平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千家万户分散养蚕的技术指导,我市从1991年开始,多管局正式下文。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蚕桑丰产方竞赛活动,以便更好地以点带面,指导大面生产。几年来,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我市蚕桑丰产方的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对推动全市蚕桑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1994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蚕桑丰产方的6个示范点,基础设施有了改观,服务体系有了完善,规范化管理有了发挥,蚕茧产、质量有了提高。实践证明:搞好蚕桑丰产方,是确保科学技术辐射千家万户的最有效措施,是以点带面的唯一途径,是适应当今生产形式的最佳管理办法。 (一)情况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蚕桑生产是我市一大优势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适宜,经济技术条件好,并且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现有桑树四亿多株,养蚕农户一百五十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全市发种九十多万张,产茧四十一万多担,占全省蚕茧产量五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五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丝绸工业的发展。丝绸是我市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拳头商品,八六年占市创汇总额的  相似文献   

6.
正西充县具有4000多年栽桑养蚕、缫丝制绸的悠久历史,是四川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桑园7333hm~2(合11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乡镇21个,其中市级蚕桑基地乡镇9个,县级蚕桑基地乡镇12个,仁和双洛乡蚕桑示范区在2013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全县有缫丝企业1个,织绸企业52户,蚕桑丝绸及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建设蚕桑生产基地,是我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必经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市政府从去年起,把建设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我市今后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市政府同意在去年建设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新增加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产、优质、高效蚕业基地,是蚕桑生产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95年起,经市政府同意,并划拨专项资金,在原重庆市辖区确立了12个镇(乡)作为蚕桑基地.由重庆市农业局蚕桑站具体组织实施这项工作,历时三年(1995~1997年)的蚕桑基地建设工作在各级党政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蚕桑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在全市蚕桑生产出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面前,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蚕茧原料紧缺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市丝绸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抓好蚕桑促发展,抓好蚕桑促工业,抓好蚕桑保稳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实现恢复性增长的技术路线 纵观历史,我市蚕茧生产的差距在春蚕,问题在单产和质量上。面对连年干旱,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春蚕生产作为攻坚战来打。全市上下务必认识高度统一,决心一次下够,  相似文献   

10.
毛业炀 《四川蚕业》2011,39(2):10-10,31
<正>我市按照"政府引导、能人牵头、农民参与"和"三民"、"四自"的原则,大力发展蚕桑专合组织,走出了一条"专合组织+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道路,实现了蚕桑发展、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目前,我市已发展蚕桑专合组织96个,覆盖全市50个基地乡镇,吸纳5万余户蚕农入社,辐射带动农户8万余户。2010年,入社农户发种20万盒、产茧700万kg(入社农户占  相似文献   

11.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04,35(1):58-59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742 hm2,养蚕农户4300余户.蚕种饲养量1.606万张,蚕茧总产量664.7t,蚕茧销售收入1108.9万元,户均蚕茧收入2579元,蚕桑生产产值达到1672.9万元.现有年产150t茧的乡镇1个,年产25t茧的村4个,年产500kg茧的户35个.这些重点乡镇村,桑园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市总面积和总茧量的80%,成立了5家蚕桑专业合作社.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蚕桑发展,省农业厅特制定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战略,并把我市列入了蚕桑西进重点发展的八个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阆中是四川省蚕桑重点基地县(市)之一,蚕桑丝绸是市内的支柱产业,它对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富民兴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使我市蚕桑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蚕桑生产经营和增长方式得到“两个根本转变”,加快蚕桑基地乡镇产业化进程,实现“一优两高”蚕业。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月,阆中市被省政府列入“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市)”。全市现有桑园8万亩,桑树总量突破1亿株,去年养蚕7万张,总产茧210万公斤,发种增加13.9%,产茧量增加10%,全市蚕农收入茧款200万元以上。全市有蚕桑基地乡镇19个,其中8个被列为南充市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们调查了全市13个蚕桑重点乡(镇)的生产现状,听取了当地干群对蚕桑生产的意见,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蚕桑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市农村一项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桑田面积从1978年的6.4万亩发展到1994年15.1  相似文献   

15.
秋蚕僵病暴发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明方  陶成 《中国蚕业》2001,22(4):65-66
大丰市东南片是蚕桑主产区,现有市级基地乡镇2个,基地村9个.2000年10月连续两季秋蚕僵病暴发,有的乡镇蚕茧产量损失三分之一以上.为此,笔者对上述地区秋蚕僵病的暴发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东台市是全国、全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蚕桑是传统的优势产业和骨干支柱产业,蚕茧质量、蚕桑生产水平名列全省前列。全市现有桑园15万亩,年饲养蚕种48万张,产茧19000吨,亩平产茧140kg,  相似文献   

17.
富阳市地处杭州近郊,自然环境适宜栽桑养蚕。20世纪90年代初.蚕桑生产还是我市农村主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部原蚕桑重点乡镇如东洲、春江、灵桥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用土地日趋减少,蚕桑逐渐失去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境内蚕桑生产已初步呈现区域化分布的生产格局,洞桥、胥口、万市等3个镇的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已占全市总量的80.6%和85%.其中洞桥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50%,这些西部乡镇已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实施蚕桑西进工程成为实现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四川蚕业》2012,40(3):43-44
<正>我市蚕桑资源丰富,是全省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之一,蚕桑产业曾一直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茧丝价格下滑及"5.12"地震灾后重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市蚕桑产业严重萎缩,曾一度跌入历史低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德市蚕桑产业是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2003年成为浙江省蚕桑西进八个县市之一,蚕桑生产不断扩大,主要分布在大同和大洋两个乡镇,其中大同镇桑园总面积600余hm2;大洋镇桑园面积606余hm2,2个乡镇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0%左右,逐步形成蚕桑两大区域优势.大同镇位于建德西南部,交通较为便利,通信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是经济作物主产区,也是我市蚕桑重点规划发展乡镇,而且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浙江省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其中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就一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蚕桑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完善收烘设施,方便蚕农售茧.但近年来蚕桑比较效益降低,生产上存在薄弱环节制约了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重视,为了稳定当地蚕桑产业,建德市农业局和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以桑园基地为产业基础,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开发手段的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 柴井乡是南充市市级蚕桑基地乡。1998年该乡围绕“两基建设强基础,大上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努力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推动蚕桑产业化进程,已取得明显成效。全乡发种6,440张,生产蚕茧15.4万公斤,比去年发种5,800张,产茧11万公斤分别增加11%和40%;全乡购杂交桑种60公斤,育排桑苗535.8亩,栽桑460多万株,这是继去年育苗156亩,栽桑150万株基础上的再次大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