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贤才 《中国蜂业》2001,52(6):12-12
我定地饲养中蜂 2 0多年 ,我认为用卧式 1 6框蜂箱饲养中蜂比较好 ,下面谈谈怎样用卧式箱养中蜂。1 卧式箱中间用 1块框式隔王板隔成两区 ,越冬时饲养双王群便于调整群势 ,保温好 ,早春繁殖快 ,到3月中旬 ,抽去隔王板 ,分为两群 ,各箱用单王繁殖 ,减少发生分蜂热 ,并能养成强群。2 流蜜期采用卧式箱单王采蜜 ,在流蜜前 1 0天 ,用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大、小不一的两区 ,两区的巢脾分别靠放在隔王板的两边。大区为产蜜区 ,放空脾、蜜脾和封盖子脾 ,根据箱内总脾数的情况 ,如 5框蜂的放3框 ,8框蜂的放 5框 ,1 0框蜂的放 7框 ,脾外再加隔板。小…  相似文献   

2.
我自1975年开始饲养中蜂,经过观察发现意蜂群比中蜂群大,于是将郎式蜂箱缩短20 mm但比中标箱长10 mm. 开始用单王群饲养,越冬和春繁只有3~4框蜂,呈长条形,从而出现了部分巢虫和死蛹.随后改为双王群,两边各放2~3脾,呈椭网形,繁殖到4脾以上时改为单王群,效果得到好转.继续用双王群加继箱饲养,开始把子脾全部放在巢箱中,发现工蜂爱在巢箱中贮蜜,但继箱内却很少.  相似文献   

3.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9,29(6):24-24
我自1975年开始饲养中蜂,经过观察发现意蜂群比中蜂群大,于是将郎式蜂箱缩短20 mm但比中标箱长10 mm. 开始用单王群饲养,越冬和春繁只有3~4框蜂,呈长条形,从而出现了部分巢虫和死蛹.随后改为双王群,两边各放2~3脾,呈椭网形,繁殖到4脾以上时改为单王群,效果得到好转.继续用双王群加继箱饲养,开始把子脾全部放在巢箱中,发现工蜂爱在巢箱中贮蜜,但继箱内却很少.  相似文献   

4.
我开始养蜂时使的是卧式箱 ,后来又用了几套标准箱 ,在摇蜜抖蜂时总觉得卧式箱的蜜脾要比标准箱的沉些。第 2年我做了一个试验 ,取框数相同、群势相当、管理方法一致的两群蜂同时清箱后摇蜜称重 ,结果卧式箱比标准箱的多摇 1 8kg蜜。摇完蜜后立即互换蜂箱。换箱后头一次摇蜜卧式箱多出 1 6kg蜜 ,第二次又超 2 8kg蜜。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标准箱的继箱是后加上的 ,蜂子也是从巢箱提上去的。继箱上虽开有巢门 ,但蜜蜂出于习惯不一定都走近道 ,有不少采集蜂从巢门进出 ,通过拥挤的巢箱 ,还要通过隔王板 ,必然费时费力。这就减少…  相似文献   

5.
贺百达 《中国蜂业》2009,60(8):28-29
我养蜂40年,曾使用过12框、16框、20框甚至24框蜂箱,最后还是使用10框标准蜂箱。总的说来,不论取蜜,生产王浆还是转地放蜂,标准箱带继箱优于其它箱型。可是,标准箱上下共20脾的空间,除饲养双王外,一般单王很难维持16脾群势。多数是继箱4~6脾,巢箱4~6脾甚至还少。这就使得一个十框的蜂群,常年用二十框的箱体,不仅浪费空间还给搬运带来不便。有人说箱体越大,箱内越凉快。我认为正是由于箱体剩余空间大,蜂群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中无法调节箱内的温度,排出箱内的湿气。如果调节好箱内的温湿度,蜂群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我认为十框标准箱对饲养单王群来说箱体过大了。  相似文献   

6.
一、巢内蜜蜂分布合理1、蜜蜂有向蜂巢上方存蜜和向下、向边脾存粉的习性,用实用多功能蜂箱养蜂,酿蜜蜂和采集蜂存留在继箱(更适合三箱体)。小幼蜂和饲喂蜂存留在巢箱(蜂王、子脾限制在巢箱,蜜蜂有向王、护子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长江以南,蜂群度夏是个"坎",弄不好蜂群发展受影响。图1是6月6日15:00,我在自己的蜂场拍摄的图片。天气背景是雨后初晴,当日气温19~33℃;箱内群势是中蜂"意标"4脾蜂,继箱置框;巢箱留空,以便通风。1箱内闷热一般来说,"意标"养3~5脾蜂空间是足够的。由于我以往养过意蜂,空闲的继箱便充分利用起来。我做过"脾摆巢箱,继箱留空"和"脾摆继箱,巢箱留空"2种尝试。  相似文献   

8.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6,57(3):24-24
把蜂箱做成46×46cm的方箱,说是容积会略增,可通过计算发现,只比郎式箱增了25cm2,这点容积能起什么作用呢?虽然巢脾多放1张,但是巢脾的总面积并没有增加。如果做成51×51cm的方箱,其容积比郎氏箱增加了510cm2,比华式箱也增加了485cm2,这才能算是容积略增。邻近李蜂友使用多年51×51cm的方箱,常年饲养双王群,底箱可放12张巢脾,供2只蜂王产卵,在流蜜期,可调4~6张蛹脾上继箱;可常年保持强群,随时投入生产。这种方箱所有蜂具不需改动;最大特点是加继箱后可在箱后管理,有利于摇蜜、取浆。而使用46×46cm的方箱,所有蜂具都要改动才行,很不利于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20,(1):40-42
继箱养殖是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研究结合阿坝中蜂优良生产性能开展继箱高产技术的试验,旨在探索一种阿坝中蜂高产的适宜技术且克服现阶段中蜂发展、生产等不利的制约因素。本试验将标箱改造成试验箱、浅继箱,通过饲养管理和预试验进行蜂群过箱、试验巢脾修造等;试验阶段利用大流蜜期开展标准箱、组合蜂箱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证明:阿坝中蜂维持群势大、采集力旺,能够适应浅继箱养殖生产,较传统平箱(标箱)饲养产量翻倍,且利于群势壮大,适宜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44型”双王群蜂箱的研制山西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蜜蜂强群是高产的基础,为了实现养强群之目的,笔者于1986年,参照10框继箱,研制出一种专门饲养双王群的“44型”蜂箱,其内围宽度为44厘米,将巢箱隔成两区,每区可容放5张巢脾和1只蜂...  相似文献   

11.
据笔者了解 ,如今使用的中蜂箱在全国已有数十种规格。但不论是何种式样的蜂箱 ,都是由“意蜂标准蜂箱”引发而来 ,只是尺寸不同而已。至今 ,仍然使用“意蜂标准箱”饲养中蜂者大有人在 ,我想其原因 :一是因为已经制作了不少这类蜂箱 ,重新改做既费资金 ,又费精力和时间 ;二是有些养蜂者希望将来饲养意蜂时免得再改造蜂箱 ;三是购进的蜂具 ,如摇蜜机等可以通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发现 ,中蜂不如意蜂那样容易养成强群 ,因为它产卵力低 ,好分蜂 ,特别是勤取蜜的中蜂群就更甚。于是就有人开始改造中蜂箱 :将“意蜂标准箱”尺寸缩小 ,如从化式…  相似文献   

12.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地养蜂能手杨明超15年前一人饲养的西蜂120箱左右,年纯收入5万元左右。如今他饲养了170多箱蜂,年纯收入10多万元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蜂箱上进行了革新。众所周知,使用西标箱升上继箱时能获得高收益,一般继箱群是巢箱放6脾蜂,上面继箱放4脾蜂,蜂靠箱一边上下对齐,蜂箱另一边空着,追花夺蜜时一般用汽车运输,汽车箱内顺着车厢只能并排装4个继箱。杨  相似文献   

14.
钟财明 《蜜蜂杂志》2013,33(6):23-24
1中蜂蜂箱的分类目前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很多,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种是用于平箱饲养,主要有朗氏蜂箱、高仄式中蜂箱、从化式中蜂箱等;另一种是用于继箱饲养,代表蜂箱有中标式、FWF以及GN式中蜂箱。其中朗氏蜂箱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是目前中蜂饲养中使用最多的箱式,而且朗氏蜂箱作为饲养意蜂用蜂箱是可以进行继箱饲养的,  相似文献   

15.
用"分区管理法"取成熟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年来我试用蜂群“分区管理法” ,分批取成熟蜜获得成功。枣花流蜜期双分区采蜜群的巢箱小区放 2张卵虫脾 ,巢箱大区放 4张封盖子脾 ;继箱小区放 2张卵虫脾 (流蜜期暂停调脾 ) ,继箱大区撤出饲喂器 ,放 6张待贮蜜的空脾。利用采集蜂的向上性和向王性 ,在无隔王板阻挡 (双分区管理群不加平面隔王板)的情况下 ,大肚子的采蜜蜂很自由地爬上继箱 ,先装靠近继箱小区的空脾 ,然后依次向外。待6张空脾装满蜜后 ,不急于一次取蜜 ,可在早晨蜜蜂尚未出巢前 ,提取靠近继箱小区即将封盖的 2张大蜜脾 ,其余 4张蜜脾依次前移 ,空位再补上 2张空脾 ,待后补…  相似文献   

16.
黄秉正 《蜜蜂杂志》2004,(12):23-24
中华蜜蜂在我国福建的福州地区有悠久的饲养历史,这里70%是山地、丘陵,四季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中蜂蜂种资源充足。但是,养蜂最重要、最基本的蜂具是蜂箱。现时全国各地流行使用的中蜂箱,基本上是沿用意蜂规格的木制箱,对于中蜂的生活习性和生产有诸多不适应之处,制约了中蜂的群势。福州地区箱养中蜂一般四五框群势就闹分蜂。笔者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许多野生中蜂进行了观察、测量;70年代曾循中蜂的特性,设计、制造过7种类型的木制中蜂箱试养;在此基础上,80年代经构思定型,创造设计出本型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定地饲养的“土制中蜂箱”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蜂有较快的发展,不少西蜂饲养户纷纷改养中蜂,或中西蜂同场饲养。他们用摆放西蜂箱的模式来摆放中蜂箱,结果蜂错飞他群,死伤遍地,群势减弱,甚至飞迁,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我在养蜂生产实践中,用塑料袋套 住巢箱、继箱、隔王板、纱盖等进行消毒,避免了巢箱不能叠加在一起消毒的情况。 具体做法是:从商店买 1 个直径为 1 m 的塑料袋,一端用绳扎紧,长度能套住 5~6 个蜂箱就行;蜂箱里放 好巢脾 ;选块好 地面, 放 3 块砖用来垫蜂箱;把装有巢脾的蜂箱 放在垫砖上,然后用整个塑料袋从上 到下套住;将燃烧的硫磺放进蜂箱下 边,垫蜂箱的 3 块砖中间,把塑料袋和地面接触部分用土盖实。通过塑料袋可观察到硫磺燃烧的情况。 采用这种方法,巢箱、继箱可以一起叠加消毒,干净彻底、简单易行。广大蜂友不妨一试。用塑料袋套…  相似文献   

19.
周道义 《蜜蜂杂志》2015,35(5):13-16
<正>1论流蜜期巢箱6张脾高产我学养蜂时饲养双王群巢箱放8张脾,无论在油菜花期还是荆条流蜜期,总喜欢满巢箱8张子脾毫无间隙,结果是摇蜜总赶不上巢箱控制在6张子脾保留空间的产量高。通过学习蜂业杂志上报道的高产典型,逐步认识到养蜂要注重策略,科学养蜂提高养蜂效益才是养强群的根本所在。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与蜂友们共同讨论。1.1盛花期繁蜂少取蜜,流蜜抓子一场空目前蜂场采用"十框标准箱"的较多,也有蜂场采用内围宽度为40.5 cm型的蜂箱,饲养双王箱强群4 kg(16框)蜂量,在1个繁殖周期(21 d)双王箱内拥  相似文献   

20.
<正>几十年来我使用的是西标箱及其巢框活框饲养中蜂,使用2种特殊巢脾来增殖、扩大群势,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介绍如下:越冬时在蜂巢中间放一空框,两边为蜜脾,形成中空。春季群势满4脾蜂时,将带蜂巢脾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空继箱内中间,两边不加任何隔板,放好后速将此继箱叠放到原来的巢箱上,巢继箱之间不要隔王板,下面巢箱是空的。这样可有效克服中蜂怕热的习性。当蜂群在巢脾以外地方做小赘脾时,要将多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