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优3-2(徐80-7A×宁恢3-2)系我所1986年以本所转育的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以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经过几年的鉴定、品比、区试和生产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耐肥抗倒性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增产潜力.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区试、生产试验、多点试种、制繁种表现以及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杂交晚粳泗优422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泗优422用泗稻8号A与轮回422配组育成.母本泗稻8号A为BT型细胞质的矮秆中粳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父本轮回422是一个具广亲和的中粳恢复系,株型紧凑,禾下穗,穗型大,粒型偏长,米质优,恢复力强,花粉量足,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1991~1992年参加省杂交晚粳区试,平均亩产611.12kg,比对照武育粳2号(CK_1)和秀水04(CK_2)分别增产9.6%和8.2%.在南方稻区杂粳区试中,平均亩产534.0kg,比秀水04增产12.3%.1992年省杂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5.57kg,比CK_1和CK_2分别增产11.6%和17.9%.最高亩产达691.25kg.株高105cm左右,株型前期松散,中后期紧凑,分蘖力中等,禾下穗,顶芒,粒型偏长,平均每穗180粒左右,结实率80%以上,米质优,食味好,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全生育期155~160天,宜在5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成熟.大田亩用种1.5kg,要求亩栽2万穴,8~10万基本苗,确保18~20万有效穗.秧田应抓好壮秧促蘖措施.大田前期适量施肥,后期看苗补肥,大田亩施纯氮15~20kg.断水宜在收前10天左右.适宜于太湖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南方稻区的合肥、上海和武汉等地也可作单季稻引种.泗优422繁殖、制种容易,产量较高,种子纯度较有保证. 相似文献
4.
镇稻3号的选育及其利用张继本,盛生兰,胡春明,狄圣南,刁立平,杨图南(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容212400)镇稻3号原名镇稻5237,是我所育成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1995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省内外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南粳36(原系号864)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籼粳杂交方法培育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1990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自1986年以来,南粳36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和试种,表现高产、稳产。南京市燕子矶乡连续两年大面积(1989年1000亩,1990年1300亩)试种,平均亩产500~550千克,比当地栽培品种盐粳2号每亩增产50~70千克,高产田块亩产630千克以上。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白叶枯病菌株KS-6-6、KS-1-20和KS-1-21,抗强菌株浙173。田间表现抗条纹叶枯病,纹枯病轻,耐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耐冷性强,中国水稻 相似文献
6.
7.
台202属中迟熟晚粳新品种,白叶枯病抗性明显优于秀水11,稻瘟病抗性比秀水11略好,产量略高于秀水11,在白叶枯病区种植增产更大,熟期稍长,穗型大,千粒重高,耐肥抗倒,脱粒适中,稻米品质与秀水11个似,加工年糕更佳。 相似文献
8.
淮稻2号(原代号4001)于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于1983年配组,系籼粳复交组合,1986年育成。全生育期141天,属中熟中粳,适合在淮南、淮北稻麦两熟地区中等或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9.
10.
武育粳18号为中熟晚粳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培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11),适宜在江苏省太湖稻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1主要特征特性武育粳18号全生育期162 d左右,5月20日左右落谷,9月5~8日抽穗;叶色淡绿,株型集散适中 相似文献
11.
武育粳35号原名武2917,组合武2807/扬辐粳7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中抗条纹叶枯病和穗茎瘟病,品质优良,熟期适宜,容易栽培等特点,适宜在江苏沿江及苏南稻区种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试验表现与特征特性,并根据相关特性确定了栽种范围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豫粳7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粳7号(89-277)是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新乡市万农集团共同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经两年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和两年国家北方粳稻联合试验及省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199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确立高产攻关目标长期以... 相似文献
14.
15.
杂交中粳泗优9083的选育及其利用胡献祥,黄茂甫,吴洪垲,刘友华,潘志良,韩承虎,纪凤高(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223001)泗优9083(泗稻8号A×C9083)系淮阴农科所引进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材料育成的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四年来,在区试、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7.
18.
苏审稻200314。原名“武育5021”,属早熟晚粳稻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原种场以791/SR21杂交,于1998年育成。 相似文献
19.
剑粳3号是剑川县种子站1997年系统选育而成,株系名为“剑97-8”,是冷凉稻区目前推广的最优质水稻品种之一,该品种米粒大、色泽光洁透明、整精米率高、口感软而好、冷不回生,适于加工饵丝、米线等,具有不粘糊、柔软、滑润可口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杨一琴;陈露;宋学堂;杨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2024,(9):199-201
武粳8367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2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武粳8367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粒结构协调,谷粒饱满,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稻区种植。武粳8367稻米食味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大,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