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人工接种试验说明,6个花生矮化病毒(PSV)中国分离物;PSV—1,PSV—13,PSV—Mi(由花生分离),PSV—P、PSV—R和PSV—F(分别由菜豆、刺槐和紫穗槐分离)系统侵染苋色藜和昆诺藜,不侵染红三叶草和矮牵牛,此不同于美国PSV—E株系。依据对花生、豌豆、蚕豆等寄主植物致病力,将PSV—1、PSV—13 PSV—P和PSV-E划分为强毒力株系,PSV—Mi、PSV—R和PSV—F为弱毒力株系。PSV强毒力株系引起花生严重矮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影响明显大于弱毒力株系。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北京、山东、河北的花生、刺槐、菜豆、紫穗槐上获得的29个PSV分离物,根据它们引起花生症状的严重程度划分成强、中、弱致病力三种类型。不同致病力类型的PSV分离物在叶片中病毒相对含量及对花生产量影响有明显差异。河南开封和郑州PSV分离物以弱致病力类型为主,河北迁安和滦县PSV分离物以强致病力类型为主,而北京、山东两地PSV分离物3种类型均有 相似文献
3.
13个花生矮化病毒(PSV)毒株通过琼脂双扩散血清反应可以划分为4个血清型:血清型Ⅰ,Ⅱ,Ⅲ和Ⅳ。PSV血清型Ⅲ是新发现的一种血清型,和血清型Ⅰ关系相近,血清型Ⅲ中的PSV毒株在指示植物上的反应,以侵染大豆品种Davis和Bansei而不侵染‘Perfected Wales’豌豆和花生为特征,区别于其他血清型。血清型Ⅰ,Ⅱ,Ⅲ在血清学上关系相近,但均与血清型Ⅳ(PSV-W)关系相远。核糖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说明,血清型Ⅰ、Ⅱ、Ⅲ中所测定的6个PSV毒株除去四个RNA主要组分以外,均含有一个小的RNA,而血清型Ⅳ(PSV-W)没有小RNA。 相似文献
4.
花生矮化病(又称矮缩病和孤老病)是山东省花生(Arachis hypogaeaL.)上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的病毒病。据调查1976—1977年在山东的部分花生产区曾严重流行,一般病株率在20—30%,严重的高达60%以上,损失率达20—30%,重者为50%以上,个别地块单产只有20—30斤,几乎绝产。但1979年后病情明显下降,而且年度间发病程度差异很大。 感病花生的主要症状是花生主茎和分枝的节间显著缩短,植株特别矮小,株高只有健株的1/4至1/2(封3图1),整株叶形变小,叶片呈皱缩状,变厚、变硬、开花很少,甚至不开花。矮化严重的病株,大部分不结果或结几个小果,果仁大 相似文献
5.
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是我国花生上的一种重要病毒,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高抗PSV的花生品种。野生花生具有许多优良抗性性状,国外已报道野生花生中有抗花生斑驳病毒(PMV)、花生丛簇病毒(GRV)、番茄斑萎病毒(TSWV)和花生条纹病毒(PStV)的材料,国内许泽永等1981年筛选获得免疫、高抗花生条纹病毒的野生花生 相似文献
6.
7.
8.
马铃薯Y病毒的新株系这一病害首先是在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被发现。近年来这一病害在欧洲其它一些国家广泛传播。感病症状是叶脉坏死和在茎上形成坏死带。与由烟草花叶病毒病引起的较深的坏死不同,其在营养生长末期的块茎上形成隆起的圆圈,在贮藏期间产生坏死并向块茎内... 相似文献
9.
1988-1991年,对北方刺槐花叶发生和分布,以及与花生普通花叶病流行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与此相关的蚜传试验,刺槐和花生上蚜虫消长观察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约4000份栽培种材料(包括品种、引种材料、品系和射线诱发的突变体)对花生矮化病毒的抗性。结果表明全部材料对花生矮化病毒的侵染表现易感。其中有21份材料较其他材料受害为轻。另外,对搜集的90份野生种(其中包括Rhijomatosae区系55份,Arachisl7份Erectoides 16份和Caulorhigae、Ext-ranervosae区系各一份)亦进行了抗性测验。结果表明,Arachis、Caulorhi-gae、Erectoides和Rhigomatosae区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在防虫大棚内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共鉴定10份花生品种(系),未发现对PSV-Mi表现抗性的花生品种(系),但中花1号和中花3号感染病害后症状较轻,产量损失较小;1992—1993年在防虫网室内共鉴定37份花生品种(系),发现4份材料对PSV—Mi表现有一定抗性,未发现免疫和高抗材料。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85、1986和1987三年内,应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8个大豆品种和24份大豆品资材料对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说明参试大豆品种和材料对PMMV和PSV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PSV高抗的占参试品种和材料37.5%,明显高于对PMMV高抗的品种和材料(占9.7%)。荆784对PMMV和PSV均表现高抗。豫豆2号和跃进5号对PMMV高抗,对PSV中抗。自PMMV田间抗性鉴定圃大豆病株种子长出1253株幼苗中,没有发现PMMV种传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花生矮化病毒病是山东省七十年代发生的一种新的病毒病,1976—1977年在山东一度严重流行,一般病株率在20—30%,重者达60%以上。受害轻的一般损失20%左右,个别严重地块每亩只收20多斤。1979年后,病情显著减轻,田间病株率在1—10%之间。 关于该病的研究在我国未见报导,尚无明确的鉴定与研究结果。为此,两年多来,我们对其症状、病原、寄主植物、传毒途径及物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在花生上的症状,将5个PStV中国分离物划分为轻斑驳,斑块和坏死三个株系类型。在其它鉴别寄主上,5个PStV上分离物有相似所症状。轻斑驳株系对花生主茎高度影响不明显,荚果减产21.0%-35.6%,种子带毒率高。而斑块型株系分别降低花生高度和荚果产量9.2%-16.3%,和30.3%-54.4%,种子带毒率低。 相似文献
15.
矮化处理低、中、高三个不同密度的夏花生,其株高比对照处理3个相应密度均矮10cm左右。结实指数分别提高8.14%、10.2%和18.81%;饱果指数分别提高2.14%、6.93%和10.33%。总生物产量的分配,V/R率均<1,经济系数均>0.55,经济产量依次提高8.21%、14.64%和22.76%。实际荚果产量,矮化处理的以高密度(22.5万穴/hm2)最高、中密度(18.75万穴/hm2)次之,分别比低密度(15万穴/hm2)增产15.04%~16.89%和14.02%~14.54%;对照处理以中密度最高,高密度次之,分别比低密度增产11.71%~12.40%和5.34%~7.91%。矮化处理与密度有显著的连应效果,比对照处理依次增产7.55%、9.6%和16.5%。 相似文献
16.
1981年花生轻斑驳病毒病(PMMV)在油料作物研究所农场和湖北红安县的一些花生田块中流行。我们对病害进行了调查,对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并对病毒进行了分离、鉴定,现将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Y病毒(PVY)是严重危害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通过RT-PCR的方法,对依据症状采集的124份马铃薯叶片样品进行了病毒检测,并对其中PVY阳性样品进行了株系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在93份PVY阳性样品中,PVYN/NTN/N??O类型株系占60.2%,而PVYO普通株系占20.4%,还有18个样品(19.4%)显示受到两种类型PVY的混合侵染。进一步分析表明,在PVYN/NTN/N??O类型株系中,PVYNTN、PVYN??O和PVYN三种株系分别占83.8%、12.2%和4.0%;而PVYO普通株系中,PVYO-FL和PVYO-RB两种变异型各占70.3%和29.7%。本研究结果显示,PVYNTN和PVYO-FL是检测样品中主要的PVY株系,该结果为指导马铃薯PVY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自从1976年花生病毒病在中国北方花生产区爆发并引起花生严重减产,此后,花生病毒病在中国北部一些花生产区不断流行。据1981年7月的田间调查,辽宁省大连地区农科所农场花生病毒病的发病率达100%,金县登沙河公社南关大队花生病毒病的发病率达 相似文献
20.
1982年美国佐治亚州首次发现花生条纹病毒(PStV)。PStV能以蚜虫、带毒率高的种子及其它寄主传毒。虽然曾有过PStv能使花生减产20%以上的报道,但该病对花生生产的潜在威胁目前尚无法预测。花生栽培种和其它种质系对PStV的抗性未见报道。鉴于花生区系和无毛区系有抗PMV的种质,因此对其部分种质进行了PStV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