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武昌鱼已经驯化成功,从今年起,将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试养。武昌鱼又叫团头鲂、鳊鱼,是产于长江中游一些较大湖泊中的一种优良的淡水鱼种。《湖北通志》中就载有“鳊鱼……产樊口者佳天下的”话句。樊口是湖北鄂城县梁子湖通往长江的水口。樊口出产的鳊鱼包括长春鳊、三角鲂和团头鲂三种,其中长春鳊、三角鲂,是国内广泛分布的种类,只有团头鲂是当地的特产。湖北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在总结渔民经验的基础上,近十年来对团头鲂的繁殖和饲养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试验,并将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与其体形相近的长春鳊、三角鲂同属鲤科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海南岛,都有分布。本文将团头鲂的形态、繁殖与饲养概述如后,以飨读者。 形态:以往中外许多鱼类学者认为,中国的鳊鱼类分别属于两个属,即鳊属和鲂属,鳊属中仅一个种,即鳊鱼。鲂属中约有2~3个种,其分布在我国大陆的,也只有一个种,即为鲂鱼。现在通过对湖北梁子湖产的鲂鱼的观察和鉴别,知道鲂属实际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种:一种俗名叫“三角鳊”,另一种俗名叫“团头鳊”。“三角鳊”即三角鲂,学名鲂鱼。“团头鳊”其学名定为“团头鲂”。它的形态特征是:体高而侧扁,略呈斜方形。侧线完全。头小,锥形;吻圆钝。口小,端位,口裂呈弧形。上、下颌有薄角质层。头后部急剧隆起,腹部在腹鳍基前向上斜起,在腹鳍  相似文献   

3.
王金梁 《科学养鱼》1994,(10):21-21
三角鲂与团头鲂养殖对比试验总结三角鲂和团头鲂是鲤科鳊亚科鲂属中的二种经济鱼类。团头鲂原产地是湖北省的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始在国内推广。三角鲂分布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三角纺池塘驯养工作在我省目前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4.
三角鲂,属于鲤科,鳊亚科,与团头鲂同属(鲂属)不同种,杂食以草为主,本是一种野生鱼类,岳麓渔场于一九七○年人工繁殖成功,经试养证实确有增产效果,现已成为一种优良的养殖对象。根据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的统计,在500亩水面中饲养,三角鲂的产量占成鱼总产量的8——10%,个别的高产试验汕达到15%。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1979,(2):31-32
鲂鱼(包括团头鲂和三角鲂,俗称鳊鱼),近年来许多地方试养,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养殖品种,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三角鳊,俗名鳊,学名平胸鲂Mega Lo-brama terminalis(Richardson)。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分布于我国东北、东南及南方各省的江河、湖泊。福建省主要产于闽江、木兰溪水系的各大溪河中。三角鳊属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个体重1~1.5kg,最大个体重达5kg多。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与同属的武昌鱼(团头鲂)相媲美,是一种上等的经济鱼类。三角鲂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沛场畅销,价格高,且性温和,喜食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为对不同鳊鲂鱼类进行群体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构建了6个鳊鲂鱼类群体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团头鲂和长春鳊6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 a)分别为5.17、6.11、3.50、6.56、5.22、5.22,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634 2、0.720 4、0.546 2、0.681 2、0.675 2、0.55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5 6、0.666 9、0.472 0、0.630 6、0.606 4、0.517 0,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厚颌鲂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聚类分析表明,钱塘江三角鲂和团头鲂首先聚为一支,遗传距离较近,为0.560 6;厚颌鲂与长春鳊的遗传距离最远,为1.759 2。引物Mam03和EST37产生的特异条带可将鲂属和鳊属鱼类区分,鉴定出鳊属鱼类长春鳊;引物TTF3、EST37、TTF2/TTF10、EST66依次组合可区分出鲂属东江三角鲂、厚颌鲂和广东鲂这3个群体。研究结果为我国鳊鲂鱼类种质资源保存、种群鉴定和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汪长友 《淡水渔业》2001,31(6):26-27
三角鳊 ,俗名鳊 ,学名平胸鲂MegaLobramaterminalis (Richardson)。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分布于我国东北、东南及南方各省的江河、湖泊。福建省主要产于闽江、木兰溪水系的各大溪河中。三角鳊属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个体重 1~ 1 5kg ,最大个体重达 5kg多。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可与同属的武昌鱼 (团头鲂 )相媲美 ,是一种上等的经济鱼类。三角鳊生长速度快 ,个体大 ,群体产量高 ,肉质好 ,价格高 ,且喜食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把其列为人工养殖名、优新品…  相似文献   

9.
李贵雄 《河北渔业》2006,(12):26-26,53
三角鳊,俗名鳊,学名平胸鲂Mega 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on).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分布于我国东北、东南及南方各省的江河、湖泊.三角鳊属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个体重1~1.5kg,最大个体重达5kg多.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与同属的武昌鱼(团头鲂)相媲美,是一种上等的经济鱼类.三角鳊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肉质好,价格高,且喜食人工配合饵料.笔者充分利用涔天河水库的大水面资源,大力推广水库网箱养殖三角鳊,取得平均单产33.2kg/m2,成活率83%,出箱规格500~700g/尾的好成绩.2005年,涔天河水库网箱养殖三角鳊达200多箱,占网箱养鱼总数的20%以上.现将主要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又名团头鳊、武昌鱼、法罗鱼。为鲤科鲂属,原是栖息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野生种,仅在江西、湖北等省的天然水域有一定的产量。由于毛主席曾提写“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使团头鲂闻名天下。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 团头鲂含肉量高(77.6%),脂肪多(5.2%),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其中蛋白质(粗蛋白19.78%),钙的成份与一般常规养殖鱼类相比含量最高。身体且含有人体所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     
名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又名团头鳊、武昌鱼。属鲤形目,鲤科,鳊鱼亚科,鲂属。由于它的肉味腴美,自古誉遍江南。十多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经过人工驯养,进一步发现它具有抗病能力强、繁殖容易、食料以草为主、生长比较迅速等优点,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目前,  相似文献   

12.
翘嘴鳊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新型杂交鱼翘嘴鳊(二倍体鲂鲌F1♀×团头鲂♂)的肌肉营养价值,实验运用生化方法测定和分析了翘嘴鳊、翘嘴红鲌、团头鲂、二倍体鲂鲌F1(团头鲂♀×翘嘴红鲌♂)的肌肉营养成分,包括这些样品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翘嘴鳊与其原始亲本相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较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脂肪酸分析发现翘嘴鳊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DHA等含量显著高于其原始父母本和其他有关鱼类(P0.05);翘嘴鳊肌肉中具有较高呈味氨基酸比例,该比例高于其父母本的相应比例。研究表明,翘嘴鳊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3.
<正>三角鲂属鲤形目、鲤科、鲂属,是钱塘江水域优良土著经济鱼类之一,俗称"三角鳊""塔鳊"等。建德市是杭州地区主要的三角鲂人工养殖区域,"严州三江"牌鳊鱼远销上海、北京等地,深受市场欢迎。2015年3月20日,该市某水产养殖场致电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讲述了场内一三角鲂养殖池塘发生病害。3月8日出现病症,18日开始出现死鱼,20日死亡量在100千克左右;期间已用了辛硫磷、阿维菌素杀虫,配套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杀菌,但药效不理想,不能有效控制病情。了解情况后,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遂派技术人员赴现场  相似文献   

14.
平胸鲂,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俗称鳊或三角鳊,分布于我国东北、东南及南方各省的江河、湖泊.福建省主要产于闽江、木兰溪水系的各大河流中.平胸鲂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个体重1~1.5公斤,最大个体重达5公斤以上多.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与同属的武昌鱼(团头鲂)相媲美,是一种上等经济鱼类.平胸鲂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畅销、价格高,且性温顺,喜食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把其列为人工养殖名、优新品种重点推广.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充分利用古田溪水库和水口电站水库的大水面资源,大力推广水库网箱养殖平胸鲂,取得平均单产62.3公斤/米3,成活率83%,出箱规格500~700克/尾的好成绩.今年全县网箱养殖平胸鲂达1千多箱,占全县网箱养鱼总面积的10%左右.现就主要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俗称三角鳊、钱塘江塔鳊等,隶属硬骨鱼纲、鲤科、鲂属,是一种较大型的杂食性鱼类,是浙江地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浙江建德地区水源丰富,水质条件优良,在该区域养殖的三角鲂色泽光亮、体形优美、肉质细嫩、口感好。近几年,杭州地区池塘内循环水槽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团头鲂俗称武昌鱼、团头鳊,属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品种,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团头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群众青睐,是近年来优良养殖品种。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为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  相似文献   

17.
三角鲂属鲤形目、鲤科、鲂鳊亚科、鲂属。学名鲂鱼、平胸鲂,又名塔鳊、三角鳊、乌鳊。因其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它体大肉厚、骨刺比较少、肉质嫩滑,可称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由于人工捕捞和水域环境的破坏,三角鲂自然资源目前正逐渐减少,以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  相似文献   

18.
武昌鱼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是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名句。武昌鱼又名团头鲂,原产于湖北省鄂城县樊口镇一带。古时的鄂城称武昌。樊口镇位于梁子湖通江口处的长江边。在这里捕到的这种形状侧扁的鱼,肉质肥嫩鲜美,别具风味。在古代,有“樊口鳊鱼甲天下”的说法。当地群众为了把这种鱼区别于其它鳊鱼,特冠之以地名,“武昌鱼”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人们往往把体形菱状侧扁的淡水鱼,统称为鳊鱼。实际上它有多个品种:属鲤科鳊亚科鳊属和鲂属,主要有长春鳊、东方真鳊、团头  相似文献   

19.
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常规养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鲂肥满度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去内脏比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比肝与肠脂比两指标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三角鲂肌肉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团头鲂(P<0.05);三角鲂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团头鲂肌肉中含量,但两者之间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三角鲂肌肉含高不饱和脂肪酸量较多,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值明显高于团头鲂;三角鲂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与团头鲂肌肉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对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用RT-PCR的方法从三角鲂肝脏克隆了三角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三角鲂传统的形态学数据与团头鲂相似。序列分析表明,三角鲂IGF-ⅠcDNA由486个核苷酸构成,编码161个氨基酸,包含整个信号肽、B、C、A、D和E区,与鲂属团头鲂比较,三角鲂与团头鲂IGF-ⅠcDNA序列同源性为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由此可见三角鲂的遗传学特征与团头鲂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