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民歌"是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方色彩。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民歌的创作与发展,民歌的发展影响着民族音乐的发展。本文从分析信阳民歌的发展过程入手,探索信阳新民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信阳革命历史民歌在血与火中孕育产生,集中反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光辉的战斗历程。它政治思想突出,时代特征明显,标志着信阳民歌政治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信阳民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民族复兴的大潮中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阳地方文献与信阳地方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独具特色的信阳文化是信阳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同时,信阳地方文献对信阳地方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阳地方文献推动了信阳地方物质文化的发展;信阳地方文献促进了信阳地方精神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解放区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将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入手,以<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为个案来分析地域文化及民歌资源对于解放区叙事诗创作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思想引领、道德示范、审美熏陶等功能。信阳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首府所在地、红军的诞生地。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积极开展利用信阳宝贵的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凤阳民歌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当前凤阳民歌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我国文化传承与美学探究,了解凤阳与凤阳民歌的发展过程,明确凤阳民歌在研究以凤阳为主题的淮河流域民间文化及如何推广非物质文化遗址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性,深层探索凤阳民歌中存在的美学。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抓住“十四五”时期信阳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发展契机,深入剖析信阳红色资源发展现状问题,通过对信阳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实际调研,并结合“豫风楚韵·山水信阳”的设计理念,以“文化+旅游+交通”优势发展路径,提出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优化“红色文旅+交通”的发展格局、拓展“文旅+多产业”发展新空间、叫响信阳红色文旅品牌等新对策,为信阳红色文旅的转型升级,整体性带动绿色、文化、社会等方面多效益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歌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根基,也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联系,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在民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展现出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等,所以民歌是最能体现民族性的一种口头文化形式。本文对辽宁民歌做了简要粗略的分析,以期有更多的民族音乐学者们关注多样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甘肃庆阳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农业地域之一,也是周先祖创造早期农耕文明的初始地之一。这里有着勤劳纯朴、心灵手巧的人民,有着雄浑厚重、永不褪色的黄土文化。周祖陵、黄河象、窑洞、剪纸、香包、刺绣、皮影、陇东民歌等光彩照人。勇于开拓创新的庆阳人民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信阳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信阳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苦瓜原产自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对"苦瓜"一词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宋朝,元朝方志《析津志》中对"苦瓜"一词也有记载。苦瓜传入我国后,传播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岭南地区尤多。较之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岭南地区方志中记载苦瓜次数最多,其推广成效也最为明显。本文基于对农书、方志物产等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全面分析了苦瓜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并对其传入路径作出预测;之后再结合推广时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其推广成效;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分析苦瓜的传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黑蚱蝉的鸣声和其发音器,具有基本的构造和特性,即种性.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差异,鸣声有单音色,复合声,主峰频率高低等变化,这和形态的大小,发音器及其辅助发音器的变化相一致.黑蚱蝉的召唤声和求偶声是鸣声分类较理想的类型,而群鸣声不能用于种下分类.  相似文献   

13.
Bt转基因棉氮代谢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条件下,对Bt杂交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新洋822及其亲本的氮代谢生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t棉的氮代谢较强,以盛铃期最为明显,表现为叶片全氮含量明显升高,科棉1号和新洋822在盛铃期分别比亲本增加36.01%和18.96%.而棉铃全氮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盛铃期科棉1号和新洋822叶片游离氨基酸分别增加10.86%和9.44%,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9.82%和8.31%。叶片硝酸还原酶(NR)、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增强,科棉1号和新洋822盛蕾期NR活性比其亲本分别高28.37%和12.83%;GPT活性在盛蕾期和盛铃期比亲本分别增加10.51%、4.38%和39.04%、29.05%,蛋白酶活性则明显下降。因此对于Bt基因导入的棉花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及时调控棉株氮代谢生理强度,以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土地集约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针对荥阳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现状,分别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约束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对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了有效提高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地域文化由皖北道家文化、皖南新安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组成。从哲学的视角看,皖北道家文化具有本体性、人本性、批判性、境界性等特点;皖南新安文化具有伦理性、创新性、超越性、务实性等特点;皖中佛教文化具有交融性、慈悲性、平等性、世俗性等特点。安徽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安徽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其中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和社会批判精神、新安文化的开放创新精神和实践理性精神、皖中佛教文化的平等包容情怀和大愿慈悲精神,无疑是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6.
二人转是东北地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古老的民间地方艺术,是饱含东北文化精神的艺术形式,在二人转繁荣兴起的今天,透过二人转看东北文化精神,必将对东北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方志是经世致用之书,是地情信息资料性工具书,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变化的全貌。新编地方志以其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一轮修志工作结束之后,第二轮编修工作启动之时,编辑一部完整、全面的新编地方志目录,不仅能够展示首轮修志成果,还能把这些成果广泛地推向社会,介绍给大众,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构建,是新时代全人类共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完善。寒地黑土区域由于其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优势,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使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但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寒地黑土区域的生态文化建设,须结合当地的地域性经济、文化等特点,从文化建设主体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道德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化建设的客观环境的完善等角度入手来进行,使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