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需求,在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发展契机,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开发地方旅游资源。而随着环保理念、绿色理念的提出和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这一情况在旅游发展方面有所体现,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本文在分析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各行业所占比重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因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无论是在解决人民粮食需求方面,还是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都是占有很大比例的,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上来看,像是水稻种植,大豆种植,玉米种植,小麦种植,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写相关的粮食种植,是组成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框架的重要种植产物,本文就是针对于大豆种植的适应性及其合理性做出简要的分析,并简述相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上来看,水稻、大豆、玉米、小麦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种植,是组成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框架的重要种植产物。本文针对于大豆种植的适应性及其合理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中国沿海第四个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将会日新月异,该区域也必将成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分析海西区域旅游合作背景的基础上,探讨海西区域旅游合作的理念与机制以及本区域旅游合作的运作对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举措,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依靠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政策支持.增加乡村旅游卖点,创造近市场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投入有利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人化自然”是作为异化劳动的自然历史前提给予论说的。“人化自然”命题的提出带有不成熟性 ,它表现为合理性和非现实性的二重性。就合理性而言 ,该命题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状态 ;就非现实性而言 ,该命题带有明显的应然色彩。在以往的讨论中 ,对“人化自然”的理解存在思想误区 ,如认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意味着制造一个“第二自然” ,其实这种理解与马克思的思想原意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文化程度及商业意识的提高,当地居民意识到自己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积极参加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当中,获得了乡村旅游趋向内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效益。为了完善这种发展模式,更好地为不发达乡村地区实现脱离贫困的目标,有必要对内生式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燕  李庆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1-7963
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旅游产品的老龄化、同质化、初级化,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困境的根源,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相对稳定性、开发主体的分散性与非专业性、产业要素的约束性与不可替代性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创新战略,指出创新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推进农民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农业和特色村镇、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用地改革、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项目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从社区视角看林业产权近年来,以“三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发日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特殊性.对乡村旅游的“功利性”诉求直接影响这一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机制因素,提升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程度,建立高效的参与机制,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农村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江宁农业旅游的发展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旅游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当地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对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城镇居民越来越向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石臼湖周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开发较晚,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着重分析了石臼湖区开发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提出几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游客、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其对旅游发展的感知,直接反映旅游发展的品质与趋势。对张家界游客、居民及从业人员旅游发展感知调研显示:国内游客的满意度高于国外游客,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可程度和旅游影响的感知总体持肯定意见,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发展环境和前景基本满意。三方主体共同认为张家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以生态思维制定长远规划,在资源保护、市场规范、营销创新、服务水准、人文环境等方面系统努力,加快环境友好型景区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钟晓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205-207
通过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和合肥市周边已有的乡村旅游品牌的研究,分析了包河区大圩镇、肥西三岗乡、肥西老母鸡家园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总结归纳了合肥市周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类型,指出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点和有待改进之处,并对模式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张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62-7262
综述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对国内不同学者关于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归类。  相似文献   

15.
李自炜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10-16212,16367
分析了"南珠"旅游发展的意义,通过对"南珠"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珠"旅游的发展定位,以及项目设计与特色营造方法,提出了"南珠"旅游的几条线路,进而总结了"南珠"旅游发展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安徽省凤阳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利用“点—轴”空间布局理论研究凤阳县旅游资源的空间构成,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凤阳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利用环境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环境旅游系统内部的关系。结果表明,凤阳县旅游资源开发适合采用“红花绿叶镶金边”模式,优先开发“红花”,大力开发“绿叶”,舍得打造“金边”。  相似文献   

17.
胡巍  赵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9-15301
研究针对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变化,从游客情感需求增强并越来越重视旅游过程的体验感觉出发,挖掘一种兼顾旅游资源识别、目标市场细分、体验项目设计、人员培训等流程的新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强调在开发设计和具体实施中,明确开发方向,构建独特主题,营造体验氛围,向游客全面、深度地展现乡村的魅力,使乡村旅游的文化、休闲、地方特色更突出,并以情感性、互动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从而给游客留下独特的感受和美好的回忆,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游客的忠诚度,进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建设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和2012年安徽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对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相对值、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增长速度等进行测定,运用SPSS19.0相关性分析法和空间错位分析法实证分析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空间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弱负相关;旅游资源优势度等级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把握空间错位规律,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汪现义  龙彦廷  杨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78-12379,1242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在分析农村体育旅游兴起的社会背号的基础上,对赣南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选择、空间构架及产品体系等进行了论证,希望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制定宏观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析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介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出“生态中心论”和“经济中心论”是可持续旅游的认识误区,同时还指出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可持续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