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嘉育21”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和浙江省余姚市种子站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熟早籼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嘉育948早稻     
《农家顾问》2004,(2):30-30
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常规早籼稻品种,1998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00年通过湖北省、安徽省品种审定,江西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3.
科糯991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糯玉米新组合。表现产量高,果穗外观好,品质佳,高抗玉米大、小叶斑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省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由仙居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浙江省仙居种鸡场和台州市畜牧兽医局联合培育的“仙居鸡肉用系”.经浙江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三届三次全体会议审定通过,浙农专发[2006]60号《关于公布浙江省家禽新审定品种的通知》确定为浙江省家禽新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2,(2)
西兰花新品种“台绿1号”,最近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浙江省第一个自主选育成功的西兰花品种,从而打破了国外垄断浙江省西兰花种子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业科学》2007,(5):535-535
浙106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加工专用早籼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07003),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推广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8,(9):44-44
最近,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培育的豌豆新品“象豌1号”正式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望成为我国豌豆生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之豇60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耐连作抗根腐病长豇豆新品种,表现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9.
《浙江农业科学》2004,(4):234-234
1浙双6号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浙江省内由浙江风起农产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繁育和经营。  相似文献   

10.
浙鲜豆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方法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2004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同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小林  张挽澜  酒强 《北京农业》2012,(12):187-188
雪松是常绿的观赏树种,栽植时要选择恰当的栽植季节、苗木和采取正确的挖掘方法,后期管护浇水、施肥,加强高温季节以及越冬的管护。  相似文献   

15.
16.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8.
19.
20.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