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兴和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活难成材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采用此项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成林质量。文章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为例,为探索利用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改善风沙区生态状况,提出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在我省启动实施我省列入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的13个县(区),位于同朔地区,这里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植被稀少、自然环境十分差,是全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为恢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和为全省治沙造林建立示范工程,根据国家林业局对我省《怀仁县防沙治沙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山阴县治沙造林技术及优良树种推广应用》、《晋北土石山区抗旱造林系列技术试验示范》3个科技支撑示范项目的批复,该项目2003年在怀仁县金沙滩镇、山阴县古城镇、五台林局雁门关林场启动实施。这些项目分…  相似文献   

3.
翁牛特旗处于科尔沁沙地西缘,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属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为解决其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材难的技术问题,从1985年开始,该旗林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抗旱技术研究,逐步探索并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的抗旱造林技术,为沙源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之一。介绍了左云县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0年来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新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是锦鸡儿属植物栽培种的通称。由于其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及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及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是“三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坡的先锋树种,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主要树种。多年来,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及造林技术不适宜,大部分地区年年造林不见林,即使造林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杨树一直是唐山市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先后实施的平原绿化达标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特别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速生杨造林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一、速生杨造林情况(一)造林面积大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土地使用者的  相似文献   

7.
<正>落叶松,极喜光,根系发达,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华北地区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落叶松造林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及塞北林场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落叶  相似文献   

8.
飞播造林是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自2000年实施以来为实现工程区的造林绿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飞播造林项目的建设成效、主要措施、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精准灭荒工程造林地的立地特点和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以"水"为中心,从选用抗旱树种、集水整地、苗木处理、造林方法、林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精准灭荒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砂地柏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又名叉子圆柏、新疆圆柏,为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匐灌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抗污染等特点,近年来,砂地柏作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已经在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治理效果。同时,砂地柏作为观赏树种,其四季常绿,造形优美.耐修剪,是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和高速公路绿化的首选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是林管局造林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治沙造林的最终目标是成林,使之成为防风固沙阻止国土沙化扩大的有效屏障。造林要成为有效屏障要三步走,即:成活、成长、成林。近期盂滦林场对2003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的保存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大樟子松喜沙土、抗旱抗寒能力强、四季常青、树形优美,具有非常高的生态功能和园林价值,是近几年来风沙源治理首选树种之一。探讨了大樟子松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及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大樟子松喜沙土、抗旱抗寒能力强、四季常青、树形优美,具有非常高的生态功能和园林价值,是近几年来风沙源治理首选树种之一。探讨了大樟子松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及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退耕还林造林实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河南省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 ,并主要从树种结构、抗旱造林的技术方法和乔灌草混交造林模式三个方面介绍了退耕还林造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晋北风沙区关键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炜 《山西林业科技》2007,(3):36-37,39
针对晋北风沙区恶劣的造林条件,提出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采取的科学手段和相应的技术对策及核心造林技术,以期对推动晋北风沙区及其他类同劣质宜林地生态建设有所裨益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科尔沁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严重的地区。2009年初,翁牛特旗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把沙地划分为"三个治理区"、"三条治理带"。多年来,在防沙治沙工程实施过程中,翁牛特旗林业工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总结出了适合沙区各类型、各树种的造林新技术模式。文章针对翁牛特旗防沙治沙工作情况和造林新技术模式应用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任爱 《山西林业》2008,(4):14-16
本文对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造林地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今后工程造林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围场县自2000年被确定为京津风沙源治理试点县以来,已历经10余个年头。多年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累积3亿余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国家重点项目造林160.8万亩(退耕还林96.7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64.1万亩),引资规模和造林面积超过前20年的总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正在建设,对境内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也提上日程,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随着青海乡土树种的抗旱造林技术得到重视,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实施,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几种常见青海地区树种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一、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状况 实施好林业重点工程.继续组织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营造林质量管理,搞好作业设计,合理配置林种、树种,提高造林苗木质量.落实好“天保”工程二期的各项政策、“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的管理、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和成果巩固工作及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相关办法和规定的修订工作,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大中幼林抚育管护和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抓好碳汇造林、森林抚育补贴和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