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子锈病(竹杆锈病)(Stereostratumcorticiodes)又称竹褥病,危害淡竹、刚竹、桂竹等竹种。在我国发生较为广泛。病害多发生在竹杆中、下部或基部,发病严重时,竹杆中上部甚至小枝也会被害。每年11月至翌年春天病部产出土红色至棕黄色的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治花椒锈病,筛选出高效药剂,选用目前生产上使用和市场上新推广使用的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2.5%氟环唑悬浮剂、30%己唑醇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种药剂后7d平均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85.35%、84.73%、84.51%,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杨锈病(Malamapsora pruinosae Tranz)是我区西部胡杨栽植区普遍发生的一个毁灭性病害,严重地块,发病株率达100%,死亡率达80%,秋季枯梢严重。给人工营造胡杨林造成很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花椒锈病流行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1983—1989年在陕西花椒产区进行此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病年流行规律与气象条件有关,发病温度13—25℃;每年6—8月连续有两个月降雨量大于57毫米,必发生病害;病害的流行程度与7—8月份的降雨量成正比,病害的季节动态符合罗辑斯蒂方程。不同花椒品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以苟椒抗病性较强。位于山脊上的椒园较山谷椒园发病重。采用粉锈宁防治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剂防治竹秆锈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竹秆锈病在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不断蔓延扩展,日趋严重。据调查,许多地方发病率达30~50%左右,重病竹林达90%以上,许多植株因病枯死,致死不少竹林衰败,对竹子生产影响很大。竹农迫切期望提供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梁树军 《沙棘》2005,18(3):21-22
沙棘木蠹蛾对沙棘危害十分严重,应用20%中西杀菊酯500倍液,50%对硫磷1000倍液,3%钾拌磷粉剂,采取灌根或树干基部埋粉剂的方法防治其幼虫,30天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竹杆锈病是水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通过3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连年加强水竹栽培管理,使营林措施科学化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粉锈灵等化学农药有一定防效,在发病中心使用,见效快,效果好,有防治本病扩展蔓延的作用。通过抗性测定,假毛竹不感染锈病,且材质坚韧,纹理细密,篾性好,适于编织凉席,可推广应用。两种细菌(Tsc_1和Tsc_2)防治竹杆锈病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施用重寄生菌MM011(Pestalotiopsis sp.)和LS020(Trichoderma viride)的接种体在林间连续2 a进行华山松Pinus armandii疱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株重寄生菌均能定殖在茶麃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 Fischer的锈孢子堆上;对性子器和锈子器阶段的防治,MM011防效最好的100%;LS020连续防治2 a的平均防效最好的99.21%.方差分析表明这2株菌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域差异选取四川省8个不同地区的花椒园对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的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空间动态变化趋势有2种:在低海拔地区,9月末之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10月略有下降,11月中旬达最大值81.26,随后逐渐降低;在高海拔地区,9月中下旬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峰值为8...  相似文献   

11.
竹杆锈病发生较广泛,危害淡竹、刚竹、桂竹等。经农药防治试验表明,用晶体石硫合剂防治效果最好,连防3年,防治效果达88.1%~98.6%,感病指数为0.54~4.8。70%的代森锰锌和20%粉锈宁次之,效果分别为83.9%~87.6%和84%~87.4%。  相似文献   

12.
竹秆锈病防治试验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多年调查,浙江省是竹秆锈病严重常发区,被害种竹已达17个以上,其中对早竹的危害十分突出,该病已成为竹子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子之一。经不同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刮涂法和刮涂后涂药防治效果达88.9%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在德清推广防治技术后,基本控制病情,并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竹杆锈病Stereostratum corticioides(Be-rk.et Br.)Magn近年来在江、淅、皖等省不断蔓延扩展,不少地方感病株率达50%左右,重病竹林达到90%以上,致使竹林衰败,甚至枯死。病菌夏孢子是该病的唯一侵染源,产生于冬孢子堆下,没有冬孢子堆的地方一般不产生夏孢子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选择3月上、  相似文献   

14.
防治沙棘干缩病有效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军 《沙棘》2002,15(3):23-25
室内选择 10种药剂进行筛选 ,杀菌效果以 77%多宁、70 %红日表现最佳 ,杀菌率均达到 10 0 % ,杀菌率<70 %被淘汰。田间药剂选择了 7种 ,结果表明 ,70 %红日防效最高 ,达 82 .3 % ;77%多宁相对愈合效果最佳 ,为173 .7% ;77%多宁、70 %红日、2 0 %杀菌清在两个生育期内复发率 <10 % ,其中 70 %红日最低 ,为 6.0 % ,采取刮皮涂药法防治沙棘干缩病可首选前二种药剂。要提高稳定防效 ,需采取喷雾与涂抹相结合 ,以及科学的用药次数、复配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充分证明了胶悬铜防治枣锈病效果良好,保叶率在95%以上,生产上完全可以取代波尔多液,且具有经济、实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剂对防治白及苗期锈病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林业科技》2015,(5):30-31
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防治白及苗期锈病效果最佳的药剂。选用硫制剂敌锈纳、20%粉锈宁乳油、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作为防治药剂,设置4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可不同程度的控制白及苗期锈病的发生,以硫制剂敌锈纳喷施防治白及苗期锈病效果最佳,其平均保存率达78.3%。  相似文献   

17.
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枣锈病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间作物及枣树品种等有密切关系。在病害传播感染和再侵染期,分别选用25%粉锈宁、5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等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粉锈宁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而对照区的病害自然控制率仅为5.4%,防治区红枣株产量由8kg提高到36kg,樯长350%,投入产出比为1: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沙棘不同插条的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生  赵拉柱 《沙棘》1991,(1):20-21
  相似文献   

19.
竹秆锈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秆锈病(Stereostratum cotticioides(Berk et Br.)Magnus)又称竹褥病。该病的发生具有许多特殊性,导致病害防治的烦难性。经不同方法,不同药物,对病害的各个防治目标进行反复防治试验证明,防治方法建议在生产上能应用的有以下二种: (1)用煤油或清漆涂抹冬孢子堆法。此法能持续抑制病部夏孢子的产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又简便易行。优于药物药械喷雾法。但同药物药械喷雾法一样,存在着病害当年防治,翌年病部立即复发的不彻底性。 (2)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其周围健组织法:此法简便易行。更优于用煤油或清漆涂抹冬孢子堆法和药物药械喷雾法。可以免除病害复发的不彻底性。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永寿沙棘基地沙棘杂交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韩玉兰 《沙棘》1997,10(2):8-12
在第二代子代测定区,二次选择出的优良单株上进行中国沙棘和国外沙棘杂交,中国东部沙棘和西部沙棘亲交,经三年的杂交试验基本都成功,以陕西黄龙和河北丰宁,涿鹿杂交效果最佳,其次是陕西黄龙中国沙棘和前苏联沙棘;青海中国沙棘和蒙古乌兰格木沙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