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敏  吴润  范心慈  冯琴 《农业展望》2023,(12):38-48
目前中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研究对于农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测度重庆市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关联度,进而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关联度较高,两者协调共生发展;休闲农业系统与绿色农业系统中各指标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生态,耦合作用分别为中等、较强和较强;绿色农业系统和休闲农业系统中各指标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休闲成本、休闲旅游、休闲经济,耦合作用分别为中等、较强和中等;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渐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二者发展速度较一致,良性互动作用凸显。基于此,重庆市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发展仍有扩展空间,应加强两者耦合发展创新机制,推动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深入耦合发展,促进休闲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选取陕南秦巴山区2009—2018年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数据,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对农旅融合情况进行评价,并以陕南秦巴山区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SWOT方法,构造AHP-SWOT战略四边形,计算战略类型方位角,绘制农旅小镇发展战略类型、强度图谱,对战略决策问题进行量化。结果表明,陕南地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整体不高,但提升空间很大,农旅小镇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优势大于劣势。因此,陕南秦巴山区应紧抓政策机遇实现产业振兴,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严格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品产业链,加强品牌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农业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农旅融合,促进农业转型,进而实现贫困农户增收减贫。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紧密,在尊重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农旅融合作为乡村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是融合旅游产业、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带动村民致富的有力措施;是响应和践行村庄规划发展中的大势所趋。目前,基于农旅融合的村庄规划研究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视角相对狭窄,偏经济学、社会学方向,很少从规划的角度思考。本研究从农旅融合角度出发,以屏边县大份子村庄规划为例,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农旅融合”和“大份子村规划”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大份子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发展关系。结合耦合性结论提出相对应的科学性建议,为村庄未来的规划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乡村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旨在实现各产业的协同发展。系统评估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发展状况对促进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生空间"理论,以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为例,构建了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度模型;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量化分析了2014—2018年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仍缺乏双向深度耦合;2014—2018年农业与旅游业的综合评价指数由0.288上升至0.784,农旅耦合度由0.480上升至0.500,耦合协调度由0.372上升至0.626,进入初级耦合协调阶段。最后,针对当地田园综合体各部门发展不协调、政府规划落实情况不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容量耦合模型的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嵬  王冲 《广东农业科学》2018,45(7):165-172
产业耦合能推动产业系统向高级有序结构演进。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模型原理,选取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得出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度从2010年的0.4509上升至2015年的0.4925,但二者耦合度水平偏低,处于产业耦合的起步阶段,耦合发展速度缓慢;进一步测算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10年为轻度失调,2011—2013年为濒临失调,2014年为勉强协调,2015年才达到初级协调,说明二者的协调发展还不够,农旅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在分析耦合系统相关指标的基础上,提出设立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打造新型农旅现代服务业,开发"川"字农旅特色商品,强化科技耦合"催化剂"功能,形成多维的市场拉动渠道,构建立体化、复合型人才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为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升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郭萌  王怡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3):111-115,144
茶主题农旅小镇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精准脱贫、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南秦巴山区的商南富水茶坊小镇为例,运用AHP-SWOT研究方法,构造战略四边形,计算战略类型方位角,绘制茶主题农旅小镇发展战略类型、强度图谱.研究结论表明:商南县富水茶坊小镇的战略系数p大于0.5,发展战略类型为机会型开拓战略.基于此,商南县富水茶坊小镇应紧抓政策机遇,严格质量标准,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文化内涵,引进专业人才,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实现贫困农户增收减贫.  相似文献   

7.
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能客观反映系统中各因子间的关系,把握各因子之间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南充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关联度,分析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南充市旅游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南充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可以从旅游品牌建设、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济源市农旅融合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农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对济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农旅深度融合;完善旅游设施,区域协同发展;增强旺季营销,提升淡季旅游;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乡村旅游推介宣传力度等农旅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路径和载体,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分析特色小镇、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三者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探究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实现特色小镇加强多种产业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盆景小镇是深层次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产业附加值,延伸商业链的重要路径。发展以盆景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有利于增加盆景及小镇收益,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盆景产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统筹规划,发展以盆景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创建盆景特色小镇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乡村旅游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2004—2022年期间收录的关于“农旅融合”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农旅融合发展研究热度逐年上升,研究主题与国家政策变化具有相关性,但该领域核心高产作者群并未出现,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合作关联度较低,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经济利益展开,对社会价值关注度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完善与深化农旅融合发展研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农旅融合产业是在农旅融合模式下,以农业生产功能为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产业链、农村旅游和配套商业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整体服务大众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一体化产业。本文以四川省剑阁县盐店镇五指村为例,进一步探索对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推动农村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以柘荣县靴岭尾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旅+文创”跨界合作,将文创作品服务于乡村振兴,打造“农旅+文创”的发展模式,研究柘荣县靴岭尾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探索以非遗剪纸文化为依托的“农旅+文创”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农旅+文创”为游客展现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为乡村文化添加了新鲜的活力,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宜宾市响应国家政策,着眼于近郊游,深挖当地乡村产业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高生态效益,促进农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推动农旅整合发展,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实证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旅融合发展状况。调查显示,该市农旅融合具有资源多样化、文化底蕴浓、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但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人才和地域特色的问题,应该通过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等措施,加快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分析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文中采用熵值法、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2~2021年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较快,并呈现出高耦合高协调的良好发展趋势;现阶段阻碍广西农旅融合中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国际旅游收入、国外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提出夯实产业基础,发展精品农旅产业;数字赋能产业,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坚持生态理念,推动农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农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基本背景,而特色小镇则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本研究在回溯国家层面特色小镇发展思路沿革的基础上,分析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关系,据此提出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旅游资源型特色小镇发展中的资源整合路径,并以巢湖半汤温泉小镇为例,分析其特色温泉资源与周边乡村各类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着眼于区域乡村振兴的巢湖半汤温泉小镇规划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相关类型的特色小镇发展提供规划思维和建设路径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推动柠檬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发展柠檬标准化种植、柠檬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技研发、柠檬产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等,扎实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安岳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结合四川烟区农业现状,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烟区特色农业产业,以实现烟区促农增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烤烟-油菜种植的农旅融合模式为例,从彩色油菜品种选择、彩色油菜造型、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烟区围绕"以烟为主调结构,农旅融合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四川烟区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旅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渠道。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福建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选取2009—2019年福建省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依据“三生”理论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农旅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Geoda和STATA软件从时空角度分析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水平、空间相关及空间聚集特征并探讨影响农旅产业耦合的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旅耦合协调度总体曲折向好发展,实现“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六级逐步跨越;福建省各地级市农旅产业融合效应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莫兰指数呈现“W”形的波动变化,聚集类型由低-低聚集向低-高聚集再向高-高聚集后呈高-低聚集变化,最后再进入低-低状态,开始新一轮循环;从影响农旅产业融合效应的因素来看,资源供给、人才要素、科学技术、政府支持、产业带动、生活水平及需求升级均对农旅产业融合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推动农旅产业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平衡好农旅产业协调、重视现代化农业建设,统筹好农旅空间规划、促进要素资源相融合和发挥好农旅融合机制、加强内外部正向因素等措施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崇礼区拥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以及良好的旅游资源,极为适合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与"旅"结合度不高,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单一,同质性现象极为严重,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小,缺乏专业化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备,特色产业知名度不佳,未形成相应产业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加强农旅融合度;开发多种类型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重视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品牌产业链;利用冬奥会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