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的变化与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环境条件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变化及其使用空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财政支农退出生产性和竞争性领域后,所转变的目标,即农民增收、环境资源保护、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3.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弱质性,全世界约5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较低,其主要收入无法维持生计,因此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是保障民生所必要的.发达国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法规、制度来保障对农业的长效投入,通过财政补贴、政府投资等方式支持农业生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价格保护政策、财税政策和保险政策保障农民的个人收入.对发达国家财政支农典型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吸取国外财政支农的宝贵经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57-10959
阐明财政支农支出是公共支出的一个方面,提高公共支出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的最终目的,是衡量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必须以效益为导向,这不仅是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也是出于我国目前财政实力尚不够强大的现实考虑。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现阶段财政支农支出资金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美国的财政支农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欧盟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世界农业》2002,(6):13-15
一、欧盟共同农业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在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农业一体化是成员国追求的目标之一。1962年在法国等农业大国努力下,经过相互利益的综合平衡,欧共体通过了“建立一个农产品统一市场折衷协议”,由此,产生了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根据欧共体范围的变化、国际市场的波动,以及农业本身的发展,共同农业政策一直在不断地调整、改革。当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农业政策体系,包含组织立法体制、价格政策、结构政策和财政体制等四方面内容,以及统一市场、区域优惠、共同财政和共同责任等四大原则。欧盟…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在财政支农过程中,初步建立了一种多部门联动共同支农的长效支农机制;基本形成了一种财政支农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初步构建起支农融资平台,扩大了支农资金投入;培育起郊区信用体系,优化了投融资环境;促进了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但在银农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加强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强化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创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平  王湘 《新疆农业科学》2003,40(4):255-259
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一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加入WTO,价廉物美的外国农产品将会冲击新疆的农业生产,“三农”问题更加突出。这需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针对目前新疆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对财政支农政策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当前财政支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财政支农新体系的政策建议,即:①提高财政收入能力,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增加;②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③加大农业科教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加;④加强间接调控,搞好重点建设;⑤强化监督机制,提高资金到位率。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首先对农业产值与财政支农资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不高的结论。并进一步对二者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后表明财政支农资金不是农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另外,通过对财政支农的边际倾向和弹性系数分析后发现我国财政支农的绩效不稳定,而且处于偏低的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烟台市牟平区财政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己任,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选准切入点,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大力实施食用菌名牌带动战略,加快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0.4亿元,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121万元,增长20%。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考察论证,确定财政支农重点 牟平区委、区政府把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这一总体部署,财政部门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改变过去的全方位投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应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 WTO 相关规则,确定有效的扶持重点,保持对农业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当前财政支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 ,提出了建立财政支农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即 :1提高财政收入能力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增加 ;2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加大农业科教投入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4加强间接调控 ,搞好重点建设 ;5强化监督机制 ,提高资金到位率  相似文献   

13.
14.
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领域的工作质量,对于特定地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预期经济收益水平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深刻的现实影响价值,本文围绕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中财政支农资金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苏娜 《现代农业》2008,(3):106-107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农的投入不断增加,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也日益凸现,成为财政支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提高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效益最大、农民最欢迎的项目工程上,是摆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海南财政总决算报表的科目及1988~2006年海南省财政资金支援农业的数据,对几种支农方式从农民收入和农业增加值两个方面的效应进行计量分析,对了解海南省农业财政支出的使用效应,指导农业财政支出的实践以及合理高效运用财政支农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财政支农政策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大影响。但在支农政策落实期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改进策略展开分析,借此明确支农资金管理方向,促进农村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有的专家主张增加对工业部门的税收,充分利用“黄箱政策”来反哺农业这一想法,本文提出如下质疑:一是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这样大的补贴;二是补贴会导致农产品过剩,产生一系列问题;三是一旦补贴,就会产生惯性,很难取消;四是补贴在执行上非常困难,操作中的公平性、合理性很难掌握。提出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中央财政来支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等财政支农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江苏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江苏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和效果,调查分析了江苏财政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分析认为:在财政农业投入的作用下,江苏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机械化水平、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体系等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均得以加强和提升,但是,江苏财政支农投入的总量、结构、效率、机制设计和管理体制上仍需提高和完善。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为江苏财政支农投入机制设计提供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也为其他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玉萍 《现代农业》2010,(5):113-115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财政支农监督机制落后,有限资金使用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投入重复,交叉现象突出,管理漏洞大,滋生了贪污腐败条件。文章从修订完善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监督机制,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管问责机制等四方面探讨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力求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