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间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更加密切,打破了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结合现阶段农村产业融...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农村“三变”改 革,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推进“三变”改革不但能够破解当前“三农”发 展瓶颈,还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推手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有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比如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要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就必须打破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有序流动。乡村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其异于城市的独特价值也将更加凸显。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县域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环节。现阶段我国县域发展已经进入3.0时代,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文章通过分析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揭示其问题及缘由。研究发现:当前县域城乡要素融合层次较浅、社会融合范围较窄、经济融合效果较弱、生态融合水平较低,进而导致要素流通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产业联结不深入、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为了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应着眼实现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促进城乡产业联结与共同利益机制完善、加快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健全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最终构建城乡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乡村科技》2019,(14):5-5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现代化绝对不能走“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样的道路。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念兹在兹,对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怎样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论述,成为我国重塑城乡关系、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指路灯和导航仪,更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治本方略和决胜一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城乡关系变革及乡村发展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村庄规划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新时期村庄规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三生”空间承载内容和具体的实施路径,结果显示,村庄规划通过统筹重点产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布局能够促进村庄建设发展,通过安排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提高国土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通过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利用乡村资源禀赋可以打造特色乡村名片,最终实现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三生”融合,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是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城与乡之间存在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为此浙江北部地区通过统筹协调、融合发展的系统施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浙北的实践表明,发挥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要素功能和市场价值,让城市成为乡村发展的增长极,让乡村成为城市繁荣的支撑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始终关注人的利益,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在实现“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难、农民工家庭半耕半工的分工困局、农民工心理“城镇化”难等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树立人本理念,健全居住证制度;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引导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以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9.
生态治理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动城乡生态融合治理不仅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切入点。城乡生态融合治理与“双碳”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耦合的内在逻辑关系,“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城乡生态融合治理提供时代契机,而城乡生态融合治理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保障。然而,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制约,城乡生态融合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生态共治理念的认知异化、生态政策制度的非平等化、生态环境资源的分配失衡以及生态治理主体的功能缺失等现实困境。因此,需从共治理念的宣传培育、政策制度的正义安排、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等方面来推动城乡生态治理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是古浪县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笔者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只有抢抓机遇,扬长避短,科学抉择,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20-2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城乡融合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构建临沂市城乡融合模式,以期对我国其它类似区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握城乡关系演进历史、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城乡融合、“千万工程”和全域旅游三者发展理念契合,推进机制叠加,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体系闭环。城乡融合是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千万工程”是人居环境整治,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迭代过程。全域旅游是基于全域资源优化,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或引导的区域发展模式。贯彻三者协同的关键环节,包括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打通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建立与发展全市场参与机制和生态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当前乡村突破自身发展的选择,也是超大城市发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使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西部片区的小石村,以城乡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文化融合、生态融合的“四维融合”模式,走出了远郊凋敝村落“重生”之路。新时代,城乡融合亟需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以化解城乡发展不均衡为核心任务,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刘琼琪  董晓峰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86-87,104
城乡融合最早是在研究城市化问题时提出的,而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背景下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给城乡融合带来了契机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下,应当寻找并实施加快城乡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乡融合发展并非简单的城市、乡村加和,它更强调城与乡的一体化发展。共同富裕视角下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可进一步丰富其内涵,突出社会治理的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而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城乡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亦需立足于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从宏观的初级阶段向微观的动态层面转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优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城乡民生领域制度体系;优化顶层设计,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是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二者是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哈尔滨市城乡融合发展过程,分析哈尔滨市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产业融合体系不健全、城乡生产要素流通不畅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为出发点提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和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探索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以期为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池州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城乡开放和融合,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回顾嘉峪关市城乡融合发展历程,梳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产业园区化、土地市场化、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等方面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何薇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371-2374
基于农村信息化与信息服务融合发展现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对农村信息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