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蒙古草业》1999,(2):61-62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草地退化的级别和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天然草地,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低平地草甸。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草地退化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草质变劣,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尖扎县草地退化现状的研究分析,认为造成该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1)多年来牲畜数量一直大大超出了天然草地的承载能力;2)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鼠虫害猖獗;4)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加剧了尖扎县草地的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草原管理与畜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内蒙古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但由于利用和管理不善,畜牧业难以持续发展。草地畜牧业遇到了草原退化、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畜产品数量少以及畜牧业抗灾能力弱四个问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是,走生态牧业、增草增畜的发展道路,并采取草原有偿承包使用制度、核定草地载畜量、合理放牧、增加植被数量以及执行草原法等草原管理措施。只要加强草原管理,草原的生产潜力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全国重点牧区,天然草地资源丰富,面积辽阔,草地类型繁多。长期以来新疆草原畜牧业靠天然草地进行牲畜的饲养,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限制了牧业生产发展。人们都知道天然草地承栽能力有限,但仍然连年持续增加牲畜数量,从而造成草地严重超栽过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新疆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草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坚持以草定畜,并进行科学地保护和建设,才能保证我区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认真实施农牧结合,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建立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积极开辟断的草料资源。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天然草地现状与风沙源区植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11.82亿亩天然草地,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67%。天然草地作为内蒙古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具有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内蒙古草地80%以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之过度利用,导致草地荒漠化趋势不断加重。本文分析了2000年以来内蒙古风沙源地在连续遭受3年干旱和虫害(蝗灾)后造成的草原退化和沙化趋势以及草地围封等措施对植被恢复的效果,论述了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风沙源区天然草地植被的演替轨迹,揭示了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和人工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成因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选取内蒙古草地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典型区,通过对区域内影响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草地退化面积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积温、降水变率和年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草地超载比例、人工种草与围栏草场面积、年割草量、畜棚与畜圈面积和牧民人均收入等人类活动因子作为比较数列,对草地退化进行了多因素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客观、定量地揭示了草地退化与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受损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对草地的管理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影响,人类可以通过多种管理措施来减轻牲畜对草场的压力,积极解决人与资源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畜牧业基地,拥有约0.197亿hm^2天然草地,由于处在一个脆弱的草原环境中,人口增长过快,牲畜不断地增加,草地利用频度日趋增大,而草地建设与牲畜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草畜矛盾日趋尖锐化,不仅大量的草地发生退化和荒漠化,同时也引发了生态因子的恶化。目前,锡盟退化草地近0.1亿hm^2,占草地面积的48.63%,并且呈严重发展趋势,锡盟两大沙地60年代流沙仅占2%,现在已扩大到20%,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呈连接趋势,浑善达克沙地外围扩延每年以1.8km的速度逼近北京。黄羊,旱獭等宝贵动物资源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绝迹,鼠虫害年年发生,草地退化,加速了荒漠化进程,气候趋于旱化,全盟旱频冬季占统计年份的41.7%,春,夏已达66.7%。锡盟天然草地因地理位置的特殊,已构成了京,津,唐地区仅次于三北防护林的第2生态保护带。锡盟草地退化,荒漠化已直接危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生态日趋恶化已超出本地范围,列入国家生态治理已刻不容缓,呼吁国家及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牲畜数量增长过快,伊犁河谷天然草地严重超载,加上不合理利用和人为破坏,天然草地退化严重。根据今年草地资源野外调查和卫星遥感图片显示,伊犁河谷60%以上的草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与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资料相比,各类型草地产草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牧草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良牧草减少,不食草、毒害草大量滋生,导致草层变矮,牧草品质下降。因此探索不同类型天然草地改良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6 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为什么要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的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 ,广大农牧民习惯于依赖天然草地放牧发展草原畜牧业。但长期掠夺式的超载过牧和粗放经营 ,不仅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日趋严重 ,而且引发的草畜矛盾尖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圈养的意义重大。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超载放牧问题 ,草原植被能够得到恢复。牲畜数量的逐步增加对草原长期长年无节制的随意放牧 ,是草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牲畜舍饲…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09,(5):36-36
1技术简介 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地4亿公顷,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及南方草山草坡等。近年来,由于盲目开垦、过度放牧及其他掠夺性经营行为,80%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天然草地植被的改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指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国内习称治标改良和治本改良.前者是指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通过浅耕翻、补播、施肥、节水灌溉及鼠虫害防治等措施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而后者则是在彻底清除原有植被的情况下,通过耕翻、  相似文献   

11.
王建兵  张德罡  田青 《草原与草坪》2013,33(1):54-58,64
在半农半牧地区,草原资源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实施使土地被过分细分到户,导致草地的破碎化。研究表明:强化草原管理有利于以草定畜,严格控制牲畜饲养量,草地超载及代牧现象减少;畜种改良使得传统的草原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过渡,大牲畜的饲养量出现大幅度减少;草地破碎化使得草地退化以定居点和水源为中心,沿着牧道呈一定的梯度形成辐射状的区域性草地退化趋势。通过草地的联户承包,共同经营管理,促进了草畜平衡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畜矛盾,减缓了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给进一步计算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草地载畜量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为了给深入研究该地区近67年来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时提供参考依据,在搜集了1949—2016年该地区历年牲畜头数和草地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近67年来牲畜头数与畜均占有草地面积变迁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牲畜头数从1949年的5 733羊单位增加到2016年201 326羊单位,67年间增加了35倍;畜均(羊单位)占有草地面积从5.50 hm^2/羊单位下降到0.15 hm^2/羊单位,67年间畜均占有草地面积下降了97.3%。综合分析可知,该地区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类型趋于旱生化,而牲畜头数则逐年增加,使草地压力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杨汝荣 《草业学报》2003,12(6):24-29
草地畜牧业是西藏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其社会经济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藏族来说,草地不仅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民族文化、精神世界孕育和发展的摇篮,为西藏人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畜产品和绿色无污染的奶肉食品,同时还肩负着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任。但是,因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片面追求牲畜数量,超载过牧等问题已导致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生态平衡失调,个别地方已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对草地退化问题不能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肃南牧区草原退化严重,草场承载能力日益下降,特别是冬春季节草畜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大量牛羊匮乏死亡的实际,试图通过科学的放牧控制和草地载畜量,实现草畜动态平衡。通过冬春季山繁川育和夏秋季牧区放牧育肥,利用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互补效应,将草地系统同开发新农田系统组装耦合起来,促使草地资源环境生产层次的各个组份具有丰产性和调节弹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化解草地草畜矛盾,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屈海林 《青海草业》2010,19(4):31-33
湟中县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制约,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影响了本县畜牧业经济发展,本文就草地退化现状和对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青海省“黑土滩“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尚永成 《青海草业》2001,10(2):25-26
青海省天然草地由于粗放经营管理,过度放牧,鼠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据调查,全省"黑土滩"面积约为703.19×104hm2,此类草地产草量为400.5kg/hm2,植被平均盖度为45.42%.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为了使"黑土滩"恢复其生产力,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使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提出了几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对草畜平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调查了县域内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等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的种群数量,利用降尺度算法生成了2016年玛多县30 m空间分辨率的产草量数据,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在内的草畜平衡状况,分析了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对玛多县草畜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飞行样带内种群密度,推算了玛多县内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分别与统计数据、暖季调查结果对比验证,估算出2017年冷季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分别为1.71、1.60和0.93万匹(只),家牦牛、藏羊和马分别为7.08、10.22、0.12万头(匹、只),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总计47.5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羊单位数量与家畜羊单位数量之比为1∶4.5;2)仅考虑饲养家畜,载畜压力指数为1.13,表明草地略微超载;在综合考虑饲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载畜压力指数为1.38,表明草地中度超载;3)若没有将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纳入草畜平衡核算体系内,载畜压力将被低估22%。超载过牧是造成玛多县草地退化一个主要驱动因素,需人工补饲7.90万t干草或减畜30%才能维持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18.
参考青海省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野外调查资料,结合2007年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时获取的最新数据,从退化草地面积、草地类鲜草产量初步对全省天然草地进行了退化趋势的分析,认为青海省天然草地的退化趋势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退化程度不明显。最近30年来,天然草地的退化速率明显加快,尤其是地处"三江源区"的天然草地,是全省退化扩展速率最快的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人为活动和气候因素所致,自然因素对天然草地的影响是渐进式和缓慢的、不易察觉的一个过程,远不及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长期超载过牧等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干扰对草地动态演替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更为严重。但自然因素对天然草地的影响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High grazing density has given rise to concerns about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periurban areas in Mongolia. Moreover, whether livestock can increase without harming the vegetation in these areas in Mongolia and what types of policy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s not documented. As such, this study develops an integrated simulation model of grassland biomass, animal growth, and livestock management for a forest-steppe area in northern Mongolia and conducts a simulation on long-term change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under current conditions, the number of animal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while the grassland biomass will decrease. Cooperative grassland management w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grassland biomass and higher incomes for herders. Furthermore, herders’ population changes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nimal density adjustments, while the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economic measures, such as a tax on animals, would be limited if all other conditions remain constant. Consequently,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herder population changes and cooperative management can contribute toward maintaining the herders’ income while preserving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