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六种生物杀菌剂对熟料栽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和及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接种15d后,500倍宁南霉素、500倍中生菌素、500倍和1000倍春雷霉素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无抑制作用;扎孔5d后,500倍宁南霉素、500倍和1000倍多抗霉素能够完全抑制霉菌生长。使用1000倍宁南霉素后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131.6%),其次为500倍中生菌素(96.44%)。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5种杀菌剂施保功、库力班、克霉灵、多菌灵和H2O2对食用菌生产中5种常见污染霉菌总状毛霉、黑根霉、绿色木霉、黑曲霉和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及对栽培平菇苏研7号杂菌污染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对该5种霉菌孢子的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和EC90均很低,分别在0.24%-1.61mg/L和1.09-2.89mg/L,但对杂菌菌丝没有抑制作用。H2O2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出菇和菇产量没有影响,可有效抑制杂菌污染,且易分解无残毒,是高效无公害食用菌防杂药剂。  相似文献   

3.
组织分离法分离母种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菌种遗传稳定的特点,但在实验中经常受到霉菌污染。为优化分离结果,试验采用平板培养方式,对实验室常用两种杀菌剂及其不同浓度对平菇、绿霉和青霉三种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及其不同浓度对平菇、绿霉、青霉三种菌丝的抑制力也不同,全力威杂菌清在稀释倍数为1500倍时,能有效的抑制绿霉菌丝和青霉菌丝的生长,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原克霉灵在稀释倍数为1000倍时,能有效抑制绿霉菌丝的生长,对平菇菌丝和青霉菌丝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经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分析,为田间有效药剂筛选及配套使用技术提供重要依据。采用平皿法,试验并分析丁子香酚、梧宁霉素、多氧霉素、中生菌素、蛇床子素、宁南霉素生物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6种生物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毒力效果,但不同杀菌剂间的毒力差异较大。丁子香酚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仅为0.2162 mg/L;其次为梧宁霉素、多氧霉素、中生菌素,EC50值分别为4.0992 mg/L、10.9849 mg/L、18.8762 mg/L;蛇床子素和宁南霉素效果较差,EC50分别75.3819 mg/L和75.9982 mg/L。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申嗪霉素悬乳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2%宁南霉素次之,5%井冈霉素水剂最弱。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7):31-33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化学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多菌灵、氟硅唑、腐霉利、己唑醇、嘧菌酯、溴菌腈、菌核净、噻呋酰胺和嘧霉胺,EC_(50)值分别为0.43、057、1.20、3.27、7.97、11.80、13.96、41.71、105.07 mg·L(-1);生物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丁子香酚、多抗霉素和中生菌素,EC_(50)值分别为1.84、8.02、20.48 mg·L(-1)。研究结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常见的6种食用菌化学消毒制剂为试材,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化学消毒制剂对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等5种杂菌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适合的消毒剂。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抑制杂菌效果不同,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名制剂抑制效果也不相同;多菌灵1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抑制作用最强(最佳浓度为500倍液),而对青霉作用较弱,多菌灵2对多数杂菌无抑制作用;克霉灵、绿霉净抑制青霉效果最佳,最佳浓度分别为200倍液和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平菇、香菇及其代料栽培中的主要污染真菌菌丝生长对温度和几种杀菌种的反应。平菇P8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而其主要污染菌绿色粘帚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香菇X10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其主要污染菌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长枝木霉菌丝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 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使百克对木霉和绿色粘帚霉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平菇P82和香菇X10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10.
以4种常见药剂为试材,利用抑菌圈和生长速率2种方法,研究了杀菌剂对食用菌栽培中常见杂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食用菌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青霉菌丝和孢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多菌灵(蓝丰)对青霉在400~1 200倍液时抑制圈直径为5.30~5.66cm,且浓度梯度间无显著差异,对菌丝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400倍液时的抑制率为13.4%;日本甲托的抑菌圈直径为4.22cm,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16.8%,杀毒矾的抑菌圈直径为4.10cm,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17.6%;木霉的孢子萌发阶段对多菌灵(蓝丰)最为敏感,抑菌圈直径为5.44~5.86cm,相互间没有显著差异,对菌丝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400倍液抑制率达到最大为57.54%,日本甲托的抑菌圈直径为3.78cm,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100%,杀毒矾的抑菌圈直径为3.20cm,对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51.10%;多菌灵2对木霉和青霉的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均没有抑制作用。不同药剂的不同浓度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的抑制作用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从北京市食用菌主产区采集感染木霉病的培养料及子实体,分离得到33株木霉菌株,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个种群,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中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康氏木霉。测定了氯化钠对哈茨木霉、康氏木霉以及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得到毒力曲线,并计算EC50,结果表明,氯化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木霉。  相似文献   

12.
生料栽培平菇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接种后7~15天内有效地防止霉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经常污染菌块的霉菌是木霉、青霉、黑曲霉、链孢霉和毛霉等,这些霉菌在雨季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易污染菇床,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块表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抑制其生长。有时整个料块、整个菇床、甚至整批栽培料,都会由于严重污染杂菌而报废。因此,防止霉菌污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摘要:针对白灵菇栽培中杂菌污染较严重的突出问题,我们对培养料进行了加入抑菌荆和生物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抑菌剂对杂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万霉灵效果最好,菌袋污染率为5.00%,甲基托布津最差,污染率为15.00%;抑菌剂对白灵菇菌丝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万霉敌对白灵菇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百菌清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生物发酵能够明显促进菌丝生长,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从综合经济价值上分析,经生物发酵后加0.1%万霉灵或0.1%百菌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以木霉菌T2为生防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研究了9种化学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将防效最强的5种化学杀菌剂分别与生防菌进行复配组成菌-药复剂,并探讨复配剂对苹果轮纹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生菌素2 000倍和生防菌T2复配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的增效作用最高,48h增效比为1.23,72h增效比为1.36。中生菌素作为菌-药复配的化学因子,在较低质量浓度下不仅能有效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也能与生防菌木霉很好地相容。复配剂防效显著优于单剂中生菌素和单剂生防菌T2防效,同时二者复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降低了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省平菇生产中杂菌污染严重,有的菇场甚至因此绝产,消除杂菌污染已成为平菇生产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常见杂菌棉子壳生料栽培平菇,因未经高温灭菌,一般播种后二、三天,料面就会长出疏松的灰白色的毛霉和根霉,统称为“长毛霉”。如果料面上出现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黑色粉状孢子,表明已污染木霉、青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这几种杂菌危害极大,尤以木霉、青霉、链孢霉更甚。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5个不同品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平菇)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了其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EC50值分别为2.536 mg·L-1和5.482 mg·L-1。同时咪鲜胺对平菇的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咪鲜胺有效浓度为8.333 mg·L-1以下时抑制作用不显著|生料栽培试验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地区平菇污染杂菌进行调查,明确了6种主要平菇污染杂菌,分别为:木霉(Trichoderma sp.)、青霉(Penicillium sp.)、曲霉(Aspergillus sp.)、毛霉(Mucor sp.)、细菌、酵母菌。应用形态学的方法对平菇杂菌进行鉴定,明确了近年来发生平菇杂菌的分类地位。探讨了杂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蔡信之 《食用菌》1995,17(2):36-37
绿色木霉对平菇的危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在连续多年使用的老菇房(场)和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为了减轻危害,笔者对此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绿色木霉对平菇的危害 接种后菌块表面局部出现灰白色菌丝,不久就产生成堆的绿色孢子,形成绿色霉斑。不及时防治,则绿色霉斑迅速扩大、加深。据观察,杂菌菌丝呈絮状,比较透明,纤细,有分隔,生长迅速,分枝繁复;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9.
1竞争性杂菌——木霉危害与防治木霉又称绿霉,是黑木耳栽培中的第一大病原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常见种类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1.1危害症状:培养基感染木霉后,菌落初为白色絮状,后为暗绿色,孢子迅速萌发繁殖将接种面或袋面覆盖,使黑木耳菌丝失去培养基而停止生长;出耳期划口部位被木霉侵染,木霉菌丝向袋内生长蔓延,并产生毒素,抑制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测试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卞青霉素、潮霉素4种抗菌素对秀珍菇、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菌落形态基本没有影响,有些浓度处理对菌丝生长还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潮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2.5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秀珍菇的菌丝生长,5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的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3种食用菌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