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桑蚕品种932和芙蓉是两广二号的两个中系亲本。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因出现932羽化齐一,而芙蓉羽化分散的情况,使芙蓉母蛾与932雄蛾对交经常需要冷藏932雄蛾,但932雄蛾的不耐冷藏性会使杂交原种芙蓉×932出现空圈多、有效卵圈少、蚕种净种率低等问题。为探究冷藏处理932雄蛾对蚕种质量的影响,调查了在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条件下处理932雄蛾后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有效卵圈数有显著影响,932雄蛾冷藏温度越低、冷藏时间越长,则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越差;对不良卵率和良卵量的影响因交配的芙蓉雌蛾的出蛾时间不同有差异;932雄蛾最佳冷藏条件为5℃、24 h。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原种生产中常出现因品种间发蛾不一致而冷藏雄蛾的现象。为了解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生产中,对交品种雄蛾6℃冷藏24h对生产杂交原种质量的影响而设计试验。结果显示:932雄蛾6℃冷藏24h后与芙蓉雌蛾交配,芙蓉×932(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良卵率均显著低于芙蓉×932,并且芙蓉×932(冷)雌蛾单蛾产卵率和良卵率个体间开叉大。芙蓉雄蛾6℃冷藏24h后与932雌蛾交配,932×芙蓉(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显著低于932×芙蓉;良卵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原种制种生产大忙期间,往往出现雌蛾过多、雄蛾不足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对两广二号4个亲本采用雄蛾二交与冷藏雌蛾制种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调查各品种的良卵率及折净率,评价产卵效果。结果显示,在使用雄蛾二交试验中,各品种的良卵率指数和折净率指数显示:932×芙蓉为95.97%和95.51%,比湘晖×7532高0.47%、0.06%,比芙蓉×932高9.07%、22.80%,比7532×湘晖高12.54%、25.95%,证明932×芙蓉和湘晖×7532经过雄蛾二交后仍保持很好的产卵效果;在冷藏雌蛾试验中,各品种的的良卵率指数和折净率指数分别为:芙蓉×932为100.09%和99.31%,比7532×湘晖高5.25%、4.19%,比湘晖×7532高17.26%、7.53%,比932×芙蓉高20.22%、21.90%,证明芙蓉×932和7532×湘晖经过雌蛾冷藏后仍保持很好的产卵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 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率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 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率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家蚕原种生产中蛹蛾期最佳低温保护法,调查了桂蚕二号(8810·932)×(8711·7532)4个亲本在蛹期和蛾期冷藏对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蚕二号各亲本品种在蛹期和蛾期不同冷藏处理,其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在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试验证实8810的雌蛾不宜冷藏;932在雌蛹触肢着色期不宜冷藏...  相似文献   

6.
在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繁育过程中,将对交的原种雌蛾交配后冷藏在5~7℃的冷库中12 h再产卵,对产卵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交的中系原种(芙蓉·932)雌蛾产卵量略高于对照区,对交的中系原种(932·芙蓉)和日系原种(7532·湘晖)(湘晖·7532)雌蛾产卵量略低于对照区,但最低的中系原种(932·芙蓉)雌蛾产卵量比对照区仅低3.0%,4个品系的原种雌蛾平均产卵量比对照区低1.6%,对生产影响不明显。4个品系原种雌蛾交配后冷藏对所产一代杂交种的良卵率、实用孵化率基本无影响。4个品系原种雌蛾交配后冷藏对所产一代杂交种蚁蚕绝食生命率调查:除日系原种(7532·湘晖)雌蛾所产一代杂交种蚁蚕绝食生命率略低于对照区外,另外3个品系均略高于对照区,总体来说,冷藏交配后雌蛾所产一代杂交种蚁蚕绝食生命率比对照区还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取漂白粉消毒浸渍并冷藏保鲜桑叶是蚕种繁育中常用的一种桑叶处理方式。为了了解饲喂经消毒浸渍后冷藏保鲜的桑叶对家蚕良卵率的影响,试验使用漂白粉消毒液浸渍消毒后并放置在12~15℃冷库中进行冷藏保鲜的桑叶,饲喂两广二号4个原种亲本芙蓉、932、湘晖、7532,分别调查4个原种母蛾的良卵率。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原种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母蛾良卵率总体均值并无显著差异,蚕种繁育中使用消毒并冷藏处理的桑叶饲喂家蚕对制种成绩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藏雌雄蛾对雌蛾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雌雄蛾冷藏不同时间的处理,调查雌蛾产卵情况,结果表明雄蛾冷藏3d内、雌蛾冷藏1d对蚕种和制种无显著影响,雌蛾冷藏2d不受精卵率、遗腹卵率都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3,40(3):20-23
芙蓉、932作为两广二号中系亲本,在我区已推广10年,目前我场用的品系是1994年秋由本站育种组引进,其母种原原种经过近十年来的多次繁育,近年来出现一些问题,如芙蓉不受精卵增多、932单蛾产卵量低及繁育系数下降等。因此,对芙蓉、932现行品系母蛾产卵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其原有的产卵特性,为原原种、原种繁育提供一些帮助。1调查方法1.1调查品种品系:芙蓉、932(本站原种场现行品系)1.2调查项目及方法1.2.1蛹体重与母蛾产卵性状相关性调查:取同批饲养同一日上蔟的种茧,于复眼着色时削茧鉴蛹,每品种各随机抽取雌蛹1…  相似文献   

10.
因蚕期发蛾调节不能达到预期日差或因其它人为、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对交品种不能适期交配,往往需要进行蛹期冷藏。一般认为蛹期冷藏以雄蛹为主,时间以3~4d为限。随着冷藏技术的提高以及蚕种场改制后为了充分套用蚕室、蚕具,提高设施利用率,各批次间拉开收蚁日差,当迟批生产出现问题需要利用早批雄蛾时,就要对早批雄蛹或蛾进行较长时间的冷藏。为此,我们进行了延长雄蛹(蛾)冷藏时间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的两广二号原种932×芙蓉和7532×湘晖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的蚕种与冷藏浸酸处理的蚕种进行强健性对比,调查24 h疏毛率、72 h蚁蚕生命力以及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指标,不同处理方式与对照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两个品种均表现为: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免浸酸处理低温冷藏保护蚕种第二次冷藏时间在40 ...  相似文献   

12.
雄蛹冷藏对交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系蚕品种雄蛾不耐冷藏对交尾冷藏雄蛹更引起交尾性能下降,多丝量蚕品种,蛹期越早冷藏温度越低,引起交尾下降越明显,冷藏后的雄蛹,只要出蛾正常交尾,对雌蛾产孵受精率影响不大,但仍是中系品种差于日系品种。  相似文献   

13.
“桂蚕一号”新品种主要性状及饲养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顾家栋 《广西蚕业》2000,37(1):14-14,17
1 原种性状 932(简称9):二化含多化,四眠、中系、素蚕、卵色灰褐色. 单蛾产卵450粒左右,每克卵数1800粒左右,孵化齐,蚁蚕黑褐色,有趋密性,克蚁头数2400头左右,各龄蚕发育齐一,壮蚕体青白、结实、体形不大、食桑旺,眠起快、上蔟快而齐、多结上层茧.茧形短椭园、茧色白、缩皱中等,发蛾涌,雄蛾不耐冷藏,交配性能好,若环境控制不适当易发生生种.该品种体质强,抗高温多湿,抗NPV,对叶质适应性较好,易养、茧层率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甲醛和盐酸在蚕种孵化中的应用,降低二者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改进蚕种冷藏保护孵化办法,开展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两广二号原种芙蓉×932、湘晖×7532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处理,调查实用孵化率和蚕卵胚子中感发育进度,找出不同库外保护时间、不同冷藏时间下蚕种实用孵化率达标、蚕种中间感...  相似文献   

15.
分别在家蚕4龄眠起与5龄眠起时推迟饷食以及在5龄第3天进行饥饿处理,调查蚕体的生长发育、产茧和产卵情况,为制定新的家蚕共育模式技术规范以及一代杂交种生产的发蛾调节技术规范等提供试验依据。4龄起蚕推迟8 h饷食对幼虫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质量及蚕蛾羽化率、产卵量和良卵率均没有不利的影响;推迟16 h、24 h饷食,雌蚕的5龄经过延长及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蛹体质量等性状成绩显著下降(P0.05),对雄蚕的影响较小(P0.05)。5龄起蚕分别推迟8 h、16 h、24 h饷食,5龄经过延长,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及产卵量、良卵数量等均显著下降(P0.01)。5龄第3天幼虫分别饥饿12 h、24 h,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饥饿48 h后结茧率显著下降(P0.01),雌蚕和雄蚕分别仅为60.67%、42.66%。依据试验结果建议:农村养蚕如采用集中共育至4龄起蚕的模式,为方便共育蚕的分发配送,可适当推迟4龄起蚕的饷食时间,但推迟时间不应超过8 h;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过程可将4龄起蚕饷食时间推迟8~16 h,调节对交品种发育进度;无论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均不宜使旺盛生长期的5龄幼虫遭受饥饿,需预先调节好桑叶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16.
雌蛹冷藏对产卵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公司内桑园的不断萎缩,我公司蚕种生产近三分之二的规模转移到育种点。通过《规范》的细致化落实,明显提高我公司的蚕种产量质量。但是,由于育种点的蚕室温度较难控制,有时会出现对交批失调,这个品种上蔟结茧早,那个上蔟结茧晚;或者这个数量多,那个数量少,造成对交困难。另外,有时不可避免出现种茧收回后数量大,劳力跟不上等情况,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公司积极探索,从雄蛾冷藏这一角度考虑,种茧冷藏能否作为发蛾调节的一种方法;种茧冷藏对产卵又有什么影响。为此,我们今春进行了种茧(雌蛹)冷藏后再制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家蚕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的蚕卵出库催青,当蚕卵进入转青期,对转青卵冷藏抑制,二个杂交原种的冷藏抑制有效期限有差别,浸酸前滞育卵冷藏经过时间137天时,57限·芙蓉转青卵冷藏抑制1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4%以上,782·湘晖转青卵冷藏抑制2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1%以上。滞育卵冷藏时间的长短对其转青卵冷藏抑制的耐受力也有影响,滞育卵冷藏时间延长,其转青卵对冷藏抑制的耐受力就会减弱。  相似文献   

18.
家蚕雌蛾冷藏产卵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养蚕制种时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对交亲本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生产上主要依靠在种茧保护期通过对温湿度的调节或对雄蛾进行冷藏来达到对交目的,但有时由于对交批次在数量和时间上相差太大,形成雌蛾提前大批涌出无雄蛾可用或因雄蛾交配能力差不能二交而缺乏雄蛾,给蚕种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对此一般蚕种场的做法是将雌蛾静置待第二日交配产卵,这样做会出现雌蛾未交配大量产不受精卵和产卵前死亡.针对上述情况,2005年春季我们进行了雌蛾的冷藏产卵试验,结果表明雌蛾冷藏完全可行,并有部分品种在产卵上较正常雌蛾交配产卵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家蚕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09荧"、"909荧"和常规品种"932"进行自然羽化和人工削茧羽化对比试验,了解这2个新品系自然羽化方式的良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人工削茧羽化和自然羽化处理区的死蛹率、总羽化率、病死蛾率、单蛾产卵量、良卵率、遗腹卵率等均没有差异。"09荧"、"909荧"、"932"自然羽化处理区破茧健康蛾率分别为88.09%、75.35%、80.94%,其中"909荧"、"932"的破茧健康蛾率显著低于同品种人工削茧处理区的羽化健康蛾率,这对提高良种繁育系数有一定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09荧"、"909荧"、"932"自然羽化处理区后期的健康蛹率分别高达93.04%、97.28%、97.72%,均高于同品种的人工削茧处理区,"909荧"与"932"间没有差异;2个新品系平均单蛾产卵量均高于"932",但良卵率均略低于"932",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蚕种生产过程中,对交品种比例开差过大、发蛾不一致,或发蛾过于集中,劳动力供不上,不能完成当日交配任务,就要对雌蛾雄蛾采取冷藏技术处理。为此开展对蚕雌蛾和雄蛾进行不同温度冷藏试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蛾雄蛾在低温条件下(5~10℃)短期冷藏,对蚕种质量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