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传统电商还在为家用电器打响价格保卫战时,国外的商家已经将重心转移到穿戴式智能设备的联合开发和销售上。记者在天坛公园发现散步的人们手上佩戴着各种颜色的橡胶材质手环,觉得很好奇,一经询问才知道这就是当下最流行的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就是款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最佳代表,正渐渐在国内普及并拥有迅速的发展空间。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iOS或者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或是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建筑市场面临作业工人老龄化、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建筑施工总体效率低下、高空作业风险系数增大。为保证建筑施工整体水平达标,智能建造设备已逐步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智能建造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施工作业风险。对智能建造设备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优势及未来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控设备现有保障模式存在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等问题,分析了数控设备自主式保障的重要意义。开发了集机床状态监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为一体的智能保障系统,通过对数控设备智能保障系统的研究、设计,介绍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及方法。以大型机床齿轮箱为例,阐述了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和基于运行状态信息融合的故障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林木测高理论和测量技术的局限性,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可穿戴式树木测高帽,实现了树高和相对坐标的测量。该设备以单片机、九轴传感器、红外测距模块等主要硬件为基础,通过测量距离、倾角和磁方位角3个参数,基于三角函数原理,嵌入操作软件,实现树体高度、相对坐标和冠幅的数字化、一体化精确测量。以四蕊朴Celtis tetrandra为测量树种,分别以不同距离(3~17 m)和树干不同高度(10 m距离,5.01~0.90 m)为测量对象,以鱼竿+皮尺为树高测量理论真值,将可穿戴式树木测高帽、手持激光测距仪和罗盘仪进行测量比较试验;以32株四蕊朴干为测量对象,以罗盘仪为方位角测量理论真值,与测高帽比较测量;以同一株滇朴为测量树种,分别以不同距离(0.94~20.74 m)为测量对象,以皮尺为水平距离测量理论真值,分别以测高帽和手持激光测距仪比较测量。结果表明,在树高、方位角和水平距离测量时,可穿戴式树木测高帽的准确度和中误差优于其他两种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无线网络的分类,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未来4G技术和无线穿戴式网络将会成为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现象加重,有关雾霾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对PM_(2.5)的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设计采用Arduino为控制中心,由夏普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测量空气粉尘浓度,单色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空气粉尘浓度。结合arduino廉价、API开放度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以监测PM_(2.5)并能与Android手机互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手表,使用该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时间与周围空气的质量,并可以自行设计手表的用户界面。该表还可以通过蓝牙与Android手机设备联动,通过在手机App上输入体重与运动种类(如跑步与慢步),确定是否适宜活动,并在估算出这段时间内的吸入颗粒量。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云辰社区的四川省重点项目“云辰·五彩金秋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一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细雨如薄纱笼罩着整齐培育的乔木,抬眼处的红土山坡郁郁葱葱,每次呼吸中都有泥土的芬芳和淡淡的花香。步入智能温室,杨静满眼自豪,向我们介绍实时监控温度、光照条件的物联网系统,立体翻滚式苗床,自动感应喷雾设备……“这个32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引进运用智能农业先进设施设备,结合自主创新设计,进行珍稀植物、高端花卉引种繁育。”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一家公司,曾经推出过一款穿戴式计算机。现在该公司又推出一种新型便携式计算机——头戴式电脑。这款电脑配有一个分辨率为640&#215;480点的头戴式彩色显示器,图像质量和普通显示器差不多。对其操作是通过光学鼠标实现,或者与键盘连接。新型头戴式计算机可以阅读电子邮件、收听音乐。  相似文献   

9.
彭亮 《技术与市场》2009,(10):87-87
电脑市场上的概念可谓翻新不断,将电脑穿在身上,已不再新鲜了。但是把电脑植入人体组织,使其成为人体的一部分,这可能是一项全新的神奇发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科学家史瓦茨(他曾经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穿戴式电脑POMA)预计,到2010年,一切将进入无线时代,现在人手携带的手机,随身听、商务通等电子产品,体积会缩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成为一种隐形的人工智慧产品。  相似文献   

10.
林火监测是森林防火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及时发现林火才能在林火扑救中实现“打早,打小,打了”。设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无线数字微波图像传输技术、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大型集中监控技术的森林防火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提出前端监测网的布设与优化,中间无线微波图像传输,后方监控中心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阐述了林火智能识别、定位,无线微波图像传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