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品种荟萃     
中品94-6(大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利用野生大豆种质创造新品种的育种工作,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系。其中之一“中品94-6品系”,它是以西藏栽培大豆为母本和来自河南的野生大豆为父本杂交,后代再与东北栽培大豆回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由于使用野生和栽培且地理远缘材料为亲本,本品系遗传背景广泛。该品系生育期135~140天,株高110~120厘米,主茎节数23~28个,分枝2~3个,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毛,黄种皮淡褐脐,百粒重20~22克,种子生活力强,易保苗;蛋白质含量41%~44%,油分含量20%~21%。该…  相似文献   

2.
“京九铁路与江西畜牧业”学术研讨会暨’94学术年会根据江西省科协(94)033号关干召开“京九铁路与江西经济”学术研讨会通知精神,为促进我省畜牧兽医事业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经研究决定,省畜牧兽医学会将于94年底召开“京九铁路与江西畜牧业”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在昆明地区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4个大豆新品种在昆明进行了试种,观察其物候期和生长特性,测定大豆子实产量和初花期地上生物量,评价营养体营养成分,筛选出适合于昆明地区的优良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区,中品6171的大豆子实产量极显著高于另外3个品种。中品6171的干物质产量(8580kg/hm^2)最高,优于其余3个品种。大豆子实中品6171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另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新品种荟萃     
中油821“中油821”是采用“苏早3”、“白油1号”、“云油7号”、“甘油1号”、“甘油3号”、“71-5”作亲本复合杂交、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多抗(耐)、适应性广的冬油菜新品种。特征特性:中油821幼苗半直立,越冬近似匍匐,生长稳健,苗、蕾、苔期较长、花期集中,在长江  相似文献   

5.
特种茶类开发及加工技术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近几年,我国茶叶科研生产单位不断研制和开发了一系列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特种茶类,本文就其最新开发动向以及主要制作加工技术作一简述。一、颗粒状、饼状、片块茶的开发与、制作1.颗粒绿茶这种颗粒的新...  相似文献   

6.
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含有抗营养因子。目前已经发现的大豆抗营养因子达10余种(张明峰,1999),其中对大豆营养价值、适口性及人和动物危害较大的主要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抗维生素因子、胀气因子和脲酶。生大豆不能直接饲喂家禽,适当加工处理后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般认为,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只要灭活80%~85%即可达最佳营养价值(Rackis,1974;Liener,19761。国内外已广泛研究了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对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效果。并对处理的大豆及其产品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谯仕彦等,1998;李素芬等,2001)。为了进一步拓宽大豆的加工领域和有效改善其饲用价值。本试验研究了新的大豆加工产品——全脂脱腥豆粉对肉仔鸡的饲用效果。并与大豆常规加工产品(豆粕和膨化大豆)进行了比较,从而探讨肉仔鸡日粮中不同大豆产品的加工和利用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东饲豆1号"是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与滨职1号杂交选育获得的,将野大豆的耐盐抗逆等性状导入栽培大豆中,将栽培大豆的叶量大、籽实产量高、直立性强等性状导入野大豆中,选育出高产、直立性强、易于收获、耐盐碱、青饲时鲜嫩多汁、制作干草时草质柔软、叶片不易脱落、粗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好的野大豆饲用新品种。饲草产量比野大豆增产20%以上,破解了野大豆攀附其它植物才能生长的短点,解决了野大豆种子硬实  相似文献   

8.
“霜峰”新品种选育初报倪伯荣(浙江杭州市茶科所)选育经过“霜峰”是1974年秋利用福云天然杂交种初选优良品系“红云”与平阳云南大叶种x选优良品系“平云10”进行人工授粉,1975年采收杂交种子,进行苗圃育苗,1977年春进行单株定植,并对抗性、长势、...  相似文献   

9.
<正>“蒙冠1号”和“蒙冠2号”是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6月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证书号:20190083、20190084)。“蒙冠1号”果实为穗状柱形果,纵径为5.95 cm,横径为5.86 cm,平均单株结果120个,  相似文献   

10.
“龙牧801号”与“龙牧803号”苜蓿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牧801号”与“龙牧803”苜蓉新品种,是1976-1992年期间,用黑龙江省西部羊草草甸草原上的野生扁蓿豆(MelissitusvuthenicusC.Vchang)与黑龙江省方良种肇东苜蓿(MedicagoSativazhaodong)利用辐射人工诱变方法,对亲本二倍体扁蓿豆与四倍体紫花芷进行辐射处理,动摇了亲本遗传性,提高了新合性,攻克了远缘杂交关,杂成功。采用集团选择法选育,历经了16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膨化加工对大豆中脲酶活性(UA)和蛋白质溶解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大豆中UA和蛋白质溶解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膨化大豆对畜禽生长或生产性能的好坏。当膨化大豆“过生”.即UA〉0.3时。人们会采用再加工的方法来改善膨化大豆的品质以尽可能破坏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等。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是膨化大豆“过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又可能导致部分膨化大豆由于再次受到加热而“过熟”.同样会影响到膨化大豆中蛋白质的利用.如美拉德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水禽世界》2006,(7):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6年6月19日发布第668号公告,公布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培育的“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等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并颁发了《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  相似文献   

13.
990122批把盛产期修剪方法初探/许伟东,徐祖进…(莆田县果树研究所)//福建果树.-1998,(4).-76~77990123中熟批犯的栽培技术要点/陈遵银(福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503O0)”福建果树.-1998.(4).-72~73990124超大果批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黄金华(莆田县经作站351100){福建果树.-1998,(4).-83、S4990125欲把防寒丰产试验初报/刘权(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伉州对0肥9),吕均良…“中国果树.-1998.().-33~34990126龙眼优良新品种——水南一号/蔡斯明(莆田市农业局){福建农业,-1998,(8).-89901…  相似文献   

14.
长期困扰国产苹果浓缩汁质量的瓶颈有望突破。去年11月22日,青岛农业大学戴洪义教授主持的“加工专用型苹果新品种研究”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研究培育出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专用型苹果新品种“鲁加5号”和“鲁加6号”,对解决苹果浓缩汁酸度不高和果汁褐变重这两大瓶颈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果树一般     
gNNrt果园绿肥及其栽培利用/胡正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330200),聂纯青·人江西园艺lop,(5)-33~35山门8D果树盆景的制作与养护技术第一讲果树盆景的制作(-)/王兆毅,陈段芬(河北农业大学词艺系保定07100nil西南园艺、-lop,27(4)、Al-45贮藏加工欠问SN脐橙桂树贮藏试验初报/胡正月,李民仅(汀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3302to),来一清··人江西id艺lop,(5).-I6-189NB25脐橙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初报/胡正月,李民杨··(江西省农科院园艺所330200),朱清能·//iL西园lop,().-14-i6四…  相似文献   

16.
日粮胆碱水平及其存在形式对肉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体内胆碱的来源靠体内合成和饲料供给,饲料中胆碱主要以卵磷脂形式存在,游离胆碱的含量不足10%(霍启光,1992)[1]。Lipstein等(1977)用半纯合日粮饲喂生长鸡,以生长、肝重和预防胫骨短粗症为衡量指标,探讨粗制大豆卵磷脂中胆碱的利用,结论认为:粗制大豆卵磷脂中的胆碱与氯化胆碱的利用一样有效[2];Budowsi等(1977)在30日龄生长鸡酪蛋白葡萄糖日粮中分别添加氯化胆碱和大豆卵磷脂粗品,结果发现二者整段肠道表观吸收率并没有显著差别,作为胆碱源大豆卵磷脂粗品可以取代氯化胆碱[3…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伊利诺大学的专家培育成一种可以直接作为牲畜饲料的大豆新品种,并已投放市场。 一般的大豆新品种之所以不能直接用作饲料,是因为含有一种名叫“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物质,该物质使牲畜不能有效地消化大豆中的蛋白质,因此必须进行加工,排除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广角》2009,(17):7-8
近日.贵州省安顺市农科所科技人员历经10余年时间育成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安豆5号”通过第2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次会议审定.这是该所建所50余年来通过杂交自主育成的首个国审大豆新品种.标志着该所大豆育种水平再迈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桑树新品种嘉陵16号系由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原蚕学系,1986选用四倍体桑(西庆一号)作母本,二位体桑(育二号)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培育出的人工三倍体育新桑品  相似文献   

20.
乳杆菌LB—9703制剂防治雏鸡白痢的野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999年,使用本室研制的禽源乳杆菌LB-9703制剂,在邯郸、邢台两地进行了雏鸡鸡白痢病(PD)防治的野外区域试验:治疗雏鸡285518羽,存活率94.25%;预防出壳雏鸡53467羽,30日龄时存活率98.12%。统计学分析表明,使用LB-9703制剂防治雏鸡PD,野外区域试验效果与实验研究结果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