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棉花种植历史悠久 ,也是全国棉区单产水平最高的棉区之一。棉花枯、黄萎病近年来面积呈逐渐扩大、发生程度加重趋势 ,特别是 2 0 0 3年 7月份持续特大暴雨 ,病区面积迅速扩大 ,由此造成的危害将日益严重 ,搞好棉区枯 ,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症状棉花枯、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检疫性病害。棉花枯萎病在棉株上症状复杂多变 ,在苗期主要表现为子叶或真叶凋萎下垂 ,有的叶脉发黄 ,叶肉仍保持绿色 ,形成网纹 ,被害棉苗大量枯死。成株患病叶片半边黄 ,半边绿 ,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调种引种频繁,种植品种多乱杂,导致棉花枯黄萎病扩散速度加快,为害程度十分严重.就石首地区而言,2001年植棉面积9467 hm2,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4667 hm2,占植棉面积的49.3%,减收皮棉1120 t,经济损失1344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的棉田有1000 hm2;种植品种8个,其中抗虫棉品种1个,种植面积为667公顷.2002年植棉面积7600 hm2,黄枯萎病发生面积5667 hm2,占植棉面积的74.6%,减收皮棉1870 t,经济损失2244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棉田有1333 hm2;种植品种12个,其中抗虫棉品种3个,种植面积为1333hm2.2003年植棉面积为9200 hm2,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8000 hm2,占植棉面积的86.9%,减收皮棉3000t,经济损失3600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棉田有2000 hm2;种植品种为24个,其中抗虫棉品种8个,种植面积为3333 hm2,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是棉花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达18 khm2以上,占可耕种面积的70%以上,棉花枯黄萎病是当地棉花的致灾性病害,俗称病害中的“癌症”,一旦发生,无药可治,损失巨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快,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作为亭湖区棉花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敦煌市是甘肃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自 1 983年普查发现棉花枯黄萎病以来 ,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危害程度不断加重 ,造成了不可估计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多年来 ,尽管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技人员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但目前仍是制约我市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1发生现状从 1 983~ 2 0 0 2年连续 2 0年的普查结果证明 ,两病在本市的发生呈扩大蔓延趋势 ,尤其是枯萎病蔓延速度快 ,危害损失重 (表 1 )。在 1 983~ 1 990年普查的基础上 ,连续 8年采取建立无病种子田 ,枯萎病田及黄萎病重病田单收单轧 ,拔除烧毁枯萎病和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调种引种频繁 ,种植品种多乱杂 ,导致棉花枯黄萎病扩散速度加快 ,为害程度十分严重。就石首地区而言 ,2 0 0 1年植棉面积 9467hm2 ,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 4667hm2 ,占植棉面积的 49.3% ,减收皮棉1 1 2 0 t,经济损失 1 344万元 ,其中因病死苗 2 0 %以上的棉田有 1 0 0 0 hm2 ;种植品种 8个 ,其中抗虫棉品种 1个 ,种植面积为 667公顷。 2 0 0 2年植棉面积760 0 hm2 ,黄枯萎病发生面积 5 667hm2 ,占植棉面积的 74.6% ,减收皮棉 1 870 t,经济损失 2 2 4 4万元 ,其中因病死苗 2 0 %以上棉田有 1 333hm2 ;…  相似文献   

6.
苗兴武 《中国棉花》2008,35(3):39-40
棉花是东营市的优势作物.东营市的棉花生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优势地位更加突出,2006年棉花面积达到10.35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农民人均棉花纯收入达到1409.48元,占全市农民总纯收入的27.3%.  相似文献   

7.
敦煌地区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8,35(10):40-41
敦煌是甘肃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全市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均在1.33万公顷左右.棉花是敦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1983年普查发现枯、黄萎病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由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特别是抗枯萎病品种的推广应用,其危害损失明显减轻.但随着品种抗病性退化,以及枯、黄萎病致病性增强,两病依然是制约敦煌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棉花黄、枯萎病在部分棉区出现大面积发生,并且二者常常混合发生,呈日趋加重态势。它对棉花的生育、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患病的棉株在苗期即可引起大量死苗,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中后期棉花叶片黄化,皱缩萎蔫,干枯及叶片、蕾铃大量脱落,有的整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因此该病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抗枯、黄萎病性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棉花新品种一般对枯萎病的抗性可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所以目前单靠棉花育种工作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诸多问题;国内外有使用缩节胺抑制黄萎病的试验,但效果不突出,而市场上虽有多种预防黄萎病的药剂出售,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除控制好枯、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耕作栽培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  相似文献   

10.
豫南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张耀骧赵颖丽河南邓州市农技中心474150近年来枯黄萎病已普遍发生,平均减产20%~30%,不少地方已蔓延成灾,几乎种不成棉花了,农民群众叫苦不迭。不是不治,而是啥药用遍,也控制不住蔓延的势头。1发病原因分析1...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3成。其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和病原菌不尽相同,但其侵染特点、致病原理等基本相同。不少地区枯萎病和黄萎病同田同株混生,产量损失很大,区别两种病害的症状并加以防治是棉花丰收的保证。1棉花枯黄萎病区别1.1发病时间不同。枯萎病发病早,出苗后即可发生,现蕾期达发病高峰。黄萎病发病较晚,一般在现蕾期开始发生,花铃期达高峰。1.2发病顺序不同。枯萎病症状可由下向上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形成“顶枯症”。黄萎病的症状则一般由下逐渐向上发展,不形成“顶枯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抗病耐病品种匮乏等原因,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呈现出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实现棉花生产提质增效、保持可持续发展,初步分析了阿拉尔垦区2018―2020年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病特点和原因,摸索总结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棉花茎枯病是棉花苗蕾期常见病害之一。其初侵染源以种子带菌为主,棉苗出土后至现蕾期都有利于其发生、扩展、蔓延。江西省彭泽县杨梓乡1991年是水改旱新棉区,茎枯病、叶病在局部棉地有所发生。对此,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定措施。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西棉花》2006,28(6):45-46
近年来,棉花枯、黄萎病已经上升为棉花的主要病害,年复一年地发生和蔓延。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危害?一直是广大棉农十分关心的问题,各种方法和药剂试验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里将各地防治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归纳一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江西棉花》2009,31(4):63-64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在我国棉区的发生状况和防治研究结果,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应该贯彻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和改造重病区的技术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7.
防治棉枯黄萎病的健身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扬 《江西棉花》2007,29(4):42-43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简称"两萎病"),属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它是棉花病害中致病性强,危害损失较重,也是限制老棉区重病田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由于自从推广杂交棉或抗虫杂交棉以来,农业推广单位放松了思想警觉,忽视对棉花"两萎病"的检疫制度,频繁引调种子(特别在病疫区引调),致使带病种子迅速传播蔓延,特别是长期连作的老棉田,"两萎病"已上升为棉花高产稳定的主要限制因子,严重影响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疆1995年植棉73.86万公顷,总产92.5万吨。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商品棉基地。近年来,北疆、南疆不少单位和个人来信反映棉花枯、黄萎病发病严重,询问防治方法及征集抗病品种。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实地考察,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石河子各主产棉区,均有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种子、病株残体、田间耕作、雨水交叉传播病菌,土壤带菌量逐年增加,导致棉花枯、黄萎病(简称“两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并暴发,表现为“发病早(苗期子叶开始)、发病广(新老棉田普遍发生)、发病重(缺苗断垄,成片枯死)和混合发生(两萎病发生在同一棉株上)”的四大特点。当前,“两萎病”已是棉花生产的巨大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20.
苏沿海棉区枯黄萎病突发因素剖析和对策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歌 《江西棉花》2008,30(2):36-38
2007年江苏沿海棉区枯黄萎病大暴发,是因为气侯长期处于适宜发病条件、棉花生育与发病气侯吻合、棉田土壤带菌量大和肥水失调所致。防治枯黄萎病应采用水旱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早药剂防治和改善棉田培管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