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媛媛 《河南农业》2011,(11):23-23
一、休眠期 此期重点防治对象有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枝干轮纹病、金纹细蛾、叶螨等病虫。  相似文献   

2.
根据万荣县柿树蚧壳虫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综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提出柿树蚧壳虫防治应在柿树休眠期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柿树生长期以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彻底消灭越冬病源、虫源,积极预防冻害,加强伤口保护和认真防治腐烂病方面介绍了果树休眠期的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果树休眠期长达3~4个月,正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最佳时期,不仅省工、省药,而且防治效果较好。搞好果树休眠期病虫害的防治一直关系到果树翌年树体的强弱、结果量的多少,品质的优劣,并能将果树虫源、病菌降到最低限度,可为翌年果树生长打下良好基础。1清园危害果树的许多病虫、病原菌在园内枯枝落叶和树体杂草中越冬。果树落叶后,及时清理果园,剪除树上的病虫枝、枯枝、虫苞、僵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红裸须摇蚊的毒性影响,以休眠期和发育期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幼虫为材料,测试吡虫啉(IMI)、噻虫嗪(THI)、噻虫胺(CLO)、呋虫胺(DIN)、啶虫脒(ACE)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幼虫的急性毒性差异,并探究亚致死浓度胁迫下发育期幼虫体长和湿重的变化.结果表明,IMI、ACE和CLO毒性始终处于剧毒水平,且CLO毒性低于IMI和ACE;IMI对发育期幼虫毒性略高于ACE,对休眠期则相反;DIN毒性始终为高毒水平;暴露于THI下,休眠期幼虫耐受性显著高于发育期幼虫,并且在24~96 h的持续时间内LC50出现30.90~95.49倍不等的耐受性差异.IMI胁迫组体长略有增长,其余组均表现为缩短,仅ACE组出现显著变化;幼虫湿重变化方面,IMI处理组幼虫湿重增长显著,均值在23.3 mg,其余组均保持在20.0 mg左右.  相似文献   

6.
枣树休眠期是指从秋季落叶到早春发芽这一段时期,利用果树休眠期防治病虫害是一项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手段,这一时期病虫越冬场所比较集中,虫龄期一致,病虫活动能力弱,此期防治省工、省药、效果好,而且有利于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避免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果树休眠期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粉 《河南农业》2008,(24):51-51
果树休眠期长达3~4个月,正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最佳时期,不仅省工、省药、技术简便易行,而且防治效果较好。搞好果树休眠期病虫害的防治关系到果树翌年树体的强弱、结果量的多少、品质的优劣。并能将果树虫源和病菌降到最低限度,可为翌年果树生长和优质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俗说:“寒冬冷春除一虫,胜过来年灭千虫。”这是寒冬腊月消灭果树害虫的大好时机,是果树害虫钻潜于适宜环境越冬休眠期,是歼灭的最好时期,其方法有“十种”新技术:1、修剪灭虫在冬春季节,进行果树整形修剪,清除无效枝、病虫枝、多余枝,剪除过多的花芽、枝条,保留适宜可行的枝、  相似文献   

9.
1休眠期(1~2月份) 利用冬闲季节,清整果园.以农业及人工措施为基础,消灭各种越冬虫源和菌源.防治对象包括柿角斑病、圆斑病、黑星病、炭疽病、柿蒂虫、柿绵蚧、草履虫、柿星尺蠖、柿毛虫等.  相似文献   

10.
"有病有虫防三遍,无病没虫三遍防。"这成了果树生产的规律。其实,只注意果树生长期(春发至果熟期)以药剂防病治虫,不但费工费时成本高,还容易使叶片产生药害和使果实受到污染。如果在果树入冬休眠期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来在太谷枣林内采集的有关害虫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参考最优分割法,根据害虫为害的实际情况,将害虫的为害划分为休眠期、萌芽展叶开花期、幼果膨大着色成熟期3个阶段。把害虫为害的3个阶段编制成野外害虫识别检索表,其中休眠期害虫的识别,根据害虫栖息的场所分为2类,一类是土壤中,另一类是树体上。检索表中包括越冬态、幼虫、成虫等各虫态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1休眠期(1~2月份)利用冬闲季节,清整果园。以农业及人工措施为基础,消灭各种越冬虫源和菌源。防治对象包括柿角斑病、圆斑病、黑星病、炭疽病、柿蒂虫、柿绵蚧、草履虫、柿星尺蠖、柿毛虫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理县甜樱桃园桑白蚧发生情况的调查和生活史观察,摸清了该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该虫在理县甜樱桃园年发生2代,第1代:4月下旬越冬代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6月上旬为1龄若虫盛期;6月中旬为2龄若虫盛期;6月下旬可见雄虫伪蛹,同时进入成虫期。第2代:7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下旬1龄若虫盛期,9月上旬为2龄若虫盛期,9月下旬可见雄虫伪蛹,同时进入成虫期,雌虫进入休眠期。根据其为害规律,制定了三项综合防治措施:做好休眠期修剪,及时剔除发生严重的受害枝条,并带出园区烧毁,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的虫体;石硫合剂清园;甜樱桃采摘后,在若虫发生盛期喷施1~2次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4.
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对草莓品种要求是:成熟早、休眠期短、长势强、耐低温高湿、抗病虫、果型大、外观美、肉质细、香味浓、产量高.适宜我省各地种植品种有全明星、宝交早生、哈尼、达娜等.  相似文献   

15.
<正>1果树休眠期至春季发芽前1.1刮除翘皮。在果树休眠期,用刮刀刮除主干上、枝杈处的老粗翘皮,可消灭在翘皮裂缝中越冬的成虫、幼虫、卵等。刮皮时,要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用于收集刮下来的树皮、碎木渣,集中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不要随意撒落、丢弃在果园内或路边。1.2刷除虫卵。在果树休眠期,对介壳虫如桑白蚧、朝鲜球坚蚧等分布相对集中的枝干,可用粗木棍、硬毛刷全方位碾除越冬若虫、卵囊等,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6.
1果树用药量增加的原因1.1气候异常。近几年冬天气温偏高,很多病虫无明显的越冬休眠期,年发生世代增多,发生周期缩短。因此发生的虫量大,导致用药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果农通常重视果树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而忽略了冬季和早春对果树休眠期的病虫防治工作。实际上,果树休眠期间的虫龄一致,易于集中消灭,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果树休眠期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 及时整枝修剪。冬季是修剪的好时机,能促进树体通风透光,剪除病虫枝、叶、僵果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的病原及多种害虫的卵、蛹,从而大大减少病虫发生基数。2. 冬耕深翻。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肥力,将土表的病叶、病果深翻入土中,消灭或减少炭疽病、霜霉病病菌;将土中越冬的害虫卵、蛹等耕翻在地表上,使其冻死或被天…  相似文献   

18.
<正> “寒冬冷春除一虫,胜过来年灭千虫”。11月中、下旬至来年2月,是果树害虫钻潜于适宜环境越冬的休眠期,也是杀灭害虫的大好时机。果农应认真做好以下十项灭虫工作。 1 草把灭虫。果实采收以后,应用果树的树干束草环或树枝绑草把诱虫。试验证实,约有47%~78%的苹小、梨小食心虫等进入草把、草环内产卵越冬。入冬后将草把、草环取下烧毁,既消灭了害虫,又  相似文献   

19.
正韭菜是多年生蔬菜,一般生产期限为3~4年,第一年应以培根为主,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华北地区宜选择休眠期长,耐寒品种,如汉中冬韭、平韭二等。日光温室秋冬生产宜选择休眠期短,耐寒性一般品种,如河南791、天津大黄苗等。播种时间从土壤解冻到秋分可随时播种,用种量育苗移栽的每667平方米需4~5千克;直播栽培的每667平方米需2~3千克。  相似文献   

20.
果树叶落后至来年新芽萌发这段时间是果树的休眠期。此时,几乎所有果树都面临着病虫入侵的风险,病虫躲进果树内部,不食不动,进入了冬眠期。很多果农往往忽视冬季病虫的防治。但果树的冬眠期正是一年当中最佳的防治病虫时期。冬季病虫最为集中,因此防治省时省力,如果果农利用好冬季治虫的时机,就可以使治虫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