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食品有害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卫生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食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技术、载体仪器技术、代谢学技术、生物传感器、色谱技术等方面内容,介绍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结果判断等,可为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食品微生物更加快速、灵敏以及准确的检测和鉴定。本文主要对当前应用比较广泛而且自身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供相关食品检测人员参考,使其能更好的完成食品微生物检测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与人类息息相关,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特殊要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亦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介绍并分析几种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正从传统的培养方法向分子水平方法改进,并向仪器化、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介绍了近年来食品微生物检验发展的几种新方法的概念、检验原理及其特点等,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增强了学生毕业后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岗位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针对饲料安全问题相关的卫生标准以及检验方法存在耗时久、技术滞后等缺陷,难以适用于突发安全事件。目前,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鉴定上逐渐显示优势,其在饲料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引起关注。通过该检测手段可判断食品和饲料中各种微生物数量。饲料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分子生物学技术时效性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有效应用于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概述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是近年来形成的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食品微生物检验,侧重于有害方面,重点研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范围、卫生指标、检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学界拥有多种检测微生物的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方式结合的方式来确保食品安全和缩短企业检测周期,提升其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9.
高职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实验教学考评体系,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并且给公众带来了无处不在的恐慌。所以,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来谈一谈对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4种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梯度离心处理、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基因组DNA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这4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污染检测和市场样品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只需经过增茵4~8h其最低检出限可达1cfu/mL,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PCR技术具有敏感、专一等特点,不仅可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且可以鉴别同一种类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因此应用PCR技术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本文对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常超王琨王  凌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879-9881,9901
在工业化制造过程中,对微生物总数的监测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食品、药品、电子和化妆品等产业.基于萤火虫荧光素酶的ATP生物发光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尽管在上述领域中有部分认可,但由于该法存在对环境的敏感性、微生物的检测限偏高、缺乏检测结果RLU的标准等局限性,限制其更为广泛的应用.该研究综合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检测步骤、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通过ATP提取方法、提高荧光素酶活性稳定性、引入扩增体系的研究作为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的切入点,并综述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制更稳定、更精确的生物发光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由于食品的多样性和食品基质的复杂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之首。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平板计数法被评为微生物检测的金标准,但在致病菌检测过程中信号的放大需要通过单个细胞生长成菌落来实现,因此检测周期较长(3—7 d)。此外,现有的准确检测致病菌的技术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但由于预处理时间长、操作复杂、检测结果存在假阳性等问题,不适合对致病菌进行现场快速有效的检测。核酸适配体是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易于修饰和亲和力高等特点,在毒素、抗生素、重金属和致病菌等其他小分子的检测中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发了各种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传统的检测方法和近十年来用于致病菌检测的光学和电化学适配传感器,涵盖每种方法的检测策略、检测时间、检测范围和检测限等信息,也提出了适配体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这些将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越来越关注,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对人们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食品基质中多种兽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分析了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分析检测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不同食品基质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为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瑞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26-9129
有机磷杀虫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农业中,因残留于水体与食物中,从而威胁到人类与动物健康。因此,需要实地快速、灵敏、有选择性地测定这些毒害神经的化合物。回顾了用于监测有机磷杀虫剂的生物传感器的进展,主要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细胞表面表达有机磷水解酶的重组细胞作为构建微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并总结了各类微生物传感器相关的优点与限制条件,以期为生物传感器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叶思霞  蔡美平  罗燕娜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81-183,192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及人们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培养生理特征、免疫学特征、遗传分子特征及生物传感器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介绍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种类出发,对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酶抑制法、发光菌快速检测法及生物传感器法.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转基因食品中外源DNA在加工过程、生物体胃肠道中的代谢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压力和酸碱等物理和/或化学因素都能使DNA产生一定的降解,不同加工方式对DNA的降解程度不同;大部分DNA在动物胃肠道中被消化降解,有一些DNA片段可能在胃肠道、血液及其他组织和器官中残留;外源基因能否向胃肠道微生物、口腔微生物或体细胞转移尚缺少确凿证据,争论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