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1品种选择适宜黄淮南片种植的小麦品种一般要求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主要有烟农19、皖麦52、皖麦53、华成3366、连麦2号、济麦22,周麦18、淮麦28等品种。2播种前准备2.1种子质量所选用的小麦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才能保证苗齐苗匀。2.2种子处理用小麦专用拌种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或选购已经处理过的麦种,能杀死种子所带病菌,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0,(7)
为探究H_2O_2对当前小麦品种老化种子的修复作用,将7个小麦品种种子在高温和高湿(RH)条件下加速老化处理3 d和6 d,然后利用蒸馏水(ck)和0.01%、0.1%、1%、3%等4种浓度的H_2O_2处理老化种子,研究其对幼苗生长的修复作用。人工老化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老化种子的幼苗鲜重均显著降低,而浙丰2号种子老化处理后幼苗生长和鲜重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抗老化特性;老化处理3 d后,周麦18和矮抗58鲜重降低幅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老化处理6 d后,扬麦16鲜重降低幅度最为明显,其次是矮抗58、郑麦9023和周麦18。H_2O_2修复试验结果表明,H_2O_2对6个品种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而对扬麦16没有明显影响;0.1%H_2O_2能较好的修复矮抗58、烟农19、郑麦9023、浙丰2号等小麦老化种子的幼苗生长;0.01%的H_2O_2对济麦22和周麦18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优良品种的选择选择克春9号,克旱16号,克春5号和龙麦33等小麦品种种植。小麦种子由种子公司加工,统一清选加工,精选标准达到:无燕麦,小粒率不超1%,发芽率90%以上,发芽势75%以上,净度99%以上,纯度98%以上,种子均匀一致。2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5.
郧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北省郧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特安排此次试验,以准确掌握不同小麦品种在我县特殊的生态条件下的特征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表现,进行综合性状比较。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的小麦品种有我县已大面积种植的郑麦9023、鄂麦23和绵阳28,新引进的品种是科麦9号、绵杂麦168和绵杂麦168一代,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苗期渗透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河南省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抗旱性演变规律,选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省主推的11个小麦品种,在小麦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期用20%PEG6000(m/V)渗透胁迫处理48,120 h,研究不同品种的生理抗旱特性,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并对幼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品种9次更新换代过程中,小麦幼苗期抗旱性逐渐增强。渗透胁迫条件下,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1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分类,洛旱2号和洛旱12号2个为强抗旱性品种;郑麦9023、豫麦21、豫麦49-198和周麦18为中抗旱性品种;豫麦18、郑麦366和丰产3号为弱抗旱性品种;百农3217和郑引1号为水分敏感型品种。11个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表现为:洛旱2号洛旱12号郑麦9023豫麦21豫麦49-498周麦18豫麦18郑麦366丰产3号百农3217郑引1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年改善和农民科技意识逐年增强,强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江苏等地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用种量也逐年增加,一些种业公司繁殖郑麦9023品种的面积也逐年增加,但由于在繁育过程中未全面掌握郑麦9023的特性和技术要点.导致所繁郑麦9023种子的光泽度和色泽一致性差异很大,即"花白麦"现象严重.农民误认为是伪劣杂种子而不接受,给繁殖户和种子经营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的物质积累特性及其播期调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半冬性小麦强筋品种济麦20、中筋品种豫麦49和弱筋品种郑麦004,研究了籽粒灌浆期间不同筋型小麦的物质积累特点及其播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籽粒形成和成熟期间,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籽粒灌浆速率分别较强筋品种济麦20和中筋品种豫麦49降低14.1%和24.4%,因而千粒重也分别比2品种平均减少4.87和9.85 g,但籽粒中淀粉的含量增高,表现为郑麦004(82.4%)>豫麦49(80.2%)>济麦20(78.7%),淀粉中直/支比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促进了籽粒形成期(花后0~14 d)的灌浆速率,开花21 d后灌浆速率又明显下降;济麦20和豫麦49的千粒重以适播较高;但播期推迟对3种筋型小麦总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均有提高作用,以晚播处理最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点次的优质强筋小麦品比筛选试验表明:多数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适于在许昌市(中原地区)种植,但从产量和品质两方面综合来看,产量和品质性状协调性较好、产量较高、品质较好、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是新麦9408、郑麦005、郑麦9023、宛麦147,前3个品种最适宜在许昌市推广种植,宛麦147可作搭配品种示范种植,新麦9408、郑麦9023以其抗性好、成穗好、落黄好、比较稳产,最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河南省发布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包括67个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和7个弱筋小麦品种。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67个):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藁优5218、中麦578、郑麦7698、西农511、周麦36号、郑麦379、西农979、郑麦119、郑麦583、囤麦257、郑麦101、烟农999、郑麦158、丰德存麦21、郑麦369、怀川916、西农20、  相似文献   

11.
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郑麦379、百农4199、百农207、西农511、新麦26、周麦36号、郑麦1860、中麦578、平安11号、丰德存麦5号)进行评价,针对北部麦区、中南麦区、东部麦区、南部麦区、旱作麦区提出2021—2022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针对北部强筋麦区,中南部强筋、中强筋麦区,豫南沿淮弱筋麦区提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与布局意见,以期为全省小麦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14-2015年度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南阳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在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进行大区对比试验,参试小麦品种8个,半冬性的有:郑麦379、许科316、汝麦0319、焦麦266,弱春性的有:宛麦18、偃高006、偃亳197、先麦8号。结果表明:宛麦18产量位居第一,为8587.5 kg/hm2,适宜南阳市中晚茬推广种植;郑麦379和许科316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成产三要素协调,适宜南阳市早茬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1播前准备和播种1.1播前准备1.1.1选对品种选用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良种,有利于优质高产。早、中茬以藁麦8901、郑麦9023、高优503为主,中、晚茬以豫麦34、豫麦47为主,中水肥丘陵旱薄地可扩大种植小偃54。1.1.2清选种子选用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藁麦8901、高优503等优质品种,清除杂粒、破粒、瘪粒,进行发芽试验。1.1.3施足底肥,足墒下种  相似文献   

14.
姬俊华  李成奇  霍昱璟  孟超敏  郑跃进 《种子》2012,31(9):87-88,92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4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进行了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PEG胁迫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其中周麦18降低的幅度最小;和对照相比,PEG胁迫增加了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不同基因型品种原生质膜受到的损伤程度不同,郑麦9023原生质膜损伤程度最大。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周麦18具有最强的抗旱性,豫麦49与矮抗58的抗旱性中等,郑麦9023抗旱性较弱,但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麦49-198、郑麦0943、百农418、许科316为试验材料,设置施纯氮120kg/hm 2(N1)、210kg/hm 2(N2)、300kg/hm 2(N3)3个施氮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施氮量处理、同一施氮量不同品种间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规律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规律以及子粒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适当增施氮肥可以有效增加小麦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豫麦49-198和郑麦0943在N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百农418和许科316在N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品种小麦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转运率以及物质转运对子粒的贡献率均在N2处理达到最高。豫麦49-198和郑麦0943在N2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分别达8 036.67和6 873.33kg/hm 2,百农418和许科316在N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7 636.67和7 713.33kg/hm 2。因此,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合理施氮,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6.
淮麦30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郑麦9023/淮86175(黔丰1号/78—4101//石81-424)采用轮回选择法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2年该品种在江苏淮北及沿淮麦区多点生产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是适合于在淮北麦区晚播及沿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南阳市近几年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2个年度在南阳市不同区域内进行试验,结合生产上利用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在不同区域内的丰产、稳产性,为合理布局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农979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可继续作为主导品种在南阳市推广利用;百农207、郑麦7698由于受气候影响,产量不太稳定,但百农207穗大、长相好、有一定耐旱性、产量高,深受广大农民喜爱,郑麦7698虽然抗病性一般而且比较晚熟,但其品质好、产量高,这2个品种仍然可以作为主导品种推广利用;百农4199在2年试验中均表现稳定,并且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有望成为下一轮南阳市小麦品种更换的主导品种之一;郑麦101稳产性好、产量较高,从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的情况看,该品种有较好的利用发展空间;郑麦379、兰考198、郑麦583这3个品种稳产性中等,在南阳市局部种植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搭配品种在南阳市推广利用;先麦10号、衡观35这2个品种分别在南阳南部和旱地种植有一定优势,但产量相对于其他主要利用品种来说偏低,已不太适宜当前小麦生产发展的需要,应逐步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当地的农业部门、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品种、选择品种的机会,也为了给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宣传品种、推广品种提供便利条件,我们筛选了近几年审定的一批小麦新品种,在小麦主产区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性品种以新麦21产量最高,半冬性的品种以丰德存麦1号为最高,许科316及豫教5号产量也较高,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河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孙军伟  张珂  杨子光 《种子科技》2023,(2):16-19+23
在小麦主产区进行水浇地小麦新品种展示,鉴定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同时对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小麦产量的气象因子,进一步总结配套技术措施,为小麦品种利用和布局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表现好的半冬性品种有郑麦1860、郑麦129、郑麦618、平安0602等,弱春性品种有中麦255、天宁38等。  相似文献   

20.
该试验以国内新育成的软质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初步分析了软质小麦品质性状的差异,筛选出了适宜河南种植的软质小麦品种豫麦50号、郑麦004、SP2007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