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宁县通过引进比利时兰牛和利木赞牛的冷冻精液,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改变其颈部短而薄,髻甲低平,胸部狭窄,背腰欠宽广,后躯短窄,尻部尖斜,体型小,后躯发育不良等体型缺陷,同时提高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比利时兰牛和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地区引进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冷冻精液 ,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 ,以改变其颈部短而薄 ,髻甲低平 ,胸部狭窄 ,背腰欠宽广 ,后躯短窄 ,尻部尖斜 ,体型小 ,后躯发育不良等体型缺陷 ,并提高生产性能 ,缩短饲养周期。现将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报告如下。1 生长发育1.1 体重两种杂种牛在当地农户一般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其增重明显高于本地牛 (详见表 1)。  初生重 :夏本F1公、母牛初生重比本地公、母牛提高 62 5 %和 5 8.12 %,利本F1比本地黄牛提高 5 1.3 9%和 5 1 75 %;6月龄体重 :夏本F1公、…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速黄牛改良工作的进程,促进养牛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品种优良化方向发展,我场繁育站于2000年引进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西门塔尔冻精,对我场可繁母牛进行了大面积的冻配杂交改良.西杂1代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等都比本地牛均有较大的提高.为了摸清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牛的效果,我们在2002年~2005年分4次对一般饲养条件下西杂1代和本地牛(各20头)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测定,现将测定情况报告如下: 1外貌特征 西杂1代牛体型、外貌比本地牛有较显著的变化,杂交1代显示了父本特征,表现出体躯较长、身体结构匀称,背腰宽而平直,尤其是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粗壮,肌肉丰满,克服了本地牛两头夹、斜尻、背部窄小、附肉力差、毛色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4.
谈谈秦川牛     
<正> 秦川牛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优良的役肉兼用黄牛品种,全身被毛紫红,角短细致,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肌肉丰满,役用及肉用性能均强,遗传性稳定。解放后,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市选用秦川种牛,跟当地小体型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显著效果。据对陕西绥德、神木县224头成年本地牛和杂种牛的调查材料,杂种母牛平均体高115.4  相似文献   

5.
牛的外貌鉴定、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外貌鉴定 牛的外部形态。因为体质和外貌是一致的,故可通过体型外貌测知牛的品种纯度、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确定其改良和育种方向等。进行牛外貌鉴别时应首先熟知各种用途牛应有的外貌特征。不同用途的牛其外部形态不一样。通常有乳用、肉用和役用及其过渡类型。前三种典型体型的情况是乳用体型,表现为后躯发达的三角形,称楔形;肉用体型,表现为前后躯宽度近似的长方形,称矩形;役用体型,表现为前躯发达的三角形,称前胜形。  相似文献   

6.
<正> 江西省泰和县现有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的西F_1杂种牛2165头,兹将饲养情况及改良效果介绍如下: 一体型外貌特征西门塔尔杂种一代改良牛体型结构好,呈长方形,体格大,前后躯发育良好,颈长中等,肩胛和鬐胛部及臀部肌肉较丰满,背腰平直,四肢粗壮结实。乳房发育良好,乳头较大,具有乳、肉、役兼用型特点。毛色多数为黄白花或淡黄白花,额部带星,复下白色,四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的杂交肉牛组合,以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作为父本、威宁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肉牛生产。结果表明,3种杂交肉牛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而且外貌都显示出终端父本的特征,与本地牛相比都更加接近肉牛体型,后躯、背腰等部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杂交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弗莱维赫牛,即德系西门塔尔牛,由西门塔尔和德国红荷斯坦、爱尔夏等品种杂交选育而成,是乳肉兼用型牛。该品种牛体型大,额宽,颈短;体表肌肉群明显易见,体躯深;骨骼粗壮坚实,背腰长宽而平直;后躯发达,臀部肌肉饱满,呈圆型;  相似文献   

9.
鲁西黄牛为我国10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体型大、肉质好,遗传性稳定的特点。利用其作父本,改良山区本地牛生长慢、体型小、毛色杂的缺点,是养牛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于1986年在泰安市郊区房村乡开展了鲁西黄牛杂交改良本地牛试验,为改良本地牛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富锦市从 1985年开始肉牛改良 ,经过 10多年的发展 ,我市的肉牛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制由最初的政府出头牵动 ,到现在的以市场为导向 ,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站 1999年引进省站比利时兰牛冻精 ,对二元杂交牛进行三元杂交。为了掌握牛的生长发育实际效果 ,2 0 0 2年 2~ 7月我们对全市黄牛改良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1 西本杂交1 1 西本杂交牛的体型及外貌特征西杂牛在外型上倾向父本 ,头短、额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 ,母牛乳房发育良好 ,毛色黄白花 ,白额 ,尾端、四肢均为白色。1 2 西杂牛生长发育西杂牛…  相似文献   

11.
(一)购牛 1.看体型。一般来说,奶用牛体型接近三角形,役用牛体型为前大后小,肉用牛体型为方形或矩形。在同等条件下,肉用牛的出肉率比奶用牛高3%~4%。被选用的育肥牛胸要深、背腰和后躯要广阔厚实,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  相似文献   

12.
鲁西黄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效果观察张俊功,牛其军,高居明,程钦财(山东省泰安市畜牧局,271000)(房村畜牧兽医站)鲁西黄牛为我国地方五大良种黄牛之一,具有体型大,肉质鲜美、遗传性稳定的特点,用其作父本,可以改良本地牛生长慢、体型小、毛色杂的缺点。因...  相似文献   

13.
西门塔尔牛、短角牛与湘西黄牛杂交牛的屠宰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本杂F15头、短本杂F15头及湘西黄牛5头屠宰测定表明:杂种牛的体尺指标、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牛,差异显著(P〈0.05),其中胸围、管围、后躯宽、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差异极显著(P〈0.01),西本杂与短本杂相比,西本杂的杂种优势率更高,后躯宽、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皮重、骨重差异显著(P〈0.05).西本杂牛的肉色、大理石纹程度、脂肪覆盖等肉质性状均优于短本杂牛,杂交牛的西冷、牛柳、霖肉三大块PH值6.070~6.530,嫩度2.97~5.01,蒸煮损失37.6%~45.3%,符合优质牛肉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1牛的类型(1)肉用牛。经过选育和改良,在经济及体型上最适宜生产牛肉的专门化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成熟早、屠宰后净肉率高、肉质好。(2)乳用牛。是以发挥产乳性能为目的,经过系统选育,达到一定生产水平的牛种。其特点是轮廓清秀,骨骼细致,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发达,头、颈和后腿等部位的棱角明显,体型细致紧凑。(3)役用牛。役用牛的特点是挽力大,性情温驯,淘汰后可用作肉牛培育。其外貌特征是头宽,口大而  相似文献   

15.
利木赞牛改良大别山黄牛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木文探讨了用利木赞牛冷冻精液改良大别山黄牛的效果。经测定。杂交一代的初生体尺和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本地大别山黄牛。试验表明,杂交一代不仅能保持本地大别山黄牛的优点,同时还弥补了母本体躯不丰满、增重速度慢的缺点,说明利用利木赞牛作为父本改良本土大别山黄牛效果显著,杂交组合理想,利本赞牛可作为大别山黄牛改良的父本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西开展牛品种改良主要引入利木赞、西门塔尔、德国黄牛与本地黄牛、摩拉、尼里拉菲水牛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产生的杂种一代与本地牛有显著的区别。成年杂种黄牛体型高大,背腰平直;杂种水牛毛色黝黑,角型变小并向上弯曲,它们在体型外貌上表现出与父本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渤海黑牛是我国惟一的黑牛品种,被毛、蹄、角、鼻镜和舌面全黑,体型较小,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早熟、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遗传稳定、低身广躯、后躯发达等优良特性,是极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和顺县于1973年引进了国外牛“冻精”改良本地体型较小的华北黄牛,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筛选过程,1976年正式确定西门塔尔牛为本地当家牛种。从此和顺县养牛业大展宏图,持续稳步发展成为全县致富的主要经济产业。截至1989年6月底,全县存栏牛25057头,比1973年增长62.7%,  相似文献   

19.
渤海黑牛是我国地方良种牛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被毛、蹄角、鼻镜全黑,低身广躯,后躯较发达。属役肉兼用型。行销香港,因其净肉率高、肉质好,被誉为“黑金刚”。为了摸清渤海黑牛的历史和现状,为今后确定选育、改良方向和制定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20.
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改良南阳牛的效果比较许光玉,许道庆(河南省邓州市畜牧兽医站)南阳黄牛虽属国内良种,但和世界良种肉牛比较,存在着前胸较窄,背腰欠宽广,特别是尻部尖斜,后躯发育差等缺陷,而且生长发育较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南阳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