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培育中大径材林,不仅契合国家储备林的培育理念,也能提升桉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延长轮伐期的可行性策略:1)金融机构强化桉树人工林认知,适当延长涉林贷款期限;2)林业主管部门澄清桉树种植诸多误解,加大延长轮伐期宣传工作;3)相关国企、国有林场率先延长轮伐期,作好桉树科学经营示范。研究可为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延长轮伐期、加大中大径材林培育力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1919年以来的近100年,英国在政府公共投资支持下建立了以林业委员会为核心、以国营林业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先后通过林业定居点建设、法正林经营和实行小型林主计划等措施培育和经营人工林,为缓解经济萧条危机和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木材供应问题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这个体制的私有化改革呼声开始困扰英国公有公营的百年林业梦,也为林业经济学者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全国主要速丰林建设基地,林业企业的林地多呈分散状分布,加大了林业企业护林防火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依据桉树人工林火险特点,提出构建防火带网络,通过抚育除草降低林火危害,建立林地巡护系统,做好森林火灾预案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组建半专业化扑火队伍,购买森林保险等林业企业护林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4.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也是永林公司主要造林树种。因此,本文以永林公司经营区桉树人工林为例,在深入进行桉树引种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措施体系,从而为永林公司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我国桉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桉树在广东迅速发展。随着大面积营造桉树人工林,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桉树人工林发展存在的主要争论焦点之一是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可能会导致地力衰退,而人为因素也可能加剧导致桉树林地力衰退。一是有些地方在急于发展经济或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一哄而上,盲目造林,不适地适树,形成桉树低产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规模的扩大,桉树林的生态价值成为国内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对研究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以廉江林场3 574.17 hm2桉树人工林作为研究主体,选择碳汇功能、空气净化、森林景观效益等指标来评估该桉树人工林森林康养价值。廉江林场桉树人工林在2021年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森林景观、杀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价值分别为2 056.01、1 574.85、42.89、96.50、3 574.18万元。廉江林场的桉树人工林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营仔林队的康养价值最高,且其价值与面积、蓄积具呈现正相关关系。估算结果为合理开发运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东门桉树优树选择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桉树科技》1993,(1):18-21
东门林场于196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桉树,现有桉树人工林面积8000公顷,占有林面积65%。1980年开始,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项目从八个国家引了174个树种和种源,东门林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桉树基因库。通过引种栽培试验,选择了尾叶桉等一批比原当家树种——窿缘桉增产16%—200%的桉树新品种种源。为了得到优良的基因材料,进一步改良育种,培育优良无性系,提高桉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自1984年10月起,逐年进行了桉树优树选择。通过优树选择,得到一批优良的育种基因材料,部分优树已进行种子园、人工杂交授粉及无性繁殖研究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取得良好的增产效益。现将桉树优树选择工作的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海南省林业总公司的经营方向,商讨海南省林业经济的经营策略,以期达到促进林业企业的发展,振兴海南林业经济之目的。作为发展我省人工林林业经济的核心企业——海南省林业总公司的经营方向,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和建立我省丰产林基地,加速发展木材加工业和提高林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形成以林保工、以工促贸、以贸养林的良性循环,贯彻林工贸三位一体统一经营思想,努力培育林业经济生长点,实行产销供一条龙,林工商一体化的经营策略,最终走林纸相结合的道路,实现林业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带动和促进海南林业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宁明县相似立地条件下1年生尾巨桉(DH32-29)和雷林1号桉幼林的生物量和5种营养元素(N、P、K、Ca 和 Mg)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和雷林1号人工幼林林分生物量分别为13.70和12.06 t·hm–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以树干最大,树叶或树根最小。两种桉树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树干最低,林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 N 最高,其次是 K 和 Ca,Mg 和 P最低。1年生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24.84 kg·hm–2,略低于雷林1号桉幼林(132.76 kg·hm–2),5种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尾巨桉人工林的分配为树叶>树枝>干皮>干材>树根,在雷林1号桉的分配为树枝>树叶>干材>干皮>树根。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略高于雷林1号桉幼林。  相似文献   

10.
以永安林业集团国有林场9年和6年生桉树人工林标准地上分径阶所选取的解析木为对象,收集大量资源数据,拟合了桉树人工林的生长胸径和树高及得出的林分各材种出材率,确定林分各材种出材量,通过分析材种生长规律,建立了林分材种出材率表格,编制了桉树人工林货币收获表,在此基础上,探讨货币收获表在确定桉树人工林经济成熟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邹强 《桉树科技》2007,24(2):31-33
韦塔桉因其品质优良纯正、树干通直高大而成为珍贵的桉树基因资源。为保存该资源,在雷州林业局纪家林场建立201个家系、13个种源试验林,对其进行种源/家系试验。经过8a对家系生长量、保存率、生长特性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家系选择,通过技术将试验林转化为实生种子园。这将为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纸浆用材林基地提供优质良种树种、保持桉树人工林生产力长期稳定起到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雷州林业局是我国第一个以桉树为主营树种的林业单位,50余年来一直以桉树的种植、加工、利用和出口为核心业务。依靠桉树新品种培育等成果,雷州林业局的桉树生长量由1990年代初的10m3·hm-2提高到2002年的20m3·hm-2,在同行业中保持强的竞争力。本文从桉树种质资源的收集、矮化杂交圃的建立、人工杂交技术等方面简述了雷州林业局以杂交育种为主的桉树育种资源研究、利用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雷州林业局根据广东市场经济发展态势和分类经营要求,率先实行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安全5方面的统筹兼顾、战略运筹,走出一条以林产工业带动的营林一工厂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和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为要求、按小班经营法组织经营的微观森林经理道路,体现了现代化林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雷州林业局6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桉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纤维树种,在林业产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雷州林业局6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树龄的增加,树高及胸径生长也逐渐增加,但树高的增幅逐渐变缓,胸径的增幅变化不大;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尾叶桉各组分的生物量可行性高,模拟效果好;生物量随树龄增加显著,初期树叶生物量增加较快,3a后树干、树皮的生物量积累速度增加,到6a时,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0%以上,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58%以上。研究结果为尾叶桉短周期纤维材的培育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数字林业大背景下出现的集约化经营已成为人工林经营的一种模式,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信息管理技术。结合中国国营林场开发总公司雷州林业局管理状况,以Map Object为开发平台,应用GIS技术开发了一套林业资源管理应用系统,与二类清查数据库、林班经营管理财务数据库等属性数据库进行动态链接,使之成为可视化、多元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显示、查询、统计森林资源蓄积量和碳汇等信息的功能,将为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提供现代化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部湾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桉树造林较早、种植面积大、桉树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形成了从育苗、造林到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以桉树为原材料的大型林浆纸项目基本上都集中于此,为我国桉树产业及林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文中综述了该地区桉树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建议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桉树人工林产量与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我国桉树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认识我国南方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针对目前中国南方出现的“发展桉树有害论”, 说明了这些流行观点多属于想象、误解和超出真实的夸张; 在论证了桉树的经济优势的基础上, 着重从水文效应、地力效应、生物效应等方面证明桉树非但不是生态杀手, 且有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 在分析了国家木材安全形势和介绍了国外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着力阐述了发展桉树速生林在解开国家林业领域的环境经济矛盾中的关键作用。文中否定了桉树有害论, 但同时也指出某些企业发展桉树人工林时缺乏社会责任心以及缺乏与农民的沟通。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林业公司的桉树经营管理模式。土地平整、人口稀少、土壤肥力较低,是该林业公司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主伐年龄较大的缘由。他们采取的经营模式对于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2008年8月(10级)热带风暴和9月(15级)台风之后,雷州半岛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受害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各林分受害程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杂交组合间受害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各无性系、杂交组合具体的受害程度差异。胸径和受害程度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杂交、无性系、粗皮桉、韦塔桉林分胸径与受害程度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1年生杂交和无性系林分胸径与受害程度间呈微弱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