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纯天然有机肥料——植物生根粉MBT不同喷施浓度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营养剂可明显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可使茶叶增产7.9%-22%;能明显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值降低,改善了茶叶的滋味。喷施适宜浓度为150mg/kg,每7天施一次。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生物有机肥料——“德威乐”植物营养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营养剂可显著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增加单位面积内萌芽数量和正常芽比例,使茶叶增产9.9%~38.3%;能明显增加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酚/氨比值降低,改善了茶叶的滋味品质。喷施浓度以300-500倍为适,每轮茶喷施一次。  相似文献   

3.
《茶叶科学》2000,20(2):146
导师姓名现有研究课题及内容刘祖生教授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 ,茶树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早期鉴定 ,茶树植株再生机理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茶树抗性育种童启庆教授 茶和香花作物香气形成机理研究 ,茶树 β 葡萄糖苷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 ,茶树无公害栽培和优质栽培研究杨贤强教授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 ,茶多酚分子改进机理和脂溶性茶多酚产品开发 ,茶多酚药理作用机理和新药开发研究梁月荣教授中、日、韩三国主要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态性研究 ,茶树重要经济性状DNA分子标记研究 ,抗虫基因对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 ,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关键基…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山茶属植物分类与茶树育种种质间的研究现状,国内、外茶树种质基因库的情况。对重庆市北碚缙云山作茶树育种基因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认为,缙云山具备建立茶树育种植物基因库的全部条件,可作为多茶区共用的茶树育种植物基因库。  相似文献   

5.
开发茶叶多酚类生物化学改良途径的遗传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叶的特征性成分是茶多酚、类黄酮衍生物和咖啡因,茶多酚的基本组成是类黄酮衍生化合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儿茶素与其它类黄酮化合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享有共性,因而具有相似的合成机制。多种植物的广泛研究表明,该生物合成途径受到决定主要产物的一系列结构和调控基因的严格控制。欲在茶树遗传改良产生最大价值,必须了解茶多酚合成途径的生物化学、分子和遗传控制。本文综述了儿茶素合成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合成途径和关键基因的最新研究结果,并列举了该途径的知识潜力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了茶树根内生细菌的分离方法及对茶多酚的耐受性,并对内生细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茶树内生细菌时采用75%的酒精2min和2%次氯酸钠20min表面消毒处理,消毒彻底;含茶多酚的细菌营养平板可作为茶树根内生细菌的选择性分离平板。茶树内生细菌对茶多酚的耐受浓度,最高不高于0.5g/L;经鉴定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了研究的热点。该文概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植物源农药的特点、种类及其在茶树病虫治理中的应用,以及植物源农药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某一时期或全部阶段内生活在植物体内的、但对寄生植物组织并不引起明显的病害症状的真菌。目前,有关植物内生真菌生物学、生理生态学、次生产物化学的研究日益增多,显示了内生真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要开发茶树内生真菌,首先是从茶树体内分离得到微生物菌株,其次是对这些微生物菌株进行鉴定,本文就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方法作了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茶树内生真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缙云山散生的野生柳叶型茶树的生长环境、资源与开发利用概况。重庆缙云山散生的野生柳叶型茶树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有助于阐明茶树原始形状、生态茶、有机茶的特点和相关性,以及农耕技术对茶树形状的长期影响;茶树在与多种山茶科植物共生、花期高度相遇的环境自然种间杂交的可能性和人工转基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王昕  肖纯  王海燕 《茶叶》2007,33(4):217-220
本文阐述了缙云山散生的野生柳叶型茶树的生长环境、资源与开发利用概况。重庆缙云山散生的野生柳叶型茶树品种曾经制作过重庆缙云龙井茶,但近代没有承袭下来。对重庆缙云山散生的野生柳叶型茶树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有助于阐明茶树原始形状、生态茶、有机茶的特点和相关性,以及农耕技术对茶树形状的长期影响;茶树在与多山茶科植物共生、花期高度相遇的环境自然种间杂交的可能性和人工转基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天然茶树营养素是由从海洋生物、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寡糖与多种微量营养元素复合而成的纯天然植物营养素,经卫生部门检测对农作物无毒无害无污染。活性寡糖是一种天然植物生长活性因子和信号物质,能刺激植物细胞生长,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本试验将天然茶树营养素应用到茶园中,目的是在于研究该营养剂在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上的应用效果及其施用技术,确定该营养剂在茶园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茶树的光合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CO:和水同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光合将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从空气中吸收的CO2,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合成。茶树体内的有机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和衍生物。所以,研究茶树光合作用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一、茶树的叶绿体茶树光合的部位主要是叶片,叶片中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的叶绿体是光合的重要细胞器,含有色素,而色素是采集光能的部位。在电镜下观察,叶绿体呈椭园盘碟状,由双层膜包被看,单个叶绿体内有片层系…  相似文献   

13.
溶液培养二年生龙井43和碧云扦插苗的锌试验表明:随着培养液锌浓度的增加,新梢萌发率、新梢产量提高;新梢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被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初级产物可溶性糖及其;次生代谢的主要终产物茶多酚增加。说明锌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茶树正常的生长发育及次生物质代谢的进行。茶园在采摘前2星期喷施0.2—0.4%硫酸锌溶液,有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和鲜叶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赤霉素、胺鲜酯、复硝酚钠和芸苔素内酯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春茶生产中的施用时间和效果,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在不同时间段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叶芽萌展值、发芽密度、百芽重、含水量、产量以及成茶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春茶生产不同时间段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够提高茶叶产量,其中第2次喷施对产量的增幅较小;在春茶萌动前期施用复硝酚钠和芸苔素内酯能够显著提高茶树叶芽萌展值;在春茶萌动前期仅有施用芸苔素内酯能够显著增加茶树发芽密度,而在春茶生产后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茶树发芽密度和百芽重;最后2次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显著提高茶叶感官审评得分。  相似文献   

15.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及在茶树育种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为防治农业害虫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本文叙述了植物抗虫基因的种类,分析其在茶树育种的应用前景,并阐述了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的生化特性,选取赵家坪、牛角井、石乙坪三个地方有代表性的29个茶树单株,分别进行春夏两季新梢的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春茶样中,1号、3号、26号单株茶多酚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13号和17号样品茶多酚含量较低,而氨基酸含量较高。夏茶中3号样品茶多酚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19号氨基酸含量较高,而茶多酚含量较低。春夏两季相比,槠叶齐水浸出物的增幅分别是25.83%和48.78%,21号样品有相似的变化,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分别增加了22.21%和43.8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黑茶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铝对茶叶主要化学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茶树中铝的含量和分布、茶树对铝的吸收和运输,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铝对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类物质、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总糖、香气和叶绿素等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以下建议:应在茶树耐铝、抗铝机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对铝在茶树体内的跟踪研究;对主要化学品质成分构成的微观再现研究;对不同茶类引起铝作用差异的研究;茶叶中铝对人体影响恰当的安全性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沅陵县地处湖南西部,是湖南产茶大县,产茶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了探明沅陵县地方茶树资源的特性及其直接利用价值,分别对其区域内官庄(GZ)、麻溪铺(WJ)和清浪(QL)等3个乡镇的茶树资源进行挂牌调查及鲜叶内主要代谢物检测分析。结果发现,WJ茶树资源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QL的茶多酚含量最高,GZ的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最高;茶多酚和咖啡碱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可碱和茶碱区域间无明显差异(p> 0.05),儿茶素组分中仅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其他儿茶素组分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聚类分析和单一生化成分分析,所取样品可聚为三类,Ⅰ类为茶多酚较低、氨基酸较低及简单儿茶素较高的资源,Ⅱ类为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较低和酚氨比值较低的资源,Ⅲ类为高茶多酚、高儿茶素尤其是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高的资源。其中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茶树种类、茶树生长环境、茶叶加工过程、茶叶贮存条件及茶叶冲泡条件等导致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变化的因素展开综述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为茶多酚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芳芳  李勤  黄建安 《茶叶科学》2020,40(6):715-723
根际微生物群落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影响植物的生理和发育,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茶树根际特定的生态系统对茶树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了解茶树根际微生物对提高茶树根际生态系统功能非常关键。本文结合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和研究方法,从茶树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亟待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改善茶树根际微域环境,提高茶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