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7-8月对泾河宁夏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种类有6门、81种(属),密度为1.1万~11.6万个/L,平均密度为4.37万个/L。生物量为0.024~0.210mg/L,平均生物量为0.083mg/L。浮游动物有4门、54种(属),密度为60~185个/L,平均密度为107.73个/L。生物量为0.02~0.66mg/L,平均生物量为0.24mg/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河段水质良好,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泾河宁夏段夏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0年7-8月对泾河宁夏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种类有6门、81种(属),密度为1.1万~11.6万个/L,平均密度为4.37万个/L.生物量为0.024 ~0.210 mg/L,平均生物量为0.083 mg/L.浮游动物有4门、54种(属),密度为60 ~ 185个/L,平均密度为107.73个/L.生物量为0.02~0.66 mg/L,平均生物量为0.24 mg/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河段水质良好,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围圈内外水质变化不大;浮游植物分别为48种和40种;浮游动物分别为20种和19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7.14×105个/L和9.84×105个/L,生物量分别为1.07 mg/L和2.05 mg/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393个/L和686个/L,生物量分别为0.79 mg/L和1.15 mg/L.结果表明,围圈养鱼对水质和浮游生物种类影响不大,但对浮游生物的数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呼伦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故于2009年对呼伦湖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呼伦湖水质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和氟化物等指标分别超出GB/T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7.2倍、9.6倍和4.6倍。生物资源量总体有所下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2.598 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971 mg/L。  相似文献   

5.
呼伦湖水质和生物资源量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呼伦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故于2009年对呼伦湖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呼伦湖水质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和氟化物等指标分别超出GB/T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7.2倍、9.6倍和4.6倍。生物资源量总体有所下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2.598 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971 mg/L。  相似文献   

6.
于2005~2006年在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采用循环节水和池塘覆膜生态养殖技术,在覆膜试验区和土池对照区中进行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技术研究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2006年覆膜试验区的放养密度均为97.5万尾/hm~2,产量分别为13700kg/hm~2、16500kg/hm~2;土池对照区的放养密度分别为60万尾/hm~3、30万尾/hm~2,产量分别为7800kg/hm~2、5250kg/hm~2。覆膜试验区在虾类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水质一直良好,溶氧的平均值、最低值均高于土池对照区,平均水温比土池对照区高1℃~2℃,水质理化指标覆膜试验区与土池对照区没有显著差异,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10.03mg/L、97.36mg/L,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61.45mg/L、53.80mg/L;土池对照区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8.20mg/L、43.16mg/L,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36.48mg/L、57.34mg/L。池水流经循环系统处理后得到改善,整个养殖期间不需外部补水。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渭河陕西段枯水期水质状况,于2014年4月对渭河陕西段7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对该区段水质进行初步评价。调查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个门类35种属,其中硅藻和绿藻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浮游植物密度为2.00×106~60.88×106 ind./L,平均密度为23.57×106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84~123.78 mg/L,平均生物量为48.60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75~3.14,平均值为1.69,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渭河陕西段水质整体受到中度污染,流域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8.
拉萨河春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5年4-5月对拉萨河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6门76种(属),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4.04×10~4~16.04×10~4ind/L之间,平均密度为10.18×10~4ind/L,生物量变化在0.037~0.37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13 mg/L;浮游动物4门51种(属),密度的变化范围是45.00~125.00 ind/L之间,平均密度为84.09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06 8~0.063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041 mg/L。该河段浮游生物组成多以冷水性种类为主;浮游生物的密度与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骆马湖浮游动物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至1999年对骆马湖全湖14个点进行9次浮游动物采样调查,初步鉴定出67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17种,挠足类12种.9次调查全湖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32.7个/L,平均生物量1.514mg/L,其中,轮虫平均密度和生物量499.6个/L和0.250mg/L,枝角类16.4个/L和0.306mg/L、挠足类116.8个/L和0.958mg/L.数量及生物量都为湖北部高于南部;消落区高于网围区边缘,高于敞水区,高于南、北繁保区.平均生物量春、秋季高于冬、夏季.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水质综合调控措施下,秋季、春季青鱼生态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9—11月和2023年3—5月,对3口青鱼生态养殖池塘的浮游生物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秋季,青鱼生态养殖池塘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24属,共检出浮游动物21种。其中,原生动物6种、轮虫8种、枝角类1种、桡足类2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76×108cells/L和6.72 mg/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2×104ind./L和0.48 mg/L,优势种有卷曲纤维藻、小球藻、双头针杆藻、啮蚀隐藻、束丝藻、薄铃虫、拟铃壳虫、湖沼砂壳虫等;在春季,青鱼生态养殖池塘中,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1属,共检出浮游动物7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轮虫5种、枝角类1种、桡足类1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69×108cells/L和6.41 mg/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49×104ind./L和0.19 mg/L,优势种有小球藻、卷曲纤维藻、双头针杆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