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我国在粮食产量剧增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粮食仓储量,但是在用粮和储粮过程中的粮食损耗导致大量的粮食被白白浪费掉。因此,降低粮食损耗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安全的重要环节。从生活浪费、过程损耗、人为因素、意外消耗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引导,能够有效控制粮食损耗的程度、数量和比例,最大化减少粮食的不必要浪费,确保我国国民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全过程的浪费有多严重?节粮管理,该从何处着手?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年达700亿斤以上,远超餐饮环节的"舌尖上的浪费"。记者近期在我国部分粮食产区采访发现,农户存粮因缺乏技术和相关设施,产后损失量十分惊人,成为"餐前损耗"的主力;部分粮库仓容不足,采取露天储粮,造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14日,由FAO、挪威、巴西、世界粮食银行以及意大利联合主办的"粮食的获取、恢复与再分配的对话:拓展粮食供应和减少粮食浪费的行动"会议在FAO总部召开。会议认为不同的利益攸关方在促进食物恢复、再分配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倡议行动,并且在粮食浪费与损耗领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这些倡议行动包括将家庭农场与本地社区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以降低食物损耗。2015年6月,G20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组通过了一项"G20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行动方案","在  相似文献   

4.
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减贫发展等多重目标的实现,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成为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美国、欧盟、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的战略、立法、技术、社会、教育等宏观制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方面表现出战略目标明确、坚持法治引领、注重技术创新、推进社会共治、重视宣传教育等特点。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建议如下:制定国家战略;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技术革新;加大研究及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培养人人自觉减少浪费的社会风尚等。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的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推动粮食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公布了全国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力度,取得积极成效,但浪费问题仍不容忽视,加强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的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保粮食面积、稳粮食产量,确保产得出、供得上,也要注重解决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浪费现象,要在增产与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本文基于粮食增产和减损两个视角,系统探讨保障国内粮食稳产增产、推进粮食节约减损的现实情境和主要挑战,针对性提出协同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和节约减损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面对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和我国国情农情,国内粮食生产端呈现为粮食稳产增产面临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技术突破难度增大、地方抓粮和生产者种粮积极性弱化、粮食政策囿于国际规则束缚等难题;粮食消费端则表现为产业链供应链损耗多、食物浪费治理难等问题。据此建议,要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持续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夯实国内粮食产能基础,多措并举调动地方抓粮和生产者种粮两个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倡导节约、营养、健康和平衡消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数语     
20%国家粮食局专家测算,我国粮食流通消费环节浪费很大,每年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损耗就达700亿斤以上,粮食流通消费环节有20%节粮空间。推广科技储粮,提升粮库管理水平,是节约粮食、减少损失的必由之路。100亿受到进口食糖冲击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有用的草原面积不多,加上长期缺乏草原的科学管理,优质牧草供应不足,过去以粮食作饲料喂畜禽,使饲料成本高,浪费粮食,出现畜禽与人争夺粮食的局面,然而我国秸杆资源十分丰富,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几十倍,与粮食总产量持平。若将这些秸杆经过机械粉碎、合理配料、发酵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全产业链损耗和浪费量的估算及对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水稻全产业链损耗及浪费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分析产生损耗和浪费的主要原因,提出稻谷减损策略,为制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方法,对我国稻谷主产区(四省八县)进行全产业链(包括农业生产、收获后处理、贮藏、加工、流通和消费等6个环节)实地调研。结果 从全产业链来看,水稻损耗和浪费率合计为13.64%,其中全产业链损耗率为8.42%,收割、收获后处理、贮藏、加工、流通各环节的标准化损耗率分别为2.84%、1.85%、1.21%、1.73%、0.79%,消费端浪费率为5.22%。损耗和浪费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分别满足145.5万人、90.4万人一年的大米需求。结论 我国水稻全产业链损耗处于较高水平,亟需制定有效的减损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粮食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1.
粮食浪费岂只在餐桌,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粮食在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350亿公斤以上,远远超过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在粮食收割环节,因国产收割机精密性差导致的收获损失率高达3%.粮食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巨大损失浪费,想要寻求解决之道,当然还得从问题产生的源头来找.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物浪费成因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禹 《农业展望》2014,(6):64-68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食物数量、质量和结构不断升级,但同时食物浪费也日益严重。从餐桌食物浪费入手,揭示中国现阶段食物浪费现状,科学解释了食物浪费与损耗的区别,深入解析了食物浪费背后的四大成因,并提出减少食物浪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一年损失千亿斤粮食. 每年损失千亿斤粮食 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据任正晓介绍,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环境署和FAO作为创始合作伙伴启动的"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粮耗足迹"行动(简称TES行动)再次唤醒全世界减少粮食浪费的意识与实践,也启示中国在建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减少浪费"三位一体的全面粮食观中切不能忽视节约粮食。借鉴TES行动,本文建议从供应链全程管理视角,综合运用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多方共治以减少中国粮食浪费。  相似文献   

15.
粮食水分检测对粮食的收购、运输、储存、加工以及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分过高浪费运力与仓容,促使粮油生命活动旺盛,容易引起粮食发热、霉变、生虫及其他生化变化。在我国,由于水分检测的技术不完善,每年有数百亿斤的粮食由于水分含量过高在运输与存储过程中出现霉烂变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粮食水分含量过低,减少了粮食重量,影响了粮食品质。所以水分一直是粮食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以下文章对各种粮食水分常用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与其测量特性做如下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始终对粮食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十七连丰"的佳绩。增产固然重要,但减损仍不容忽视。当前,中国节粮减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资源环境效应,能够缓解粮食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能够为本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粮食损失更多发生于供应链的早期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收获特征因素、生产特征因素、机械类因素、农户特征因素对粮食损失有着重要影响;粮食浪费发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环节尤为突出,中国的粮食浪费数量约占全球粮食浪费总量的10%,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是影响粮食浪费行为与浪费强度的重要因素。构建系统高效的集生产、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助于减少粮食损失;政府、社会、消费者等多主体协同发挥作用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未来,应对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食物浪费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建立新型粮食风险防范体系等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所致的贺信中深刻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作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首要手段。为了节粮减损,我国已经从法治、技术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在粮食全链条开展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供需的基本形势和发展态势,得出中国粮食供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的结论。从供给侧看,中国粮食供给总体充足,但在资源环境、要素和成本收益等约束下,增产压力大,需借助储备和进口来调剂需求。从需求侧看,粮食需求存在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且随着膳食消费结构、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等的转变,呈现出优质化、多样化趋势。由此,本文建议着力打破粮食生产面临的各类约束,稳定库存和坚持适度进口,提高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降低全产业链损耗,坚决杜绝餐饮浪费。  相似文献   

19.
据保守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可养活约2.5亿人,折合粮食约800亿公斤,相当于我国粮食总产的15%。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浪费现实,粮食立法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能否刹住"浪费风"?据了解,国务院法制办去年出台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正在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强调,要探索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立法。在《粮食法》中明确节约粮  相似文献   

20.
<正>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Food losses and waste)成为近年来一些区域或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其中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对此问题更为关注。2014年4月2~3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召开的FAO欧洲区域大会上,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成为来自欧洲及中亚地区国家农业部部长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他们对社会上不必要的食物浪费行为给予谴责,呼吁采取必要措施对其加以遏制。FAO为本次会议提供的一份文件指出,整个食物链各环节都存在着食物损耗与浪费问题,其对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引起国际社会及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