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内蒙古阿尔山的田间诱捕试验中,落叶松八齿小蠹引诱剂1共诱集到16头落叶松八齿小蠹和1319头天敌红胸郭公虫,而落叶松八齿小蠹引诱剂2诱集到24104头落叶松八齿小蠹和776头红胸郭公虫。室内的触角电位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对引诱剂2的触角反应(雌虫2.139mV±0.678mV,雄虫2.169mV±0.473mV)大于引诱剂1(雌虫0.440mV±0.232mV,雄虫0.297mV±0.142mV),对引诱剂1的反应值和对照差不多;而红胸郭公虫对引诱剂1的触角反应(雌虫4.618mV±1.106mV,雄虫4.534mV±1.087mV)明显大于引诱剂2(雌虫2.209mV±0.680mV,雄虫1.953mV±0.601mV),对引诱剂2也有一定的反应值。触角电位试验与田间诱捕试验结果相符合。GC-MS分析结果表明:引诱剂1的主要成分为3.06%的cis-geraniol,1.98%的Ipsenol,80.36%的(S)-cis-verbenol和1.03%的1-verbenone;结合卖方公司提供的数据,引诱剂1的主要成分为4.78%的2-methyl-3-buten-2-ol,63.71%的Ipsenol(纯度为96.9%),1.46%的Cedrene和22.42%的Isocaryophillene。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不同成分引诱剂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及天敌红胸郭公虫引诱能力显著不同,Ipsenol对诱集落叶松八齿小蠹起重要作用,而(S)-cis-verbenol则对诱集天敌红胸郭公虫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柠条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昆虫,它主要为害小柠条等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是柠条林木的一大害虫。一、柠条豆象的形态特征成虫椭圆形,长3.5—5.5毫米,宽1.8—2.7毫米,体被灰白色绒毛。鞘翅,足黄褐色,头和前胸背板兰黑色。鞘翅上有数列刻点沟。雄虫触角锯栉齿状,长约4毫米;雌虫触角锯齿状,11节,长约3毫米。幼虫老熟时体长4—5毫米,头黄褐色,体淡褐色,多皱纹,弯曲呈马蹄形。卵椭圆  相似文献   

3.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柏类植物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危害,造成树势衰弱,针叶渐枯。阜阳市1988年发现该虫危害,并呈蔓延扩散态势。一、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11~17.2毫米,雌成虫体长10.6~18.5毫米,体形扁阔,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头部黑色,口器朝向前下方。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2,雄虫触角略短于体长。前胸黑色,两侧缘呈弧形,具有淡黄色长毛,背板中部有5个光滑的小瘤突,排成梅花状,中后胸腹面均有黄色绒毛。鞘翅上有两条棕黄色或驼色横带,表面较光滑细腻,油浸状,色较暗,中部黑色横带常连成一片。雌虫鞘翅与前胸长度之比为1∶3.11。足黑褐色,被黄色竖毛。腹部棕色,被黄褐色毛。卵长2毫米,白色。幼虫扁圆形,老熟的幼虫体长22毫米,中等粗,初龄淡红色,老熟乳白色。头颅黄褐色,上唇横椭圆形,淡黄褐色,下唇舌小,被细绒毛。无侧单眼,触角3节。前胸扁平,背板有一个“小”字形凹陷及4块黄褐色斑纹,其上密生红褐色刚毛。前胸腹板中腹片分界不明,后方中部有一对圆形的光滑区,足长为光滑区的1.5倍,腿节与胫跗节约等长,前跗节端部尖,褐色。气门宽椭圆形,褐色,位于中胸的一对最大。肛部3裂。蛹长20~25毫米,谈黄色,头部下倾于前胸下...  相似文献   

4.
蛴螬,又名土白蚕,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体为乳白色或略带灰色,头部黄褐色,体肥,常弯曲成C字形,无腹足,有胸足3对.主要为害嫩苗幼树的根和地表下的茎部,能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危害"三杉"的蛴螬是淡绿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的幼虫.黑绒金龟子又称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土名黑壳虫、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的主要害虫,果园虫食率达到80%~90%,丰产不丰收,影响经济收入。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6.0mm,翅展10.6~15.0mm,全身灰褐色、无光泽。前翅深灰褐色,前缘色深,上具10组白色短斜纹,翅面中部有明显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黑斑,后翅浅灰褐色。卵:呈扁椭圆形,初呈乳白色半透明,后变淡黄白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13mm,头部黄褐色,体背面粉红色,腹面色浅,前胸背板不明显,臂栉4~7个,小幼虫体白色,头呈黑色。蛹:长7~8mm,黄褐色,茧白色纺锤形。2发生规律以老熟幼虫…  相似文献   

6.
柿蒂虫是柿树食果性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对柿果产量影响极大。博爱县近二十年来普遍发生柿蒂虫,造成柿树产量大幅度减产。为了及时防治虫害,促进柿树高产稳产,我们对柿蒂虫进行了几年的观察研究,摸索到一些防治方法,现简介如下。一、形态成虫:雌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15-17毫米。雄成虫较小,体长5.5毫米,翅展14-15毫米,头部黄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鞭状,复眼红褐色。腹部及翅紫褐色。胸部中央黄褐色,前翅近顶角处有一金黄色横带,前后翅缘具细毛,尾及脚黄褐色,腿节上着生与翅同色的一丛毛。  相似文献   

7.
<正> 桂花蛱蝶(Kironga ranga Moore)属鳞翅目蛱蝶科,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一、寄主与分布此虫寄主有桂花、女贞、木樨、卵叶小白蜡等。分布于福州和莱舟。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22—24毫米,翅展60—65毫米。雄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50—55毫米。触角、头、胸黑色,腹部黄灰色,有数条黑色横纹。前后翅黑色,前翅边缘较平,沿外缘有三行由黄色斑点组成的纹带,愈向内斑纹愈大,中室有黄色斑纹3个,后翅边缘为大锯  相似文献   

8.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sempopulifolisChen)属象甲科跳象属,是杨树的一种主要叶部害虫,1999~2001年在公主岭市桑树台林场发生危害,最高虫口单叶密度1 5头,有虫株率达100%。为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我局自2000年起进行了2a的观察研究,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分布与寄主1 1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均有分布,吉林省发现于公主岭市桑树台。1 2寄主小黑杨、小叶杨、青杨、北京杨、加拿大杨均可取食,尚未发现取食其它植物。2形态特征2 1成虫近椭圆形,长2 3~2 7mm,宽1 3~1 5mm,密生黄褐色纤毛,触角、足为浅黄褐色…  相似文献   

9.
介壳虫——是附生在花木枝、叶、花,果上的害虫,虫体外覆有蜡质外壳.呈白色、黄褐色、深紫色或红色,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象鱼鳞,有的象弹丸,有的象棉籽或粉团。习性也各不相同,有的能缓缓爬行,有的幼小时能爬行,长大后却固定取食,介壳虫个体虽小,但数量极多,密集成片.以针状口器取食植物营养,使花木枯黄而死。介壳虫还能排出一些糖质粘液,引诱黑霉菌寄生,使枝叶发黑,失去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绵蚧(PulvinariaSp.)是我省近期记录成灾的1个虫种,1988年在我省西部地区首次发现,1990年在白城市和四平市行道树的杨柳树上危害成灾。鉴于该虫危害日趋严重,对城市绿化树木潜在危险性较大以及国内对该虫研究不多的实际问题,为摸清其生物学特性,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1991一1995年,对该虫进行了重点观察研究。1形态特征1.l成虫。雌故体宽卵形,幼以时体长2.5一3·5mm,宽1.5-1.75mm,成蚧体长5-7mm,宽4-6mm。触角黄褐色,8节,念珠状。胸足3对,较发达。初形成钛体时乳白色,渐变浅黄色至灰褐色。体背中央具纵脊1条,脊…  相似文献   

11.
杨潜叶叶峰分布于辽宁省台安、朝阳以及山东省惠民地区 ,近年来在山东德州、淄博等地区。主要危害小叶杨、小青杨、北京杨和泰青杨。不属于国家级、省级检疫对象。   2 0 0 0年 4月 2 3日 ,在北京市大兴县榆垡镇东胡林片林内发现杨树叶片呈现黄褐色 ,叶片被害只剩上下表皮 ,内充满空气 ,呈现泡状。经调查发现每一叶片内有一幼虫 ,体长 3~ 4mm ,乳白色 ,褐黄色口器 ,有明显胸足 ,先端具深褐色爪 ,前胸背板有 2块浅紫色斑。5月 10日检查树下土壤 ,每平方米发现虫茧 3头 ,呈泥胶状。经权威部门鉴定该虫为杨潜叶叶蜂 ,此次杨潜叶叶蜂在北…  相似文献   

12.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是中国从北到南广泛种植的城市园林行道树种。近年来,在昆明市发现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危害二球悬铃木后,又发现一种食菌小蠹,经鉴定命名为悬铃木足距小蠹Xylosandrus sp.。该小蠹蛀害健康的悬铃木和川梨Pyrus pashia幼枝,导致枝梢枯死。通过比较4种类型悬铃木枝条的有虫率及平均虫量,明确新鲜有孔和干枯有孔枝条是研究足距小蠹生活史及种群动态的合适枝条类型;7—9月是调查其危害的适宜季节,可以通过乙醇诱集配合受害枝条解剖监测其种群动态。尽早发现枝条受害并及时剪除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办法。该虫在我国悬铃木分布区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极高,应引起各地园林植保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的两个新种,均为我国经济树种上的重要害虫。白蜡叶蜂Macrophya fraxina new sp(图1) 雌虫:体长9-10毫米。体黑色有光泽,上有暗黄白斑。触角黑色,其长度短于腹部,第3节与第4节长度之比为7:4。头黑色有光泽,具分散孤立的刻点,密生淡黄色绒毛;唇基鲜黄色,上着生黄色长绒毛,前缘为半圆形切口;侧齿突出较尖,上唇前缘圆;面不具凹陷;单眼后头区黑色,表面凸起,近似正方形,侧沟深并向后逐渐加深,后缘边极窄,暗褐色;前单眼黄色,侧单眼黑褐色。胸黑色,刻点与头部相同,背板刻点较细;小盾片表面凸起;中胸侧板黑色,上有一不明显的黄斑,后胸侧板黑色。腹部黑色有光泽,具分散稀  相似文献   

14.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1978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作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描述1.成虫:体青黑色,长1.5—1.9厘米.翅展2.8—3.2厘米.触角栉齿状.头胸间有一圈橙黄色鳞片.头顶有一簇黄褐色毛。前翅狭长,覆盖赭色鳞片,基部中央及后翅透明.腹部圆筒形,背面有五条橙黄色横带。雌虫腹部末节背面有2条橙黄色纵带,雄虫则无.2.卵:长椭圆形,黑色,长1.0毫米,宽0.4—0.5毫米.有不明显的点状刻纹,卵面稍凹陷,一端凹陷处为孵化孔.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引诱剂对牡丹江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种群动态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有三个扬飞高峰期,即5月15~25日、6月24日~7月4日、8月3~13日;在扬飞期间内,诱集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雄虫的数量多于雌虫;在林缘附近诱集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数量多于林内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16.
海南、四川两种竹节虫雄虫的首次发现*(虫目:异虫科)陈树椿何允恒关键词虫目、异虫科、峨眉无齿股虫、褐脊瘤胸虫无齿股虫属Parasipyloidea与瘤胸虫属Trachythorax隶于虫目(竹节虫目)中异虫科Heteronemid...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省委的亲切关怀和地委的直接领导下,雁北区人民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伟大教导,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二日,进行了飞机防治共飞行564架次防治面积十七万八千五百九十九亩,杀虫效果达90%以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现将治虫情况介绍如下。一、形态概述成虫:雌雄成虫易于区别,它们虫体基色均黑,富有浅黄色茸毛,但雌虫密复黄色茸毛比雄虫明显,前者为黄褐色,后者呈黑褐色。雌虫体长12—14毫米,雄虫体长10—12毫米。成虫触角:雌虫稍短于体长;雄虫约与体长相等。触角鞭部各节颜色雌雄不同:雌虫鞭部的每一亚节的前1/3部分为黑色,后2/3为银灰色;雄虫鞭部每一亚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南京隐翅虫是在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病死木皮下发现的隐翅虫新种,与小蠹、天牛等多种次期性害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跟随关系密切,具有作为媒介昆虫防治蛀干害虫的潜力。研究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成虫的食性及昼夜活动节律,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室内观察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通过人工饲养并结合口器解剖研究南京隐翅虫成虫的食性;应用"陷阱法"观察试虫的昼夜活动节律。【结果】南京隐翅虫幼虫为寡足型,口器咀嚼式,胸足发达,蛹为裸蛹,成虫体长1.5~2.0 mm,身体狭长平行,头、中后胸、腹部6~8节颜色较深,身体其他部分浅黄色。成虫喜食人为杀死的跳虫成虫、蝇科幼龄幼虫及天牛幼虫,对于小蠹科、象甲科、叩甲科、蚁科、蠼螋科的幼虫尸体表现出取食行为,试验过程中并未观察到捕食其他生物活体。室内南京隐翅虫成虫昼夜活动节律高峰期分别是8:00—11:00以及20:00—22:00。【结论】南京隐翅虫成虫为尸食性,其昼夜活动节律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异名茶材小蠹或茶枝小蠹,多年来一直危害昆明市翠湖公园的主要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近年来危害加剧,导致主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该小蠹在昆明地区1 a发生2或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坑道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2月开始活动,3月进行交配并产卵于坑道中;4月可见幼虫,幼虫取食坑道中培育的菌丝体,经过5个龄期发育成蛹;6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是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7—9月是成虫出现高峰期。该小蠹虫态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几乎全年可见各种虫态。不同世代之间也有重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角胸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是危害油茶叶子的重要害虫。研究角胸叶甲性选择和交配及产卵等行为学特性,为性干扰诱杀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湖南永安镇油茶林土壤中挖出越冬代幼虫在室内连续繁殖,羽化后单头饲养,配对后观察其交配行为(记录交配前、交配和交配后3个阶段的交配行为)、交配产卵日节律(统计白昼和夜晚的交配次数和产卵量)、长期配对下成虫体质量及交配经历对性选择的影响。【结果】成虫羽化5~6天后开始交配,日平均交配(5±4.2)次,交配持续时间最短1 min,最长可达40 min,平均交配持续时间(18.88±9.3)min。交配后6~7天开始产卵,平均每雌产卵量为(275.5±131.4)粒。交配活动在10:00次数最多,其次在16:00、18:00较为密集。在下午有2个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分别为16:00和18:00,另外,在14:00、22:00及2:00产卵量相对较多,其他时间产卵量极少。雌虫喜欢选择体型小的雄虫进行交配,雄虫喜欢与有交配经历的雌虫进行交配。【结论】角胸叶甲成虫可进行多次交配,成虫体型对性选择有一定影响,成虫的交配经历也是影响性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