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en)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赣中地区一般5月上、中旬发生较多,6月下旬以后,密度逐渐下降。但近两年来,在市测报点(丰城市荣塘棉种场)发现到7月下旬至8月下旬,虫口密度突增,虫株率达到100%。早发棉田为害最重,百株虫数达到3—4万头;中发棉田百株虫口达1.5—2万头;迟发棉田百株虫数达0.3—0.5万头。在此期间,棉蓟马严重为害棉花叶、蕾和花,造成叶片  相似文献   

2.
1992年棉铃虫在我市大发生,一类棉田一般百株累计卵、虫量1500—2000粒(头),高的达5000粒(头)以上,不仅为害棉花而且为害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笔者7月1-3日在丰县、铜山县等县调查,玉米百株平均有虫98.5头,受害株率90.4%。大豆百株平均有虫95.6头,受害株率88.7%。受害严重田  相似文献   

3.
棉叶螨在新疆1年发生8~15代,是新疆棉花的重要害虫,2004年北疆棉区棉叶螨严重发生。发生面积大,分布广、进地早、为害时间长,是多年来最重的1年。本文就2004年北疆棉叶螨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12004年棉叶螨在北疆发生的特点1郾1棉叶螨进地早,螨量大,来势猛北疆大部分地区于5月上旬在棉田始见叶螨,迁入棉田时间比2003年早7~15d。一些团场的部分棉田螨量大,并造成一定为害。如农5师81团5月4日在棉田始见叶螨,5月12日有螨株率达8%,百株螨量153头;89团5月12日棉田有螨株率已达20%,百株螨量达400头。农7师车排子地区5月15日棉田始见叶螨,…  相似文献   

4.
棉大卷叶螟的年生活史与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年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绘制了江淮棉区棉大卷叶螟年生活史图。调查结果显示,该棉区棉大卷叶螟年发生5~6代,主要以第5代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棉田幼虫始见于6月中下旬,但发生量少,进入7月中下旬后虫量开始上升,8~9月上旬达到高峰。近3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该棉区棉大卷叶螟种群数量发生大,其中常规棉田3年百株平均虫量达1 656~2 324头,并对棉花造成了较大损失。转基因棉田棉大卷叶螟种群数量受到明显抑制,3年百株虫量为619~1 358头。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在乐平市每年发生6代,历年以为害蔬菜为主,棉田仅有零星发生,偶有小暴发。但2000年在棉田发生量之大、面积之广、为害之重实属罕见。据调查,7月下旬初第三代斜纹夜蛾在全市棉田暴发,并迅速扩展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的棉田达1100hm2,占全市植棉面积的41.25%,伏桃损失5~7成。接渡镇坑口村73.3hm2棉花未结一个伏桃,靠近棉田的两棵大樟树的叶片也几乎被吃光。棉田幼虫密度一般为256~418头/百株,高的1652头/百株,最高4600头/百株。  斜纹夜蛾在本市棉田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彭泽县一代棉铃虫为害棉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在我县棉花上常年发生5代,其中一代在棉田外寄主上为害,自二代起迁入棉田为害棉花。1998年我县一代棉铃虫发生普遍,且在棉花上造成了一定的为害。据调查,苗床百株卵量一般2~10粒,最高20粒,有卵苗床达80%以上;移栽大田后,百株卵量仍高达25粒...  相似文献   

7.
棉尖象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简称象虫)在北京危害棉花十分厉害,为了掌握象虫与危害有关的特点,1976年在房山县石楼公社坨头大队,进行观察。 一、成虫消长规律 象虫消长变化特点:集中整齐,始现7月7日,始盛7月14日,百株18头;7月21日达到高峰,百株84头(有虫株率52%),之后骤降,到7月27日百株仅存2头,进入末  相似文献   

8.
抗虫棉自1995年在郓城县开始种植以来,为棉花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全面普及。2001年,全县棉花播种面积2.35万hm2,均为抗虫棉。但是,2001年二代棉铃虫却异常暴发,部分地块受害严重。总的发生特点,一是来势猛,面积大。全县2.35万hm2棉田均有发生。二是发生范围广、虫量高。不但发生在棉田,而且大豆、花生等作物田块也严重发生。县植保站于6月27日对大豆、花生、玉米田进行调查,平均虫量分别为57头/百株,34.6头/百墩和36头/百株。三是受害重。县植保站定点观察,棉株顶尖被害率31.…  相似文献   

9.
西瓜为大荔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7000hm2以上。以前棉铃虫大发生年份二代棉铃虫仅在瓜套棉的西瓜上发生较重,但为害较轻,而2002年在棉田发生相对较轻的情况下,西瓜田就普遍发生较重。据6月24~25日调查,虫田率在80%以上,平均百株虫量64头,百花虫量8头,最高单株有虫4头,单花有虫2头。棉铃虫几乎不取食西瓜叶片,而为害花和幼果,影响坐果,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率。(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发生偏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大面积推广种植了抗虫棉,使棉田发生为害减轻,棉铃虫有向其他…  相似文献   

10.
武穴市棉田中黑盲蝽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为重要的多食性农业害虫。近年来,中黑盲蝽已成为武穴市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据笔者调查,武穴市棉盲蝽蟓田间虫量大,第2代(5月20日至6月20日平均百株虫量38头,最高达96头;一般蕾铃脱落20—30%,严重的蕾铃脱落达80%;第3代(7月15日至8月15日)平均百株虫量6.7头,最高52头,  相似文献   

11.
200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黏虫在临猗县玉米、高粱田大面积严重发生。发生面积之广,虫量之大,为害之重为1976年以来之最。全县发生面积1.0万hm2,达到防治指标面积0.73万hm2。6月30日至7月1日调查,塬地玉米有虫株率10%,百株有虫8~12头;夏播玉米有虫株率35%~40%,百株有虫40~60头;饲草用高粱每平方米80~170头,最严重的猗氏镇百里店村达350~500头;荒地杂草被黏虫咬成光秆,与其相邻的玉麦收后未夏播的原茬地及玉米田、高粱田,采用快速、有效的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大…  相似文献   

12.
李先金 《植物保护》1984,10(4):33-34
梨网蝽(stephanitis ambigua Horva-th)(半翅目,网蝽科)又名梨军配虫。 从1978年以来,发现梨园附近的棉田有梨网蝽危害,此虫与棉盲蝽同时发生,在为害习性和棉株被害状上与棉盲蝽有5点区别:1.蝽网为害是在棉株成叶的背面,而盲蝽则在棉株的嫩头嫩尖。  相似文献   

13.
抗虫棉自1995年在郓城县开始种植以来,为棉花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全面普及.2001年,全县棉花播种面积2.35万hm2,均为抗虫棉.但是,2001年二代棉铃虫却异常暴发,部分地块受害严重.总的发生特点,一是来势猛,面积大.全县2.35万hm2棉田均有发生.二是发生范围广、虫量高.不但发生在棉田,而且大豆、花生等作物田块也严重发生.县植保站于6月27日对大豆、花生、玉米田进行调查,平均虫量分别为57头/百株,34.6头/百墩和36头/百株.三是受害重.县植保站定点观察,棉株顶尖被害率31.6%,幼蕾被害率10.6%.全县受害面积达1.69万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71.9%.这是本县自推广抗虫棉以来,发生为害最重的1 a.  相似文献   

14.
在抗虫杂交棉全面替代常规棉种植的形势下,次要害虫盲蝽蟓发生量逐年上升,已逐步成为潜江地区棉田主要害虫。2010年棉田害虫种群监测田不防治处理全季五日累计百株虫量574头,高峰日(9月3日)百株虫量88头,造成棉株绝大部分是无效营养枝,严重田块产量损失达到90%。为了提高盲蝽蟓田间监测及发生趋势预报的准确性,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15.
转 Bt基因抗虫棉对棉大卷叶螟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很好的抗性,对棉大卷叶螟(SyleptaderogataFabricius)的抗性未见报道。作者研究表明,棉大卷叶螟在棉田为聚集分布型,低龄幼虫有集中为害习性;抗虫棉对其有很好的抗性,平均虫株率为2.2%,较常规棉中棉所12降低96.6%;百株虫量为133.8头,较常规棉降低88.4%。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北方棉铃虫特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年棉铃虫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特大发生,广泛为害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辣椒等作物,发生程度历史罕见。例如:一代为害小麦亩均有虫6千头(历史平均28头);二代百株累积卵量达1.2万粒(历史最高868粒1986年,2400粒1991年聊城),个别棉田4.1万粒(德州),百株幼虫401头(历史最高154头1982年聊城),6月下旬就出现无头无蕾棉;  相似文献   

17.
赤斑黑沫蝉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us)]又称稻沫蝉,为同翅目沫蝉科害虫,是河南省近十年来新发生的玉米害虫。1986年在伊川县白沙乡下么村的玉米制种田发现该虫,当时只见到几头成虫,属零星发生。2000年彭婆镇的彭婆村有1.3hm^2玉米田受该虫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大部分干枯。2001年在各在乡的各在村南岭有10hm。玉米田因赤斑黑沫蝉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干枯,减产严重。我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79万hm^2,2001年至今赤斑黑沫蝉危害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县玉米田新的主要害虫。2008年对该虫进行普查,该虫在我县所有乡镇均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达1753hm^2,发生田一般被害株率18%。25%,百株虫量80~140头,产量损失20%左右;严重田块被害株率达60%~100%,百株虫量400~800头,产量损失5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根据近8年的观察和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在我县的发生规律,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展 《植物保护》1992,18(3):54-54
多年来,棉铃虫在我县以二代危害为主,三代发生偏轻,四代常不必防治。但1991年二代棉铃虫发生偏轻,而三、四代危害严重,四代大发生为历年所未见。其特点:卵量大、孵化率高、夏播重于春播,晚发旺长田重于早发田块,1991年8月25-26日调查,县站定点田块百株当日卵量50粒,伯士乡定点田块当日百株卵量40粒,幼虫18头,同期大田普查,夏播棉百株卵量为140粒,最高达160粒。百株平均有幼虫28头,最高达50头。9月  相似文献   

19.
扶沟棉田盲椿象猖獗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沟县棉花盲椿象常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然而像2001年严重发生和为害的程度属历史罕见。2001年全县种植棉花5万hm2,盲椿象发生面积达3万hm2以上,有1万hm2的棉田造成20%的减产,个别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扶沟棉田内发生的盲椿象主要有苜蓿盲蝽、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据调查,苜蓿盲蝽5月下旬迁入棉田为害,绿盲蝽、中黑盲蝽6月上、中旬迁入棉田为害,7月下旬到8月中旬达到为害高峰。据8月9日调查,平均百株有虫215头,最高达457头,并且以抗虫棉发生较重。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  相似文献   

20.
华北北部地区棉田烟粉虱成虫季节性动态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1997~2000年对河北省廊坊市棉田烟粉虱季节性种群动态的系统调查表明 ,棉田一般 6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 ,轻发生年份烟粉虱成虫数量增长缓慢 ,7月中旬后逐渐减退。严重发生年份(2000年) ,烟粉虱成虫种群数量在棉花生长中前期即持续增长 ,7月下旬进入高峰期 ,棉田烟粉虱成虫数量达百株 3叶2236~8310头 ,8月中旬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