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4年春、夏期我们对目前栽培的湖桑32号、湖桑199号和新一之濑三个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比较试验,以鉴定其叶质的优劣。春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5×苏_6,夏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3·秋_3×苏_4,每个蚕品种饲养0.25张,在同一蚕室条件下进行比较饲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对蚕体增长影响是不同的,如以湖桑32号区的  相似文献   

2.
家蚕优良品种具有强健、好养、高产的特点,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产出。引进、选拔和推广优良蚕品种,是提高蚕茧产量,改进蚕茧品质,增加蚕桑生产经济收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986年我们从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引进5对家蚕夏秋品种(苏_3·秋_3×苏_4、浙农1号×苏_(12)、新杭×科明、芙蓉×湘晖、九西二八×7532)在实验室进行比较试验,从中选出芙蓉×湘晖在农村逐步试养、推广。经1987~1989年农村试养表明,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发育齐一、好养、高产、解舒好、丝质优等特点。1990年我省将大面积推广这个品种,并有可能成为我省夏秋当家蚕品种之一。现将芙蓉×湘晖引进、推广及其蚕种繁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995—1996年两年桑蚕品种国家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3×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有“绿·萍×晴·光”、“夏7×夏6”、“花·丰×8B·5A”、“秋西×夏D”、“821×854B”等五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4.
“东_(43)”及“东_(43)×7532·湘晖”组合是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选配出来的夏秋用新蚕品种。1988年到1991年,在翁源县由少到多、逐步扩大饲养。几年来,共饲养原种1871张,制得普通种95716张,大田饲养杂种91792张。无论是原种还是普通种都普遍受到欢迎。省蚕桑品种鉴定网点于1990年至1991年,以现行蚕品种“新九×7532”为对照,对“东_(43)×7532·湘晖”组合进行了两年实验室,一年农村的品比鉴定。1992年1月27日,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举行二届二次会议,按《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条例(草案)》对两年来的饲养鉴定成绩与丝质鉴定  相似文献   

5.
<正>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夏秋用二化性日系品种“532”,本品种具有好养,三齐(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丝质优良,茧丝长较长,产附良好,产卵量多,良卵率高等优点。1981年我们针对苏4孵化不齐的问题,试配成(苏3×秋3)×532三元杂交种,经历次实验室及农村大面积生产鉴定结果表明:具有好养、“三齐”的特点,主要经济性状超过(苏3×秋3)×苏4。产量提高5%以上,茧层率绝对值提高0.5—1%,一粒丝长增长100米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现将“532”育成经过与三元杂种配制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过小区试验,夏芳×秋白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在结茧率、万头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等成绩方面略优于苏字号.夏芳×秋白与黄鹤×朝霞的试验成绩,经方差分析,其结茧率、克蚁产茧量、万头蚕收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其显著,全茧量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中试成绩显示:无论是1994年秋还是1997年秋,夏芳×秋白的单产成绩大大优于(苏_3·秋_3)×(苏_1·苏_12),两年单产分别增产57.6%和46.1%.通过对中试控制点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品种间和季节间的单产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尤其是品种间的差异大大超过了极显著水平.干茧的缫丝成绩是:夏芳×秋白的光折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少8.05公斤,出丝率高3.19%.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4—1995年对参加共同鉴定的4对新蚕品种即春秋用品种“夏协一号”、“57限×782”和夏用高温造品种“东43C×7.2”、“21·伦×65·苏”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工作。1996年4月29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在广州东方丝绸大夏召开了桑蚕新品种审定会议,审定结果:由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夏用品种“东43C×7·2”获得了审定通过,另外,其他3对蚕品种有待一年后再行缓审。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9.
蚕品种在养蚕生产中与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准确认识和选用优良的蚕品种是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重庆、四川农村大量推广了绫_(3*4)×锦_(5*6)、781X(782·734)、日_3×中_(5*6)、菁松×皓月、浙蕾X春晓、(春·蕾)X(镇·珠)、苏_5×苏_6、杭_7X杭_8等优良品种.尽管当前推广的蚕品种类型较多,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但就其遗传本质、血缘关系来说,多属于近缘姊妹性的多丝量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仍保持在七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随着蚕桑事业的日益发展,家蚕品种也在不断更换。从我区情况看,目前春蚕品种还比较理想,有苏5×苏6(正反交)、东肥×华合(正反交)两对当家品种。1981年,全区春蚕发种量苏5×苏6占50%以上,东肥×华合(正反交)占30%左右,东肥·671×华合(正反交)占10%多一点。1982年春蚕的发种量:苏5×苏6(正反交)占80%,其余为东肥×华合(正反交)。蚕农对春用品种基本是满意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夏秋蚕的品种还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张种产量低、产值低、茧质差。我区历年来夏秋蚕的张种产茧量,一般在40斤左右,张种产值:苏_3×苏_460多元;苏_3·秋_3  相似文献   

11.
新蚕品种日_3×(中_(5·6)),1988年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基点试验和1989年的农村生产鉴定,其综合性状优良,今春在我县农村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收到良好的效果.全县共试新品种日_3×(中_(5·6))9652张,主要集中发放在养蚕量较大的何埂、仙龙、临江三个区。今年春蚕发种后,虽遭受10多天的低温影响,但新品种日_3×(中_(5·6))的饲养成绩仍表现较好。据调查,日_3×(中_(5·6))平均单产为31.43公斤,单产值296.63元.  相似文献   

12.
我区春秋兼养的二化性品种“东34×苏12”推广以来,曾经对稳定春秋蚕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季繁种比较困难,而且其茧层率、茧丝量、出丝率与“桂夏二号”相仿,再提高有一定局限了.一九七七年我区通过鉴定试行推广的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虽然体质比较强健,茧质、丝质比“东34×苏12”高,但因出现再出卵,在未解决前一些蚕种场怕制种没有把握,不愿扩大繁育,因而扩大生产也受限制.为了解决适应我区饲养的秋蚕品种,我所于1978年又育成了九白和539两个品种,配成九白×7532、539×7532并进行了试养鉴定.  相似文献   

13.
科7×康2经1983和1984两年全省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符合审定标准,1983、1984年农村试养,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种东34×苏12和浙农1号×苏12,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比较优良的新品种,1985年进入农村生产鉴定,为使种场和农村了解该品种的原种及一代杂交种性状,特作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0年秋,在省公司的安排下,我市试养了一批苏_5×苏_6品种、获得成功。通过这次试养,证明只要选好饲育季节,技术上从严从细,属亚热带气候的雷州半岛亦可养好高丝量品种,增加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下面谈谈这次试养的体会。一、生产发展、市场的竞争需要高丝量品种蚕桑生产的发展,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蚕户都要求在同等的投入之下取得较高的收益,这亦是吸  相似文献   

15.
<正> 根据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农村基点鉴定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于一九八四年春季接受了家蚕新品种(绫_3·绫_4)×(锦_5·锦_6)正反交,在我县农村进行了中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夏秋茧净度有所下降,为此,这两年我们做了些调查和试验,探索夏秋茧净度降低的原因。结果如下:一、净度的高低与蚕品种有关:不同蚕品种在同一夏秋期饲养,其净度有开差,以苏_5×苏_6(正反交)净度较好,其次是苏_4×苏_3·秋_3(正反交),A四元最差,成绩约低6~16分,其中4A·2A·×1A·3A 仅84分左右(表1)。  相似文献   

17.
<正> 1973年我所育成的夏、中秋蚕品种苏蚕三号×苏蚕四号,经过生产鉴定证明:增产潜力大,担桑产茧量和担桑产值高、丝质优良、适宜缫制高品位生丝,深受农村及丝厂的欢迎。1973年开始在江苏、四川等省推广中,由于苏蚕三号纯种体质弱,秋繁很困难,影响到蚕种生产收益和该种的进一步扩大推广。为此,我们根据杂种强势的原理,试组合成三元杂种(苏蚕三号×秋三)×苏蚕四号,鉴定结果,借助于杂交原种(苏蚕三号×秋三)的杂种强势,有效地解决了苏蚕三号秋繁困难的问题,蚕种的单位制种量显著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现将“秋三”育成经过与三元杂种配制结果报道如后。  相似文献   

18.
本次通过对原种秋星,苏_3×秋_3,781的温汤浸种孵化试验,初步认为:温汤浸种孵化法不仅能应用于多化性品种,而且对现行二化性品种也同样有效。秋星在汤温为125~127°F时,浸汤时间4~8秒。苏_3×秋_3在汤温为127~129°F时,浸汤4~6秒。781在汤温为125~129°F时,浸汤4~5秒,其总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宜兴市自1989年开始在中秋期饲养春秋兼用品种新四元(57A·57B×24·46),效果良好。一是干壳量高,据1990年随机抽样调查,新四元50克鲜茧的干壳量为10.47克,比苏_5×苏_6重0.76克。二是张产量高,据统计,1989年中秋期张渚北山试养10张新四元张产茧36公斤,比苏_5×苏_6高4公斤;1990年中秋期扩大饲养7053张新四元,张产茧31.2公斤,比同期饲养的6491张苏_5×苏_6的张产茧高6.28公斤;1991年中秋全市全部饲  相似文献   

20.
陈秀芳 《四川蚕业》2002,30(3):13-15
<正> 1概况 我省从1997年秋季起至今秋已连续5年9季对58对(次)品种在室内8个、农村8个基点同时进行了区域化比较鉴定,其中春用参鉴品种21对(次),夏秋用品种29对(次),秋用品种中春、秋兼用型2对。参鉴品种主要来自全国主产蚕区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参鉴品种有7532×781、苏3·秋3×苏4·苏12、洞·庭×碧·波、限1×限2、锦5·6×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