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态学参数及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种群爆发、综合治理、微波辐射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微波对昆虫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功率分别为2,4,6W;照射时间分别为10,20,30s)麦长管蚜后,对第2代麦长管蚜进行特定时间生命表研究,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生态学参数的影响,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体内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微波处理后,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T)、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均在中低强度(2,4W)照射时较对照有所提高,而在高强度(6W)照射时较对照显著降低。微波处理对麦长管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系统有明显影响,POD同工酶有新酶带出现,CAT和SOD同工酶酶带亮度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减弱。【结论】微波胁迫后麦长管蚜的生态学参数发生了变化,说明微波对麦长管蚜的毒害已遗传到下一代,高强度的微波处理对其影响更大。微波胁迫对麦长管蚜POD同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是对CAT和SOD同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pH值对旱稻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pH值(3.00~9.00)的培养液对旱稻幼苗进行培养,15 d以后测定幼苗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值培养条件下,旱稻幼苗丙二醛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pH值5~6最适宜旱稻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杨树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以小胡杨和大叶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经高温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各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当杨树叶片处于35℃时,SOD酶与POD酶协同作用,在耐热性方面起主要作用;大于45℃时,CAT酶在耐热性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耐高温杨树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3种蔬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抗氧化能力的角度揭示耐盐蔬菜耐盐作用的机理。[方法]取西兰花格福、番茄浙杂和茄子引茄一号3种耐盐性较强的蔬菜品种,移栽后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3种蔬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蔬菜品种对盐胁迫所产生的应答机制并不相同。西兰花中,应对盐胁迫的关键酶主要是SOD和CAT,酶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则是番茄和茄子应对盐胁迫、清除H2O2的关键酶。但番茄的SOD和CAT活性对盐胁迫敏感,呈现出下降趋势,而茄子的SOD和CAT活性则保持基本恒定。[结论]要提高植物耐盐性,植物体内几种抗氧化酶类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和协调表达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铅污染浓度的土壤作为培养基质(100、300、500、700、1 000 mg/kg),研究了铅胁迫对构树一年生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质中铅离子浓度增加,构树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随铅浓度的升高呈上升的总趋势,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这3种酶的活性变化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构树对铅离子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铅污染地区植被恢复树种。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对文冠果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冠果水培枝为试验材料,对6个高温梯度、4种培养液处理条件下其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文冠果的POD酶当温度在35℃时酶活性出现一明显峰值;CAT酶当温度在45℃时酶活性出现一个明显峰值;SOD酶在温度为35℃和45℃时先后出现明显峰值;(2)POD和CAT酶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在45℃之前,CAT酶起主要作用,温度高于45℃后,POD酶起主要作用;(3)不同铜、锌元素的水培液处理对SOD活性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处理4-[Cu(1)Zn(1)]对SOD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4-[Cu(1)Zn(1)]、3-[Cu(1)Zn(0)]、2-[Cu(0)Zn(1)]。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与文冠果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旨在为文冠果抗逆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香蕉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香蕉幼苗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胁迫后,香蕉幼苗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复水后3种保护酶活性均可恢复到与对照相当的水平。因此认为,水分胁迫影响香蕉幼苗保护酶活性,降低幼...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Cu2+处理的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分别对不同阶段幼虫体内过氧化氧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饲料中Cu2+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在黄粉虫低龄阶段和中龄阶段均逐渐上升,而在高龄阶段则先升后降;POD活性在低龄阶段先降后升又略下降,在中龄阶段先升高后急剧下降,而在高龄阶段呈先升又缓慢下降的趋势;无论是低龄、中龄还是高龄阶段,SOD活性均表现先降后升又降的变化规律.在同一Cu2+浓度处理下,CAT、POD和SOD活性均为中龄阶段最高,低龄阶段次之,高龄阶段最低.这表明低浓度的Cu2+能够诱导黄粉虫主要保护酶活性提高,当体内Cu2+含量逐渐富集,且随诱导时间延长,保护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中江县6个丹参品系幼苗为试材,采用土培模拟涝害的方法,研究涝胁迫对丹参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游离脯氨酸(proline,Pro)质量分数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涝胁迫5d作为模拟涝胁迫的最佳条件。在受到涝胁迫时,组培大叶丹参的SOD和CAT活性最高,组培小叶丹参的最低;矮秆大叶丹参的POD活性最高,组培小叶丹参的最低;四倍体小叶丹参的Pro质量分数和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最高,中江野生丹参的Pro质量分数最低;组培大叶丹参、高秆大叶丹参和矮秆大叶丹参的MDA质量摩尔浓度相同,且低于其他3个品系。对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彼此呈独立作用态势,均可作为鉴定丹参抗涝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配方施肥对桔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桔梗在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盆栽正交试验设计,对桔梗叶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桔梗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氮、磷、钾配比合理时,丙二醛含量较低,膜伤害度较小,抗氧化酶SOD、CAT、POD 活性最高。最佳施肥配比为 N 0.15 g/kg、P2 O50.2 g/kg、K2 O 0.25 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健康叶片中的3种保护酶活性,为油茶抗病性、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6个油茶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6个品种油茶叶片的POD活性排序为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3号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CAT活性排序为岑软3号油茶>(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SOD活性排序为陆川油茶>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和香花油茶).[结论]以油茶健康叶片中POD、CAT和SOD活性高低可判断油茶的抗病性或抗逆性强弱.  相似文献   

12.
螺虫乙酯对桃蚜的毒力及持效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新型内吸型杀虫剂螺虫乙酯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毒力及持效期.[方法]利用3种生物测定方法开展螺虫乙酯对桃蚜的室内生物测定,用定量数据概率和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螺虫乙酯对桃蚜的毒力,并利用微虫笼法对螺虫乙酯的持效期进行研究.[结果]玻璃板法、微虫笼法和圆片法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微虫笼法进行生物测定时植物叶片的保持时间较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3种生物测定方法测得的桃蚜若蚜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到120 h达稳定.利用定量数据概率的方法分析表明,玻璃板法、微虫笼法和圆片法测定的螺虫乙酯对桃蚜若蚜的LC50分别为0.0886、0.1258和0.8459 mg·kg-1,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表明,在1.5625 mg·kg-1下的LT50分别为2.5、2.9和3.5d,LT50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递减.螺虫乙酯具有较长的持效期,防治效果在施药7d后开始下降,死亡率由100%降低至20%以下.[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用微虫笼进行螺虫乙酯生物测定的方法,可为长持效期药剂的生物测定提供参考;目前田间桃蚜种群对螺虫乙酯仍处于非常敏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桃蚜不同体色生物型的寄主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4种主植物上的4种不同体色的桃蚜分别接到该4种寄主植物上进行反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在各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成、若蚜发育历期,产仔动态及内禀增长力均有明显差异,说明不同体色生物型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尤其是各色型个体当从烟草转接到桃树、从油菜转接到桃树或烟草、从甘蓝转接到桃树或烟草时,新接蚜虫 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14.
新疆芦苇的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芦苇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探讨了芦苇的生态型特性.结果表明:在地貌特征和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新疆芦苇在不同的生境适应过程中,演化形成了水芦、盐化草甸芦苇等生态型,它们在形态及营养器官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型芦苇间叶片气孔数目差距明显,同一生态型芦苇同一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差距较...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寻城市生态安全的演变特征,分析了2000-2008年丽水市快速发展时期生态足迹的构成及其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丽水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升高的态势,从0.884 hm2增至1.511 hm2,年均增幅为6.96%;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为稳定,年变化率低于0.69%;2008年生态足迹多样性为0.974,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为1.465 hm2,分别是2000年的1.50倍和2.56倍.说明城市化发展影响了丽水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成为生态压力的主体.适度控制资源开采规模,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目前该类城市缓解区域生态压力的主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从思茅石斛象甲上分离出的6株蜡蚧轮枝菌株菌丝的生长、产孢量、萌发率和烟蚜致病性的研究表明,菌株在15~35℃都能生长,但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为30℃,其不同菌株之间存在差异。在30℃,S-0701的产孢量最高,生长速度最快的为S-0701、S-0705;在28℃,菌株的萌发率以S-0701、S-0702和S-0705的最高,都达到90%以上;对烟蚜的致病性各菌株间也存在差异,但以S-0701和S-0705菌株致病性最高。根据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可知,S-0701和S-0705可为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有效菌种。  相似文献   

17.
桃蚜体色生物型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5年连续3a对桃蚜在7种主要寄生植物-桃树,烟草,油菜,杏树,甘蓝,白菜和萝卜上不同时期4种体色生物型(红色型,绿色型,黄绿色型和褐色型)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优势生物型的优势度与优势集中性时间变化格局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和活性染色法对白三叶幼苗的根、叶柄和叶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电泳分析,以了解白三叶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三种同工酶的空间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白三叶幼苗的SOD同工酶酶谱中可以看到根有7条酶谱区带,叶柄有5条酶谱区带,叶有11条酶谱区带,其中有5条是根、叶柄和叶共有的谱带。在根中有一条(Rf=0.18)是特异的,在叶中有5条(Rf=0.13,0.69,0.72,0.94,0.97)是特异的。在白三叶幼苗的POD同工酶酶谱中可以看到根有8条酶谱区带,叶柄和叶有5条酶谱区带,其中有4条谱带是根、叶柄和叶共有的谱带。在根中有4条(Rf=0.31,0.69,0.77,0.85)是特异的。在叶柄和叶中有1条(Rf=0.19)谱带是特异的。在白三叶幼苗的CAT同工酶酶谱中可以看到根、叶柄和叶中都只有1条(Rf=0.78)相同的酶谱区带。结果表明:白三叶幼苗中有大量的抗氧化酶类表达,这有助于生化产品的进一步研发,这些酶特殊的差异表达还对基因表达的研究提供目标。  相似文献   

19.
辣椒上桃蚜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28℃以下,桃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达到30℃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5℃恒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 7.38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 38.29头;在日平均温度为21.29℃的自然变温条件下。成虫寿命平均为11.95 d,单雌产若蚜数平均为52.05头。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96℃,有效积温为81.48日℃。药剂防治结果表明,5%蚜虱净乳油2 000倍液、 0.6%虫螨光乳油 1000倍液和 2 000倍液、 20%绿保素乳油 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3d的校正死亡率都在90%以上;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和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3d的校正死亡率只有6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