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吡虫啉是浙江省仙居县用于防治白背稻虱、灰稻虱的首选药剂,很少单独使用。研究表明,吡虫啉用量减少25%~50%与常用农药按常规剂量现配现用,药后3d、5d、10d,各配方对白背稻虱防效分别为89.3%~99.1%、81.1%~95.0%、70.7%~93.5%;对灰稻虱防效分别为80.7%~98.8%、84.2%~98.1%、75.5%~97.8%,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或叠加防治效果,尤以与杀虫单、杀虫双混用增效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5种杀虫剂对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稻褐飞虱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稻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70%艾美乐和10%吡虫啉对稻褐飞虱的防效最好,作用迅速,持效期长;药后15d对稻褐飞虱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均在90%以上,与20%叶蝉散、25%飞虱宝、40%毒死蜱的防效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和稻田蜘蛛均无不良影响,是生产上推荐使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提倡将持效期长的艾美乐、吡虫啉与其他对褐飞虱成虫有杀灭作用的药剂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以达到既高效、又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对褐稻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毒力是扑虱灵的9倍,室内残效期为25天左右,亩用25%吡虫啉10g喷施,对褐稻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药效一直维持在95%以上,田间持效期达45天左右,该药对蜘蛛等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吡虫啉EC对晚稻田若虫期褐稻虱每ha用高效吡虫啉EC700~750g进行防治。5~15天防治效果为87.4~93.1%,防产明显高于10%吡虫啉WP。  相似文献   

5.
常用防治稻飞虱农药——10%吡虫啉防治效果较差,表明褐稻虱对该药的抗性已经明显增强。25%扑虱灵防治效果较好,但用药量要提高到50—75g/667m^2。25%扑虱灵40g+5%锐劲特20ml、25%扑虱灵75g处理最好,防效分别为92.5%、90.4%,经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60%稻丰达WP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定远县炉桥镇,稻田地势低洼,稻褐飞虱常年危害较重。田土为马肝土、肥力中等。前茬小麦。试验田栽培条件,水、肥管理均与当地的其他稻田相一致。1.2试验药剂及设计1.2.1试验药剂。稻丰达(学名60%吡虫啉-杀虫单可湿性...  相似文献   

7.
在直角坐标内,用两种药剂对几种害虫的LC50值作等效线,分解二元混剂的LC50值作为单剂浓度,标注在坐标内,可以清楚地反映混剂对不同兼治对象的毒力和互作效应,以此研究农药之间的二元混剂对水稻二化螟、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兼治作用.结果表明:氟虫腈与毒死蜱(1∶15)混用对褐飞虱有增效作用,但对褐飞虱的毒力不如二化螟;吡虫啉与仲丁威(1∶9)混用对褐飞虱有增效作用,对灰飞虱有拮抗作用;吡虫啉与速火威(1∶3)混用和噻嗪酮与吡虫啉(1∶10)混用,对两种飞虱都有增效作用;噻嗪酮与混灭威(1∶5)、甲萘威(1∶9)、毒死蜱(1∶2)和速灭威(2∶1)混配,对褐飞虱有增效作用,对灰飞虱有拮抗作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丙溴磷(1∶40)混用对褐飞虱、灰飞虱和二化螟均有增效作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1∶39)混用对二化螟有增效作用,对灰飞虱有相加作用,对褐飞虱有拮抗作用.坐标中离原点最远的混剂实测剂量能使所有兼治对象达到50%以上的死亡率,但应根据田间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和药剂间的互作效应合理选择混用药剂.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2种吡虫啉浓度(有效浓度分别为37.5、15.0 g·hm~(-2)),探讨其对褐飞虱的卵寄生蜂稻虱缨小蜂的毒性.剂的对照[死亡率为(1.67±1.67)%].携带稻虱缨小蜂幼体的稻苗经高浓度吡虫啉处理后,稻虱缨小蜂的羽化率为(83.53±1.81)%,显著地低于未经药剂处理的对照(92.09±0.75)%.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790.89 μg·kg~(-1).稻虱缨小蜂接触250、500μg·kg~(-1) 2种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后,分别有40%和65%残存个体未能对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作出反应;而作出反应的个体亦不能区分虫害稻株与健康稻株的气味.然而,接触2种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后,存活的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利它素的行为反应及对褐飞虱卵的寄生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9种药剂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有效药剂,试验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即将木虱饲养在九里香上,并用40目纱网套袋封口,然后进行9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EC480mg/L、10%吡虫啉WP100mg/L、25%吡虫啉WP250mg/L、20%甲氰菊酯EC200mg/L、20%哒虱威EC200mg/L、20%丁硫克百威EC 200mg/L、2.5%三氟氯氰菊酯EC25mg/L、药后24h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达97.1%-100.0%,生产上可单独使用;而采用20%异丙威EC+25%吡虫啉WP450mg/L药后24h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的效果好,防效达到100.0%,表明杀虫剂合理混用可提高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种防治水稻灰飞虱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00倍液、4000倍液浸种后对水稻灰飞虱防治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常规浓度吡虫啉浸种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效不理想,所以在灰飞虱种群数量大、带毒率高的发生情况下,光靠常规浓度吡虫啉浸种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必须辅以高效触杀性药剂进行秧田秧苗保护。  相似文献   

11.
褐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通过对和县地区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毒死蜱等8种药剂的抗药性系统监测和检测,明确了沿江稻区褐飞虱的抗药性水平,分析了抗性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江稻区褐飞虱的用药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50%锐劲特浓悬浮剂防治不同种稻飞虱和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劲峰  肖满开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3):240-240,251
通过锐劲特、吡虫啉、扑虱灵3种药剂对白背飞虱、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明确了不同药剂对稻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10%吡虫啉是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稻飞虱药剂,近年来防效变差,这表明褐稻虱对该药的抗性已经明显增强。为了找到防效更好的药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5%扑虱灵WP防治效果较好,但用药量要提高到50~75 g/667 m2;药后10 d,25%扑虱灵WP 40 g 5%锐劲特SC 20 ml、25%扑虱灵WP 75 g处理最好,防效分别为92.5%、90.4%,经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就拜耳公司农药新产品NNI与几种常用农药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NNI与甲维盐、阿维菌素混用后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而NNI与毒死蜱、丙溴磷混用后的增效作用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5.
稻粉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描述了稻粉虱的形态特征,研究了稻粉虱的为害习性,生物学特性,生活史,世代历期,种群动态。寄主,越冬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稻粉虱在福州地区1a发生8代,第3、4、5代是为害水稻的主害代,应用扑虱灵防治稻粉虱,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新宁县柑橘粉虱暴发原因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新宁县的柑橘粉虱,通过实地考察,查明新宁县柑橘粉虱的暴发主要是由于当地长期滥用农药,杀伤天敌,削弱了天敌对柑橘粉虱的控制作用,柑橘粉虱有很好的饲料条件,再加上防治方法不当等造成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都是防治柑橘粉虱的有效药剂.这3种药剂都不能直接杀卵.48%乐斯本乳油能杀死各龄期若虫,但持效期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仅对1龄若虫高效,但持效期长.阿克泰持效期最长,乐斯本持效期最短.阿克泰的持效期可达20d以上.最佳施药方法是在卵孵化盛期用48%乐斯本1000倍液和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阿克泰3000倍液)混用喷雾,既能有较好的防效,又能保持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7.
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褐飞虱和灰飞虱对1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10种稻田后期常用复配剂在2种飞虱间的增效作用及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杀虫剂对2种飞虱的毒力较高,LC50值为 0.11~1.51 mg/L;供试的吡虫啉和噻嗪酮系列复配剂对褐飞虱都有增效或相加作用,但相同配比下吡虫啉与仲丁威、噻嗪酮与毒死蜱、噻嗪酮与混灭威、噻嗪酮与甲萘威、噻嗪酮与速灭威复配,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10个复配组合对灰飞虱的毒力均低于或显著低于褐飞虱.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褐飞虱和灰飞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无公害治理有效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 1 1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吡虫啉浓可溶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啶虫脒乳油、锐劲特悬乳剂、阿维菌素乳油、啶虫辛乳油和辛吡乳油对烟粉虱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且毒性低 ,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控制烟粉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9.
褐飞虱对吡虫啉与噻嗪酮的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永斌  蔡美艳  李程巧 《农技服务》2010,27(2):227-227,251
应用稻茎浸渍法测定水稻褐飞虱对主要防治药剂吡虫啉与噻嗪酮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抗药性为极高水平抗性,对噻嗪酮为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不同化学药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获得防治褐飞虱的理想单剂和复配剂,在室内采用浸苗法测定了几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以及扑虱灵、吡虫啉和吡蚜酮等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同时还研究了扑虱灵与吡蚜酮混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单剂测定结果表明,4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中,以仲丁威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最高,对3龄若虫的LC_(50)为28.25 mg/L,其次分别为异丙威、速灭威和混灭威;吡蚜酮对褐飞虱的活性显著高于吡虫啉的活性.复配测定结果表明,吡蚜酮与扑虱灵复配对褐飞虱产生了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作为防治褐飞虱的理想复配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